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溫保護在老年患者腹部手術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保溫措施對急診老年患者腹部手術中生命體征及并發癥的影響。方法:將82例老年急腹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觀察組進行綜合保溫護理,對照組進行常規的圍手術期護理,觀察比較2組患者手術前后生命體征、清醒時間、拔管時間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對照組術畢體溫低于術前(P<0.05),觀察組術畢體溫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清醒時間和氣管插管拔管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過低體溫、寒戰并發癥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老年急診腹部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綜合保溫護理有助于維持生命體征穩定,有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最容易引起低體溫的手術部位,這與腹腔暴露、灌洗液、手術時間等多種因素都有關系。另外,急診手術準備倉促,部分患者以搶救生命為主要目的,保溫措施難以保證,也會導致比常規手術更高的低體溫發生率。老年患者一旦發生低體溫,會引起血壓、心率波動,增加手術風險,還可導致腦供氧下降、凝血機制異常和免疫系統失衡等多種危害,所以,如何做好老年急診腹部手術患者的體溫保護尤為重要。本文對我院41例患者采取綜合保溫措施,取得一定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老年患者82例,男48例,女34例,平均年齡(64.7±3.9)歲。所有患者均行急診腹部手術治療,采取吸入聯合靜脈全身麻醉,其中胃癌23例,大腸癌19例,消化道出血15例,完全性腸梗阻11例,腹部外傷8例,其它手術6例。將82例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
1.2方法
(1)常規護理,包括:術前教育,告訴患者及家屬該病手術治療的基本知識,術前注意哪些及家屬多關心體貼患者,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干預,樹立手術痊愈的信心和勇氣;術中嚴格按手術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做好監測記錄;做好手術準備工作,縮短手術時間;術后飲食指導與康復教育。(2)綜合保溫護理:綜合保溫護理措施貫穿手術前后,①快速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及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分析可能導致術中低體溫的因素,做好術中必要的準備工作。②術前主動找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談心,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糾正患者的負面性情緒,維持積極良好穩定的心態,更好地面對手術。③手術室溫度設定在22~26℃,維持手術全程手術室溫度穩定。④做好手術臺上的保溫措施,采用37~38℃稍高于體溫的保溫毯墊在手術臺上,或在手術臺上采用暖風墊防止體溫丟失。盡量減少手臂、雙下肢等非手術區域的暴露,用手術巾或毛毯包裹上述部位。⑤對術中輸血、輸液進行預加溫處理,尤其是輸血可適當放置室溫下稍微加溫后輸入,但時間不宜過長,溫度也不宜超過20℃。對于需要腹腔沖洗的患者,用電子液體加溫儀對灌洗液進行加溫至35℃左右。⑥對于使用呼吸機通氣的患者,采取加溫器進行加溫,降低呼吸時帶走的熱量。⑦嚴密監測術中生命體征變化并及時記錄,包括術前、術中及術后2h體溫、心率、血壓。記錄患者麻醉時間和氣管插管時間。觀察手術中發生低體溫(<36.0℃)和寒顫發生的次數,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檢驗,計算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手術前后生命體征變化比較
術前2組患者體溫、心率、血壓水平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前、術畢、術后2h,體溫、心率、血壓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畢體溫低于術前(P<0.05),觀察組術畢體溫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2組患者術后臨床指標及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術后清醒時間和氣管插管拔管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過低體溫、寒戰并發癥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體溫是人體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4]。人體可以通過各種調節方式來保持體溫恒定,這是確保其他生命活動有序進行的基礎[5]。但是,我們在臨床上發現,老年人群行急診腹部手術時,極易發生圍手術期低體溫[6-7]。這不但與急診手術圍手術期準備不充分有關,還與以下因素存在相關性:(1)老年人基礎代謝率低,皮下脂肪層較薄,產生熱量、儲存熱量的能力相對較差。(2)術前腹部皮膚行碘伏或酒精消毒時帶走部分熱量。(3)麻醉藥物和肌松藥物的應用,抑制骨骼肌活動產熱,導致熱量下降。(4)手術時間較長。(5)腹腔沖洗液進行灌洗時也帶走部分熱量。本資料中,術前2組體溫、心率、血壓水平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畢體溫明顯低于術前(P<0.05)。圍手術期一旦發生低體溫,可發生一系列負面影響,包括:引起血壓、心律波動,增加心血管發生意外的風險[8];降低機體免疫能力,抑制T、B淋巴細胞活性,導致術后感染機率增加[9-10];影響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正常凝血功能破壞,術中出血風險增加[11]。國外學者認為術中凝血異常可逆,通過復溫即可改善[12]。低體溫降低兒茶酚胺合成且抑制其活性,不利于術后清醒,除此之外,還抑制肝藥酶活性,降低肝臟代謝,低體溫、低灌注下產生的大量乳酸不能及時清除,常發生早期器官功能障礙[13-14]。麻醉藥、肌松藥物作用時間得到延長,也相對延長了術后清醒時間和拔管時間。另外,低體溫還降低了心腦等重要器官血供,嚴重者可出現精神異常、定向障礙等并發癥[15]。由此可見,如何預防老年人群低體溫對急診腹部手術的順利實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上述對低體溫原因的分析,我們對41例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預防性綜合護理干預,包括完善術前檢查,篩選可能出現低體溫的患者,做好術前保溫準備;術中注意體溫保護,對輸血、輸液、腹腔灌洗液等進行加溫預處理;同時,還要做好對手術室溫度、濕度的調節等細節處理。術后未見明顯體溫下降,且體溫高于常規護理患者(P<0.05)。綜合保溫護理患者術后并發癥降低,拔管時間、清醒時間明顯縮短(P<0.05),寒顫、低體溫并發癥發生率也大大降低(P<0.05),效果顯著。綜上所述,老年腹部急診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綜合保溫護理有助于提高手術的安全性,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韻,王寶君,劉艷娥,等.不同溫度灌注液對宮腔鏡手術患者體溫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5,36(15):2399-2400.
[2]劉輝,李韶玲,海燕,等.系統性保溫干預對小兒微創取石術圍手術期體溫影響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1):51-52.
[3]汪林芳,張雪梅.綜合保溫護理對老年患者術中低體溫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5,29(5):434-435.
[4]李娟,洪花.術中低體溫對普外手術患者麻醉復蘇時間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46):72-86.
[5]黃翠云.綜合復溫護理對婦科開腹術后并發低體溫患者復蘇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7,4(68):13368-13369
[8]閆玲,岳雪艷,張秀華.老年胃癌患者根治術中保溫護理對并發癥風險的預防作用[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7,22(5):740-742.
[9]許淑平,張余芳,陳碧珠等.手術部位感染患者臨床特點及圍手術期保溫措施的預防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3):5429-5432.
[11]黃晶,王萍.圍手術期保溫干預對老年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7):4842-4843.
[15]戴珩,陳洪艷,宋云.圍手術期綜合保溫對腹腔鏡手術患者體溫及術后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2):144-148.
作者:李梅春 趙云 曹賢花 單位: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