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干預老年白內障術后并發癥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全程護理干預在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后并發癥預防方面的臨床應用效果探究。方法將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白內障患者按隨機分配原則進行分組:參照組與研究組,各60例。參照組應用一般護理,研究組應用全程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狀況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參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高于研究組(25.00%>6.67%),護理滿意度低于研究組(978.33%<8.33%),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老年白內障患者應用全程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術后并發癥,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全程護理干預;老年白內障;術后并發癥;效果分析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多見于40歲以上人群,患者發病時多表現為畏光、視物模糊等,病情嚴重者可失明[1]。目前,尚未十分明確白內障的發病機制,其發病誘因多與遺傳因素、中毒、局部營養障礙、老化等有關。針對白內障疾病臨床上多采用藥物(如口服維生素C、維生素E等)或手術方式進行治療,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控制早期患者的病情,較好地改善患者的視力狀況,但是對于晚期白內障患者而言,藥物治療已經無法有效根治,手術治療成了首選方案[2]。而手術治療容易誘發諸多并發癥,為此在手術圍術期間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全程護理干預是一種較為新型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化的護理服務,本次研究中,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將全程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白內障患者中,現將其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南海區第四人民醫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白內障患者按隨機分配原則進行分組:參照組與研究組,各60例。參照組女28例,男32例;年齡46~86歲,平均年齡(63.65±1.83)歲;其中,病程8個月~4年,平均病程(2.31±0.26)年。研究組女27例,男33例;年齡47~86歲,平均年齡(63.85±1.74)歲;其中,病程9個月~4年,平均病程(2.64±0.35)年。比較兩組老年白內障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參照組:應用一般護理進行干預,對患者進行常規體檢,內容包括測量血糖、血壓、血常規等,同時重點檢測患者的視力、眼壓等情況;此外給予患者入院指導以及手術后的日常護理干預。研究組:應用全程護理干預,方法如下:(1)科學制定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家庭經濟狀況、生活習慣以及病情狀況等科學地制定有效的護理方案措施進行干預,確保各項護理工作順利推進;同時認真、詳細地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制訂合理的心理干預措施進行疏導。(2)術前護理。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以熱情的服務態度認真解答患者、家屬的困惑,主動地向44患者及家屬講解白內障疾病的相關知識,包括發病誘因、防治方法以及治療、護理流程等,并告知患者相關的手術適應證、禁忌證以及相關的術后護理注意事項等,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認知水平。告知患者滴抗生素眼藥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教會患者如何正確使用眼藥水,提高患者的治療、護理依從性。②心理護理。白內障患者的年紀比較大,普遍存在聽力差、反應慢、理解接受能力弱等特點,加之疾病折磨,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悲觀等不良情緒,為了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應加強其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鼓勵患將內心想法表達出來;耐心地傾聽主訴,取得患者的信任,有效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緊張感,增強患者的疾病抗爭信心。③飲食指導。老年患者的機體功能逐漸衰退,手術后傷口愈合所需時間比較長,為此應加強患者的飲食護理指導,告知患者合理膳食,以高蛋白、易消化、清淡為主,提醒患者多食新鮮水果、蔬菜,保證大便通暢,禁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結膜充血等并發癥發生。(3)術中護理。手術前認真備好各種所需的器材、設備、藥品等,同時及時做好消毒、清潔工作;手術過程中,配合醫師進行手術操作處理,提高手術效率,從而最大可能縮短手術時間。時刻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狀況,包括心率、血氧飽和度以及血壓變化狀況等;手術中可給予患者音樂輔助治療,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減輕手術儀器操作等對患者造成的干擾,幫助患者放松神經、機體,避免恐懼等不良情緒引發的應激反應。(4)術后護理。①并發癥護理。手術后密切觀察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加強病房巡視力度,在護理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存在瞳孔放大、充血或水腫等不良情況,并詢問患者是否存在疼痛、不適等;與此同時,認真觀察患者的眼部創口是否存在分泌物或滲液、滲血等不良情況,若情況異常,及時匯報主治醫師,從而有效規避意外風險。手術后的兩周內,應嚴格限制患者的頭部活動,禁忌激烈搖頭、低頭或用力打噴嚏、咳嗽等,以防眼內壓上升導致晶體脫出;手術后叮囑患者多喝水,避免便秘,手術后三天若無大便,可給予患者緩瀉劑進行治療,以防因過度用力排便而引起前房積血,導致虹膜脫出或創口裂開等不良并發癥的發生。②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告知家屬、患者相關的出院注意事項,將健康護理手冊發放給家屬、患者,告知其用藥方法、目的等,叮囑患者嚴格遵照醫囑按時、按量用藥。手術后三個月內告知患者避免低頭動作,同時避免激烈運動以及重體力勞動等,以防人工晶體脫出;告知患者按時返院復查。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狀況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并發癥發生狀況內容包括:后囊膜破裂、前房出血、角膜水腫以及前房滲出等;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進行評估:滿分80分,分為滿意(65~80分)、較滿意(40~64分)、不滿意(<40分)三個等級,分數越高滿意度越優。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參照組的并發癥發生例數為15例(25.00%),明顯高于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例數4例(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顯著優于參照組,見表2,差異有意義(P<0.05)。
3討論
白內障是一種嚴重的致盲性眼科疾病,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進程的推進使得白內障患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經發展成為社會公共健康問題[3]。目前,手術方式是常見的治療手段,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機體功能、生理功能日益衰退,而手術治療屬于入侵式創傷操作,機械牽拉等容易使機體受損,加之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容易因恐懼、緊張等產生應激反應,繼而容易引發諸多術后并發癥等,最終嚴重降低了手術治療效果,延長了患者的術后康復時間,給患者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傷害[4-5]。隨著護理醫學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患者圍術期的護理干預,臨床表明,在老年白內障患者圍術期間對其進行全程護理干預能夠較好地改善預后,規避術后并發癥,繼而最大限度提高治療、護理質量[6]。本次研究中,我院將全程護理干預應用于研究組中,通過給予患者術前、術中、術后護理,患者護理后的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腫、前房滲出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一般護理的參照組,見表1,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低于參照組的25.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98.33%>78.33%),見表2,充分突顯了全程護理干預的應用優勢。綜上可知,全程護理干預在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后并發癥預防方面的臨床應用價值高,能夠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麗麗.老年白內障患者術后并發癥實施全程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5):14717-14718.
[2]倪梅,馬蓮,管應芬,等.老年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的循證護理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88-90.
[3]王瀟瀟,李楠楠.探究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癥的護理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2):150,152.
[4]方艷霞,鐘曉麗,李晴晴.針對性護理在老年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30(9):183-184.
[5]程燦,毛桂英,劉芳艷.全程護理在老年白內障患者超聲乳化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7,9(4):334-335,339.
[6]于詠紅,劉志爽,宋瑞英.老年白內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S1):165-166.
作者:李利紅 區玉萍 隨大宇 李清波 單位:南海區第四人民醫院眼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