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醫務人員不僅要醫術高,還要醫學人文素質高,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醫學科學技術發展。高等醫學院校擔負著培養德才兼備醫學人才的重要任務,醫學生人文素質高低與否直接關系到醫學的發展。因此,本文主要論述新形勢下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困境與解決途徑,期望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促進醫學發展。
【關鍵詞】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教育
中共報告中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可見,加強素質教育是新形勢下的特殊要求,作為醫學院校應把加強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教育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是醫學院校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作用下抓起的,但只集中在醫學人文學科上并沒有切實有效的進行醫學人文素質培養的教育,因此醫學院校應加強醫學人文素質教育進而培養醫學生的醫學人文素質。
一、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當前,要求醫學人文要與社會發展相一致,因為醫學人文素質要與醫學知識共同發展。醫學人文素質不僅是醫護人員精神文明的體現,同時也是對社會道德、法律、哲學等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體現。所以,醫學人員具有的醫學人文素質要與時展相一致。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技術突破一個個醫療難題,促進了人類健康,然而也存在著對醫療技術過度依賴,對醫療人性關注度日益下降,使醫患關系日益緊張。通過調查發現醫患關系日趨嚴峻,并不是醫學技術問題,而是醫學人文素質存在缺陷。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發展,醫患之間的直接接觸予以減少,使很多醫務人員不情愿花費很多時間與患者溝通、接觸,這制約了和諧醫患關系的形成。同時也存在著有些醫生收紅包、盲目開方、變相賣藥等,甚至有些醫務人員面對患者傲慢、強硬,對患者的隱私予以笑談,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棄之腦外。醫學具有自然屬性和人文屬性,兩者缺一不可,它需要醫學人文精神予以彌補。醫學發展需要醫學人文保駕護航,醫學發展在于對“人”的關注,培養具有較高醫學人文素質的醫務人員,讓未來醫務人員既具有高超醫術,又具有良好的醫學人文素質,才能更加體現醫學的本質。總之,社會發展促進醫學發展,不僅僅要體現在醫療技術上,還要體現在醫學人文素質上,只有兩者協調發展才能更加促進醫學的發展,真正體現醫學本質。
二、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困境
1.醫院環境影響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的提高。當今,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醫務人員越來越多,但這些醫務人員職稱評定越來越難,并且很多醫院評定職稱注重技術水平,忽視人文素質,致使很多醫務人員一味地寫論文、報課題,忽視自身醫學人文素質的提高。在醫院甚至有些醫務人員亂開方、盲目讓患者檢查,以增加自己的收入,甚至收紅包等。醫學生在醫院實習時間比較長,深受醫院環境的影響,各醫院應采取相關措施,制定相應制度,然而制定制度、采取相關措施使醫務人員具有較高醫學人文素質的醫院并不多。醫學生在這種整體環境影響下,很難注重醫學人文知識的學習,盲目追求職稱評定和經濟利益。同時,緊張的醫患關系使醫學生進入臨床實踐中僅注重維護自身權益,忽視提高自身奉獻意識。對醫學生進行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是為了實現醫學誓言“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讓他們工作以后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病人解除病痛,然而很多醫學生注重以后工作職稱的評定,加倍學習專業知識,對醫學人文知識的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拿學分,沒有切實體會到醫學人文的內涵。
2.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內容陳舊。隨著社會發展,醫學人文內容也應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更新,然而很多醫學院校對醫學生進行醫學人文教育的內容沒有與現實緊密聯系,內容陳舊,致使很多醫學生不能正確理解醫學人文的內涵。很多醫學院校對醫學生進行醫學人文教育單單采用課堂教學方式,這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關于醫學人文的課程,醫學院校是大班上課,這更使醫學生對該課程不予重視。有些醫學人文教師以自我教學為主,不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很多醫學生對該門課程只是單單應付考試。醫學人文課程需要大量社會實踐,但醫學院校普遍缺乏社會實踐,致使醫學生不能受到實踐教育,難以把所學醫學人文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當今是網絡的時代,對醫學生進行醫學人文教育應利用網絡進行教學,然而現實教學中真正利用網絡進行教學的并不多,這樣致使醫學生在課下基本受不到醫學人文教育。總之,醫學人文教育內容陳舊和教育方法單一,難以充分調動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達到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
3.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需要優秀的教師,需要醫學院校加強醫學人文教師的培養,然而很多醫學院校缺乏對醫學人文教育教師在理念、教學方式、內容等方面的培訓,這制約著醫學人文課程的開展。通過調查發現,醫學人文教育隊伍不夠完善,任課教師水平有待提高,他們的醫學人文知識較豐富,但在講課中很難與醫學有效結合。再有一些醫學院校醫學人文教育專業教師很少,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講授醫學人文課程,這很難使學生體會到醫學人文的內涵。由于醫學生的專業課比較多,因此專業課教師應在講課中滲入醫學人文內容,需要學校制定措施以鼓勵專業教師結合醫學人文進行專業講座,然而大部分醫學院校根本沒有相關措施。醫學院校對醫學人文課程設置上也存在欠缺,醫學人文課程所占學分較少,并且課程設置在大一、大二,難以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各個學校都在進行教學改革,但對醫學人文課程改革只是形式,沒有結合現實教學,如某學校進行課程改革課題研究,根本沒有醫學人文課題立項,這也很難調動醫學人文教師的教育積極性。對醫學生考核要全方位,然而醫學院校對醫學生考核往往只注重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執業醫師資格等,忽視醫學人文素質的考核,這也使醫學生更加不重視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總之,醫學院校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制約著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
三、提高醫學生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1.營造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氛圍。學生意識形成受周圍環境影響,因此無論在學校,還是在醫院都要有醫學人文氛圍。醫學生在醫院實習時間較長,因此醫院要制定相關措施保障有益的醫學人文環境,如對醫務人員職稱的評定,不應僅僅看重在科研、論文上,要與他們的醫學人文素質直接相關,采取措施嚴厲杜絕紅包現象,為和諧醫患關系創造有益氛圍。醫院也要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培訓,積極組織活動,使醫務人員更進一步提高自身醫學人文素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在每位教職員工中得以體現,這樣會在無形中促使醫學生醫學人文理念的形成。各醫學院校應制定具體措施,鼓勵醫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且校園文化要體現醫學人文特色,如經常邀請優秀的醫務人員為學生進行講座,使醫學生真正體會到醫學人文的重要性。在實踐中進行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必不可少,因此學校要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以使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在實踐教學中,學校要經常組織學生參觀有意義的紀念館,如遺體捐獻紀念館、生命意義展室等。各醫學院校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時,制定具體措施保障校園文化體現醫學人文特色,同時營造有益的醫學人文校園文化要積極運用校園網絡、微信、微博等,這樣才能更加吸引學生,使他們無時無刻不受到醫學人文精神的感化,進一步達到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總之,實習醫院和醫學院校營造積極有益的醫學人文環境,將會使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更具實效性。
2.更新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理念。隨著醫學發展,醫學人文內涵在不斷深化,因此,醫學院校所用醫學人文教材要適時更新,以最新的醫學人文理念教育醫學生。很多醫學院校進行醫學人文教育,僅僅設立醫學倫理學、醫學史兩門課程,并且課時量較少,因此各醫學院校要增加醫學人文教育的課程且有足夠課時量,如醫學哲學、醫學社會學等,這樣會使醫學生接受醫學人文的范圍更廣,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人文修養,同時各醫學院校也應鼓勵教師積極開設關于人文的選修課,如文學、美學等,盡而進一步拓展他們的人文知識,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醫學人文教師隊伍完善與否直接關系到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因此醫學院校要積極引進優秀的醫學人文人才,同時定期對在職的教師進行醫學人文培訓。另外各高校也應要求專業課教師在講課中滲入醫學人文知識,這樣會使醫學生在更寬大的范圍中受到教育。傳統的教育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因此,對醫學生進行醫學人文教育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如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醫學生實習時間較長,因此學校和醫院要聯動對醫學生進行醫學人文教育,在臨床教學中安排很多醫學人文內容,這樣更能促進醫學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
3.建立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評價機制。當前,對醫學人文素質教育成效進行檢驗主要是通過試卷考試和論文寫作,而這致使醫學生學習醫學人文知識僅為應付考試,遠遠達不到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可見,對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評價極為重要,因此要結合醫學生的特點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在評價機制建立中,要更加注重實效性,切莫形式化,積極完善評價指標、評價標準等,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進行整體評價。同時,在評價機制中要堅持自我評價、同學之間相互評價、學校評價、實習醫院評價相結合的原則,這樣才能使醫學生注重醫學人文素質的提高。醫學人文執業能力是醫護人員醫學人文素質的重要體現,它包括醫患溝通能力、醫學倫理決策能力、醫學人文關懷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將會使醫學人文的內涵體現于醫護人員的外部行動。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評價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將會促使醫學生提高自身的醫學人文執業能力,能使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具有較強的醫學人文素質。總之,醫學院校應建立醫學人文素質教育評價機制,以使醫學生人文素質得以提升,進而成為德才兼備的醫學后備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報告[M].人民出版社,2017.
[2]王敏.卓越醫生醫學人文素質培養困境與對策———以卓越實驗班人文素質培養為例[D].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16.
[3]李奎剛.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100-104.
[4]李奎剛,王晨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醫學人文教育的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10):22-24.
作者:李奎剛;王晨艷 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