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現狀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年第10期
摘要:目的研究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質量現狀,分析影響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質量的因素,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改善睡眠質量。方法在我院隨機選取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50名和普通病房護理人員50名,將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作為觀察組,普通病房護理人員作為對照組,運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兩組護理人員的一般資料、睡眠質量等進行調查分析。結果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總分(5.98±3.56)分,睡眠質量指數量表評分與我院普通護理人員睡眠質量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質量總體水平均處于中等水平,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心理壓力較大,應積極采取措施,以減輕工作壓力,改善睡眠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睡眠質量;心理壓力;工作壓力
護理工作是一項體力與腦力相結合的職業,工作任務繁重,而且工作壓力相對較大,尤其是在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承擔著更大的工作壓力,由于患者多為急危重癥患者,護理人員面對危重多變的病情和超負荷的工作量。在整個工作流程中,要求護理人員具備一流的護理技術,而且需要一直保持工作緊張性,導致護理人員處于高水平的應激狀態[1-2],承受很大的工作壓力及心理壓力,影響著護理人員包括工作及生活上的各個方面。目前,國際上越來越關心及關注護理人員的睡眠質量,特別是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盡管如此,目前,國內對于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狀況的研究仍然較少。本研究旨在研究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質量現狀,分析影響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質量的因素,研究應對措施,改善睡眠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1材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隨機選取
我院50名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作為實驗組,其中,女43名,男7名;年齡為23~40歲,平均年齡為(26.2±2.7)歲。隨機選取我院普通病房護理人員50名為對照組,其中,女40名,男10名;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為(25.6±2.1)歲;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調查方法采用問卷的形式調查,問卷分兩部分,一部分為一般資料,一部分為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該表由Buysse等[3]編制,由劉賢臣等[4]信效度進行驗證,此量表包括7個方面(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每個方面分4個等級,7個方面的總得分為PSQI總分,總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PSQI總分≤7分時表示睡眠質量尚可,反之表示睡眠質量差。征得被調查者同意后發放問卷并告知參與者調查目的,采用無記名的方式獨立填寫問卷,問卷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回收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采用方差分析、兩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統計學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總得分(5.98±3.56)分,普通病房護理人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總分(3.24±2.27)分,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在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等方面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3.1導致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質量差的原因
(1)護理人員工作任務重。重癥監護病房的收治對象通常為不能自理的急危重癥患者,患者常常意識不清,護理人員很難與其順利交流,護理難度大。而且患者病情不穩定,病情變化快,突發事件多,隨時有生命危險患者,護理人員需要時刻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隨時搶救患者,精神一直處于緊張狀態。在這種高度緊張的氛圍下,護理人員常常擔心自己出現工作失誤,影響患者的治療,甚至錯過最佳搶救時機,這種自我加壓進一步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與心理壓力,導致護理人員夜間無法入睡,出現睡眠質量差的問題[5-6]。
(2)人力資源分配不合理。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工作量大,任務重,但是護理人員配置不合理,我院重癥監護室床護比高于國際平均水平的1∶3~3.5[7],同時在臨床工作中不可能人人都能按計劃上崗,排除請病假、產后休假以及因身體疾病原因不能從事高強度工作的護理人員后,人手遠遠不夠,同時重癥監護室是全封閉式病房,沒有護工,護理人員不但承擔著護理任務,還要照顧患者生活起居,進一步增加了護理人員工作量,科室管理層不得不增加排班數,護理人員經常倒班,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打亂了護理人員的生物鐘規律,對人體的正常代謝與身體機能造成影響,導致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產生了巨大的身體及心理壓力。
(3)工作環境差。重癥監護室的護理人員護理的患者,在慢性疾病及外傷的摧殘下,表情冷漠痛苦,精神差,病房氣氛壓抑,缺少生氣與活力,同時重癥監護病房常常為封閉式,缺乏空氣流通,工作環境憋悶,缺乏生機,給護理人員造成極大的心理影響。除此之外,監護病房內的各種呼吸支持裝置、生命體征監護儀,再加上患者的呻吟聲,各種嘈雜的聲音充斥著護理人員的耳朵。在這種環境下,重癥監護室的護理人員一方面常常極易煩躁易怒,另一面封閉抑郁,心理狀態波動極大,造成入睡困難,深睡眠時間短,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并產生惡性循環。
(4)護理工作社會認知度差。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長期以來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職業認識不夠全面,護理人員得不到社會甚至是醫院管理層應有的重視與理解[9-10],護理人員收入普遍偏低,晉升機會較臨床醫生甚至醫技科室人員少,工作付出多風險大,普通護理人員很難在工作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8]。現如今不可回避的是,全社會仍普遍認為從事護理行業的社會地位卑微,他們的社會價值未得到應有的認可,認為社會不公平,久而久之產生職業倦怠感,產生睡眠障礙。
(5)醫院管理政策缺乏護理針對性。在護理人員的工作生涯中,肯定涉及到晉職稱、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考核,但是由于部分醫院管理層對護理工作重視不夠,缺乏護理工作人員的政策針對性,護理人員晉升時需要與臨床醫生甚至臨床醫技科室人員競爭,而評委組常常為各臨床科室主任,護理人員與之接觸較少,護理人員落選的幾率較大,且護理人力資源緊張,護理人員外出學習與培訓的機會很少,極大打擊了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產生消極情緒,甚至離職,導致一定的生活及工作壓力。
3.2應對措施
(1)完善人力資源分配制度。根據重癥監護室實際收治患者數量按床護比配備護理人員,優化護理人員配置,達到合理的床護比。根據重癥監護室患者的數量、病情及護理工作量優化排班,避免護理人員超負荷工作,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工作環境。同時增加男護理人員及護工數量,男護理人員體格優于女性,在患者搬運、翻身等較重的體力勞動時男護理人員的優勢非常明顯。男護理人員特別適合護理男性患者,特別是隱私部位檢查和護理時,避免了護患雙方的尷尬。同時男護理人員比女性護理人員更加理性,在遇到突發緊急事件時比女性護理人員更沉著冷靜。優化護理人員配置,可以減輕護理負擔,提高工作效率,緩解工作壓力及心理壓力。
(2)實行激勵機制,提高工作積極性。認可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的工作價值,表揚并獎勵表現優秀的護理工作者,優先考慮評優評先。提高工資和待遇,關心護理人員的個人家庭生活,幫助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使其安心工作。參考對急診科及影像科的政策傾向,如特殊崗位補助,爭取重癥醫學科政策支持,提高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的崗位待遇,增加崗位吸引力,激勵有經驗的護理人員留職工作[11]。在增加收入的同時,實現同工同酬,消除護理人員內心的社會不公平感,讓護理人員以平和的心態工作,提高工作積極性。
(3)提高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的應對能力。加強護理業務的培訓和學習,提高各種儀器設備使用及各種搶救技能應用的熟練程度,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12]。此外,作為護理管理者,積極與護理人員談心,科室內經常組織一些活動或聚會,增加集體榮譽感,加強護理人員的溝通,宣泄內心的不良情緒,緩解心理壓力,恢復心理平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客觀地評價自我價值,增加自信,積極投入臨床護理事業中。
(4)加強政策引導。醫院管理層加強政策引導,為護理人員提供展示才華的機會,讓護理人員人盡其才,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增加職業榮譽感[13],醫院應該重視護理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把醫院的發展和個人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晉級、進修政策公平公正化,為護理人員提供職業發展的便利條件,減小護理人員生活與工作中心理壓力及工作壓力,保證重癥監護室護理人才可持續發展[14]。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睡眠質量總體水平均處于中等,睡眠質量差已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然而睡眠狀況只是護理人員工作狀態的一個縮影,作為護理管理者,應該人性化管理,減低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及心理壓力,改善睡眠質量,同時只有這樣才能穩定護理隊伍,有效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促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玉敏,周莉,秦惠基.護理人員壓力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17(1):3.
[2]田春梅,張素珍,王素枝.臨床護理人員情緒障礙及應對方式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3,19(11):53-54.
[4]劉賢臣,唐茂芹,胡蕾,等.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6,5(2):103-107.
[5]段霞,施雁.心臟外科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職業緊張與睡眠質量的現狀及相關性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6):1-5.
[6]龔梅恩,劉軍,蘇程,等.癥狀自評量表焦慮與抑郁分比值對焦慮癥和抑郁癥診斷價值的探討[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08,17(11):993-995.
[7]周秀華.急救護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2.
[9]史德煥,趙靜,劉曉燕.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現狀的調查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34):4-7.
[10]戴維蕾.重癥監護室護理人員職業壓力現狀及應對方式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5):49-50.
[11]朱桂菊.重癥監護室工作環境對護理隊伍發展的影響及相應策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2):65-66.
[12]劉宏宇.心臟監護病房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分析與對策[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2011,19(2):326.
[13]溫杏良,吳曉霞,李智.護理人員流失現狀調查與管理者的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4):571-572.
[14]樊燕明,林敏,曾慧韻,等.聘用護理人員流失的原因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18):2300-2302.
作者:郭楊坤 單位: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