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護理專業人文課程核心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職護理專業人文課程將促進高職護理育人的終極功能,其課程模式有三:一,人文學科教育是基礎,二,在醫學、護理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是核心,三是建立醫學、護理專業課程與人文學課程相綜合的創新課程。
關鍵詞:高職護理;人文課程;經典選讀
自21世紀進入知識經濟的社會新時代以來,以“人”為中心,凸顯人的全面發展。醫學模式也即發生轉換,即從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當代護理模式亦隨之轉變。護理作為醫學的重要分支也在慢慢地發生著轉變,人文護理逐漸被護理學界重視并進行剖析研究。認為,人文護理即護理人文關懷,是哲學與護理學的有機結合;也認為人文護理是以人為主體的護理參與人文現象。因此高職護理專業培養的護理人才,不僅需要掌握護理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與基本護理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特別是人文精神。而以往部分高職護理專業卻放松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特別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學生重護理技術技能而輕人文,缺少人文知識,缺乏人文關懷,缺失人文精神。培養以“人”為工作對象的護理教育成了“制器”而非育人,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具有工具理性的“單向度的人”。這不僅影響了高職護理的長遠發展,而且也削弱了高職護理的育人的終極功能。自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大學提出人文教育以來,高職護理也對人文教育理論及其實踐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高職護理人文教育的理念,并對高職院護理人文教育的內涵、目標、定位等進行探討。但對高職護理人文課程教育設置的系統性研究不足,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將著重探討高職護理專業人文課程模式系統。
1國內外護理人文課程設置現狀
國外護理教育體現了醫學模式和護理模式的轉變,有三分之一的課程為人文類課程,具體課程主要包括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人類學、關系學、經濟學、法律、宗教、哲學、語言、文學藝術等圍繞護理的相關人文學課程,其特點有:以醫學和人文學科交叉的邊緣學科為核心課程;開設綜合性課程;特別重視社會學和心理學;選修課門類眾多。我國高職護理專業在人文課程設置方面以政治思想品德課類為主,主要有以下不足:人文課程設置數目偏少,課時比例偏小;學科門類不夠齊全;人文課程結構不合理;綜合性人文課程比例小。
2高職護理專業人文課程教育的基礎———人文學科教育
“人文知識是與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相對應的一種知識類型,是人類總體知識構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語言(符號)的方式對人文世界的把握、體驗、解釋和表達”。人文知識幾乎涵蓋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絕大部分知識。高職護理專業的人文學科課程的教育內容只能選擇其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主要應包括這樣幾類課程:一是思政類和法律類的課程,包括《思想品德修養》、《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法律基礎》(可結合專業開設專門法律課,如醫學類可開《衛生法》)等公共課程,主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思想情操,知法懂法遵紀守法的意識,進行政治社會化。二是倫理道德類的課程,包括《倫理學》、《職業道德與成才》、《心理健康》、《創業培訓》、《大學生就業指導》、《人際溝通》、《公共關系學》等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社會道德規范,健康的心理品質,為人處事方法技巧,尤其是職業道德教育,著重在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敬業奉獻精神,培養與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經濟相適應的規則意識、誠信意識、紀律意識、責任心。三是文學、藝術、語言、歷史類課程,包括《經典選讀》、《大學語文》、《美學概論》、《護理應用文寫作》、《演講與口才》、《中國通史》、音樂、美術等課程,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創新思維培養和優秀傳統文化熏陶。四是專業輔修類課程,包括專業文化、科技技術倫理、學科方法論、現代科技前沿的哲學反思等等,主要是開闊學生眼界,拓展學生思維,反思科學技術的兩面性,開拓人文教育的新空間。這些課程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有的可以開設成選修課,有的可以開設成必修課,有的則可以通過講座、論壇、網絡微課的形式予以實現。人文知識教育,主要是為高職院校學生構建更為廣博的背景知識,擴展過于狹窄的視野,使學生不僅了解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問題,還善于把技術概念從技術本身擴展到管理、效益、政治、經濟、法律、環境、社會責任等諸多領域,提高咨詢和決策能力。下面具體以《經典選讀》為案例來具體探討人文學科基礎課程的建構。《經典選讀》課程性質定位于是面向全校高職護理學生開設的文化素質教育通識核心課程,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的人文素質教育課;其課程目標是通過有選擇地講解有益于學生成長的經典名著,指導學生研讀經典,提升審美鑒賞能力,重點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經典名著的方法,研究文學家對人類社會觀察和思考的角度與方式,了解經典名著在人類生存與發展中的價值、地位與影響,吸納文化價值和寶貴思想財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文學對于自身整體文化素質的滋養作用,為培養具有“人文關懷”素質的職業人才奠定基礎;其課程內容為“感悟生命、理解親情、關于愛情、家國情懷、眼界與胸襟”五大主題模塊共5篇(部)經典代表作品,其對應的五個主題模塊的五篇(部)代表作品分別是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詩經•衛風•氓》、韓愈《論佛骨表》、陳忠實《白鹿原》(小說節選)。
3高職護理專業人文課程教育的核心———在醫學、護理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
專業課程中并不只是枯燥的專業知識、冷冰冰的專業數據、嚴謹規范的操作流程,也是有溫度有情感有情懷的,蘊藏著豐富的人文教育內容,應該發掘醫學、護理專業課程中的人文內容,提煉其中豐富的、深刻的人文情懷,在專業課程中同時融入人文精神。在《人體組織與形態學》融入平等觀、生命哲學和審美教育,如人體形態的對稱美、人體美的標準和評價、人體的形式美、人體的裝飾美、人體黃金比例美學(人體結構中的黃金點、黃金三角、黃金矩形、黃金指數),以此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尊重尸體,尊重標本”應成為解剖實驗課中的“金律”,以此進行生命哲學教育;以“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誓言教育為切入點,在解剖發展簡史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完善學生的人格,豐滿學生的人性。在《婦、幼護理》課程中融入對生命孕育和生命降生的禮贊,點贊“萬嬰之母”林巧稚的高尚醫德。在《成人護理》課程中融入人的平等觀、敬畏生命等人文關懷的教育內容。在《老年護理》課程中增加死亡教育和臨終關懷的教育內容,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在《護理學基礎》課程中融入南丁格爾精神教育,增加我國歷年南丁格爾獎獲得者介紹,融入對患者的生命與健康、人格與尊嚴、權利與需求的觀照。
4高職護理專業人文課程教育的創新———建立醫學、護理專業課程與人文學課程相綜合的新課程
將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內容綜合起來,建立學科之間的關聯性,或者以問題為中心來綜合,或者以專業技術內容與人文精神綜合。如將護理學內容與人際溝通內容相綜合起來構建新的《護患溝通》,將心理學課程內容延伸到護理領域構建成新的《護理心理學》,護理學課程內容與社會學課程內容綜合構建起新的《護理社會學概論》,倫理學在醫學領域的分支、延伸構建成新的《醫學倫理學》,醫學領域與美學結合構建起新的《醫學美學》。總之,護理學科是關于人的學科,護理教育也是關于人的教育,人文精神是護理教育的核心,人文精神也彰顯在護理實踐活動的具體環節中。因此在高職護理專業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必將推動護理事業的發展,提升人的生存滿意度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識和人文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6).
[2]張永霞.《護理學基礎》課程融入人文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6(2).
[3]胡捍衛,等.在高職護理專業基礎課教學中融入護理人文教育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2,(12).
作者:李忠新 黃丹丹 陳其艷 單位: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