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影像學臨床實習模式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建立臨床病例隨訪和病例討論制度
進一步分析還須結合臨床資料進行綜合診斷。單純的圖片展示在一定程上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常常顯得比較生硬、僵化,而對一個完整病例進行分析討論可增強圖像的動態感,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臨床教學中,我們以研究生、實習生為主體,住院醫生為主導建立了臨床病例隨訪和病例討論制度。具體方法如下:①將研究生和實習生分組,每組8-10人,由研究生擔任組長,按研究生專業方向進行相關科室的臨床病例隨訪。②每月至少定期進行一次臨床病例隨訪,并將需要討論的典型或少見病例制作成PPT,重點包括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影像學診斷及鑒別診斷。每組由一名住院醫生負責指導。③定期舉行病例討論會,全科大多數醫師都參加,由住院醫師組織,每次十個病例左右,住院醫生在匯報過程中隨時準備接受聽者的提問和質疑,匯報臨床病史、影像學表現及相關實驗室檢查后,留一段時間讓大家充分討論該病例可能的診斷,各級醫師、研究生及實習生均各抒己見。最后由住院醫師公布病理結果或臨床診斷。同時,針對少見或疑難病例,住院醫生還會復習相關的最新文獻,就這一病例的發病機制、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影像學診斷及鑒別診斷進行充分的復習,讓大家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豐富的信息。
通過臨床病例隨訪和病例討論的學習,我們盡量收集、完善每個病例的資料,認真充分做好文獻復習,并把它全面匯報,使各級醫師通過病案討論拓寬了眼界,培養正確臨床思維,提高了診斷水平,避免了誤診,整個過程學術性強、人人平等、氣氛活躍、知識量大。在臨床教學醫院的管理方面,強化了臨床病案討論在培養醫學生及住院醫師的重要性,加強臨床資料的收集及管理,使每一份有價值的病例資料得以完整妥善地保存,成為重要的臨床教學資源。我們還建立了基于Access軟件的影像檢查臨床資料及追蹤隨訪系統數據庫,有利于規范及統一影像資料的隨訪與追蹤,有利于教學資料的科學積累,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2加強醫學影像學專業英語學習
目前,醫學院校醫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比較有限,在查閱專業外文資料及發表文章時受到一定限制,加強醫學院校的專業英語學習成為當前必要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洞髮W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了專業英語課程在醫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地位,指出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通過英語專業文獻得到廣泛而最新的專業知識及信息,從而順利進行科學研究及有效的專業學術交流。理論教學中,我們采用自編醫學影像學專業英語教材統一授課。專業英語學習是一個單調而枯燥的過程,為此,在多媒體制作中引入相應病例或疾病的圖片,使教學生動起來。但目前我校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人數多達200-300名,學生的英語水平又參差不齊,絕大多數學生重視公共英語,認為公共英語與四、六級考試和研究生入學考試密切相關;輕視專業英語,認為專業英語就是學習一些專業詞匯,到需要時,查一查專業詞典、臨時突擊應付了事。因此,改變目前專業英語理論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現狀,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是我們臨床實習中專業英語教學的重點。
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掌握各種放射學征象具有重要臨床意義。醫學影像診斷學教材中只有部分常見的、基礎的征象,而部分其他征象則較為少見,且表現細微,僅為富有經驗的放射學家掌握,而且往往寥寥數語就可以表達某一放射學征象影像的精髓,常可據此做出一個特異性的診斷,或大大縮小鑒別診斷的范圍。我校楊漢豐教授在美國南加州大學訪問學習期間,于Norris醫學圖書館購AtlasofSignsinRadiology一書,由RonaldL和EisenbergMD編著,雖然該書出版較早,但仍為目前唯一一本囊括各種放射學征象的經典專著,對這些放射學征象的理解與掌握對青年醫師、研究生及實習生的成長意義非凡,往往在他們專業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們選擇該書的放射學征象作為專業英語學習教材,每位實習生編譯2-3份放射學征象,由研究生、住院醫師初審,最后由我科多位教授進行審校,并將他們的翻譯習作裝訂成冊,贈送給每一位實習生,以作紀念及勉勵。我們已經連續3屆在實習生中開展,已經翻譯了三百多個放射學征象,成為培養研究生、實習生專業英語的一種常規臨床教學方法。
現代醫學影像學發展突飛猛進,醫學影像診療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臨床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高等醫學院校的影像學教育主要培養應用型醫學影像學人才。在臨床實習中,我們采用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方法改進臨床實習教學,如以問題導向學習教學法加強醫學影像學專業英語學習等,從而全面提高醫學影像專業實習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醫學影像人才提供保障。
作者:余進洪李楊杜勇楊漢單位: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放射科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超聲科川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