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研究進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江蘇預防醫學》2017年第3期
【摘要】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DOP)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它是以骨組織結構破壞、骨量減少、骨脆性增加、易引發骨折為特征的周身性骨骼疾病。DOP發病率、致殘率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日益成為醫學界研究的熱點。現代醫學尚無特殊治療進展,中醫藥在防治DOP方面有豐富的理論基礎和獨特優勢。通過對近年來中醫藥防治DOP的臨床及實驗研究作一綜述,為中醫藥治療DOP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并提出有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骨質疏松;糖尿病并發癥;中醫藥療法;綜述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代謝性疾病,其并發癥可累及全身多個系統,其中在骨骼的一種嚴重并發癥是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DOP是以骨組織結構破壞、骨量減少、骨脆性增加、易引發骨折為特征的周身性骨骼疾病。隨著糖尿病發病率在全世界范圍內的逐年上升,DOP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其日漸明顯的危害受到世界醫學界的廣泛重視[2]。目前,現代醫學對DOP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加上控制血糖本身的困難,使DOP在防治上缺乏可靠的方法,臨床上多以限制飲食、控制血糖、運動、光照、補充鈣劑及維生素、使用骨形成促進劑及骨丟失抑制劑等綜合治療,但需要長期服藥,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有些藥物的作用機制不明確,副作用也大,患者依從性差[3]。中醫學從整體出發,調動內外因,辨證論治,在治療DOP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和理論基礎。近年來,一些學者在中醫藥防治DOP相關實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時在臨床上應用中醫藥防治DOP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突出了中醫藥治療DOP的優勢,日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1病因病機
糖尿病屬中醫學消渴范疇,但中醫學無骨質疏松癥病名,根據其臨床癥狀,應屬骨痿范疇,故目前多數醫家認為DOP應屬消渴合并骨痿范疇。中醫學認為,消渴是由于先天稟賦不足、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欲過度等所致,病變部位主要在肺、胃、腎,尤以腎為關鍵。主要病機為陰精虧損,燥熱偏盛,陰虛為本,燥熱為標。骨痿是消渴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一種慢性并發癥,消渴日久,暗耗陰精,腎陰虧損,《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腎者,作強之官”,腎失濡養,開闔固攝失權,則水谷精微直趨向下,腎精虛衰,無以生髓,骨枯髓減,骨失滋養,則骨體枯槁;精血同源,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筋脈失養,不榮則痛,故腰腿骨疼痛,步履艱難;脾主運化,燥熱傷脾胃,脾氣虛不能轉輸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不能濡養肌肉,或病久入絡,氣血運行不暢,血脈瘀滯,則形體日漸消瘦,正如《素問•痿論》所云“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故脾腎兩虛與血瘀是DOP的主要病機。李環宇等[4]認為,骨痿的主要病機以腎精虧虛為主,“腎主骨,脾主四肢”,腎虛日久導致脾虛,脾虛則氣血無以化生,肌肉無以充養,血不化精,精不生髓,髓空骨失其養,氣虛又致血瘀,瘀血不祛,新血不生,導致骨痿發生并形成惡性循環。曹靈修等[5]從虛實夾雜角度歸納為化源不足無以充骨,脈絡瘀阻使精微物質不能達骨、榮骨,認為DOP主要病機以脾腎兩虛為本,痰濕血瘀為標,“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應用“補瀉兼施”法遣方用藥來提高療效。鞏振東等[6]認為腎虧、脾虛、血瘀是消渴并發骨痿的重要病機,以脾腎虧虛為本,因虛致瘀為標,“虛”主要為腎、脾、胃等臟腑之虛,因虛致瘀,“瘀”乃氣機瘀滯,脈絡瘀阻,二者互相影響,使水谷精微等代謝異常,最終使骨骼失養,脆性增加,導致本病發生。林璽等[7]根據統計及分析DOP的辨證分型、用藥及藥物研究規律,將其病機歸納為以虛為本,責之腎、脾、肝,以實為標,虛實夾雜。李富震等[8]基于古今文獻考察,并結合此類患者多表現為陰虛燥熱或氣陰(血)不足,病久陰損及陽,且多脾腎同病,痰瘀互結,認為DOP的主要病機以虛為本,以痰瘀為標,虛為腎、脾等臟腑之虛,痰瘀致氣血紊亂,脈絡瘀滯,治以補腎健脾為本,同時活血化痰通絡。
2辨證分型
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中指出“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則效,治彼則不效,且不惟無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則以病同而人異也”。因此,臨床上治療DOP,可通過觀察患者體質差異,因人施治,務求治病求本[9]。而DOP現無統一辨證分型,近幾年醫者對DOP的辨證分型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按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關于“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中醫診療標準”[10]可將本病分為肝腎虧虛、陰陽俱虛、氣滯血瘀3型。馮維斌等[11]根據128例DOP患者不同臨床表現辨證分為氣陰兩虛、肝腎陰虛與腎虛血瘀3型。李真等[12]從痰瘀論治將DOP分為脾虛致瘀、痰濕困脾、腎虛兼瘀和腎虛4型。蘇友新等[13]將DOP的中醫主證歸納為腎虛髓虧、脾氣不足與血行不暢3型,而津傷燥熱、肝血虛、腎陽虛與濕熱證均為主證的兼夾證。何斌[14]將40例老年DOP患者辨證分為腎精不足型與脾腎氣虛型。馮曉紅等[15]根據DOP患者臨床癥狀分為痰濕型、氣陰兩虛型與腎虛型。許衛國等[16]將92例DOP患者分為陰虛熱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3型。
3治療方法
3.1辨證論治
李真等[12]從痰瘀論治將DOP患者分為脾虛致瘀、痰濕困脾、腎虛兼瘀與腎虛4型,脾虛致瘀型予補中益氣湯合身痛逐瘀湯加減,痰濕困脾型予平胃散合四君子湯加減,腎虛兼瘀型予虎潛丸合身痛逐瘀湯加減,腎虛型用虎潛丸加減,均取得滿意療效。何斌[14]采用中醫辨證治療DOP,腎精不足型予左歸丸合虎潛丸加減,脾腎氣虛型予右歸丸合理中丸加減,療效顯著。王東等[17]從脾腎虧虛論治DOP,治宜健脾益腎,活血化瘀,采用八珍湯合龜鹿二仙膠化裁治療。張曉君等[18]將DOP患者分為腎精不足型,予左歸丸和虎潛丸加減以補腎填精,強筋壯骨;腎陽虛血瘀型,予右歸丸和桃紅飲加減以溫腎填精,活血化瘀。
3.2單味中藥
楊肖紅等[19]將184例DOP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90例予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碳酸鈣D3片治療;治療組94例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仙靈脾顆粒。結果:治療組疼痛緩解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P<0.01),骨保護素、骨密度顯著提高(P<0.05),說明淫羊藿可抑制骨吸收,提高骨保護素及骨密度,緩解疼痛。張勝昌等[20]研究紅景天苷處理過的DOP大鼠,發現紅景天苷可以提高胰島素分泌和敏感性,加強血漿瘦素(LP)骨代謝的外周正性作用[21]和通過加強血腦屏障作用來抑制LP對骨代謝的中樞負性影響[22],從而對DOP起治療作用。陶怡等[23]研究熟地黃及其不同中藥配伍對糖尿病大鼠骨代謝的影響,結果發現單味熟地黃、熟地黃+淫羊藿能顯著增加糖尿病大鼠脛骨的骨密度,提高骨鈣、磷含量,療效最佳。苗波等[24]觀察丹參對DOP大鼠骨密度及骨代謝指標的影響,結果發現,經丹參治療后癥狀有所緩解,骨密度增高,各項指標改善,丹參對糖尿病大鼠早期的骨質疏松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朱曉峰等[25]發現骨碎補總黃酮(TFDF)可以通過提高細胞外調節蛋白激酶(ERK1/2)和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磷酸化來提高高糖環境下成骨細胞(OB)的分化和礦化能力[26],從作用機制入手證明了TFDF是治療DOP的有效藥物。李永華等[27]認為高血糖狀態下,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活性平衡被打破,導致DOP的發生,而葛根素的治療能夠恢復上述平衡,從而維持骨的生物學質量和正常骨量,故葛根素對骨質疏松的進程起到一定的延緩作用。
3.3中藥復方
鞏振東等[28]將80例DOP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0例在原降糖治療基礎上服用阿法骨化醇膠囊及碳酸鈣D3片,治療組40例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加味青娥丸(藥物組成:山藥、煅牡蠣、黃芪、杜仲、核桃仁、鹿角膠(烊化)、丹參、煅龍骨、補骨脂)治療。結果:治療組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清鈣(Ca)、磷(P)、空腹尿Ca/肌酐(Cr)比值均優于對照組,表明加味青娥丸治療DOP有良好療效。楊延林[29]將50例DOP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25例予控制血糖及補充骨營養等治療,治療組25例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補腎活血湯口服。結果:治療組在改善臨床癥狀、增加骨密度方面遠優于對照組,還可有效提高骨鈣素水平,提示補腎活血湯治療DOP有很好療效。黃明煒等[30]將200例DOP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100例予碳酸鈣D3片+骨化三醇軟膠囊口服,治療組100例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補腎益骨方(藥物組成:淫羊藿30g,熟地黃30g,枸杞子20g,骨碎補20g,補骨脂20g,肉蓯蓉20g,黃芪15g,紅花10g)。結果:治療組臨床療效、中醫證候評分、骨密度(BMD)、骨鈣素(BGP)及尿脫氧吡啶啉(DPD)與尿Cr比值均優于對照組。許建國等[31]測量DOP大鼠的血糖及骨密度后,將符合診斷標準的30只DOP大鼠隨機分為中藥組、陽性藥物組與模型組,分別予補腎健脾活血湯(藥物組成:熟地黃、杜仲、生黃芪、枸杞子、鹿角膠、丹參、知母、川牛膝)、碳酸鈣D3片+阿法骨化醇軟膠囊、0.9%氯化鈉注射液灌胃。結果:中藥組可明顯降低大鼠血糖、堿性磷酸酶、血磷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并可明顯增加骨密度,故補腎健脾活血湯對DOP大鼠有明顯的治療作用。王芳等[32]通過動物實驗發現黃芪散(藥物組成:葛根、黃芪、桑白皮)能顯著提高糖尿病大鼠股骨試件所承受的外力,脛骨骨小梁寬度、骨小梁數目、骨小梁面積百分數均有增加趨勢,提示黃芪散能顯著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股骨和脛骨質量,有預防骨質疏松發生的作用。
4結語
中醫以整體觀念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遵循中醫理論,從多環節、多角度、多因素、多層面去認識、探索DOP的病因病機,并確定治療原則。中醫藥防治DOP采用辨證施治、標本兼顧的方法,控制血糖同時積極監測骨密度,不僅能改善糖尿病原發病癥狀,還可改善骨代謝,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發生率,避免長期服用西藥引起的并發癥,且毒副作用小,療效確切。近年來醫者在DOP的發病機制、預防和治療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長足進步。雖然中醫藥療效得到肯定,但目前研究還面臨一些問題:歷代各派醫家在DOP的中醫發病機制及辨證分型認識上稍有差異,導致在遣方用藥上缺乏統一的標準;動物實驗研究多是對單味中藥或某種成分的研究,脫離了祖國傳統醫學的精髓,與中醫學的整體觀念背道而馳;實驗研究觀察指標多僅限于骨代謝生化檢查、骨密度等,缺乏在分子、細胞及更高層次水平上的研究;外治法及療法種類研究不足。
今后研究者能夠結合現代醫學先進研究手段,積極從多方位、多層次去選擇實驗研究觀察指標并尋找關鍵臨床觀察指標,同時深入嚴謹地篩查出有效的中藥復方,探討其作用機制及有效成分,加強對DOP的病機演變規律的認識與歸納,科學制訂統一的辨證分型標準和療效判定標準,確立更加規范化的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同時也可為研發新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4]李環宇,張林.從“虛”“瘀”防治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的方藥研究探討[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2):417-418.
[5]曹靈修,張林.補瀉兼施防治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的可行性探討[J].江西中醫藥,2016,47(9):15-17.
[6]鞏振東,李翠娟,王琳.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15,38(6):136-139.
[7]林璽,許旭昀,陳子睿.統計分析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的病機及用藥規律[J].新中醫,2016,48(7):261-263.
[8]李富震,姜德友,白玉賓,等.基于古今文獻試論中醫藥治療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的思路[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1):50-51.
[9]吳倩,方朝暉,崔李群,等.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的思路與方法[J].中醫藥臨床雜志,2014,26(6):627-629.
[10]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糖尿病合并骨質疏松中醫診療標準[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6(3):265-269.
[11]馮維斌,唐彩平,薛冬梅,等.2型糖尿病并骨質疏松的辨證分型及中醫治療[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10(2):149-151.
[12]李真,魏玉玲.糖尿病骨質疏松癥從痰瘀論治[J].中醫藥學報,2008,36(1):42-43.
[13]蘇友新,郭進建,鄭良樸,等.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的中醫證候研究[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2,12(1):26-29.
[14]何斌.中醫辨證論治老年糖尿病并發骨質疏松癥40例[J].福建中醫藥,2013,44(6):43.
[15]馮曉紅,魏佳平,范惠惠,等.2型糖尿病不同中醫證型骨密度和骨代謝指標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4,32(1):119-120.
[16]許衛國,易振佳,金益強.2型糖尿病不同中醫證型骨密度及骨代謝改變的臨床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2,27(5):432-434.
[17]王東,方蓮,李敬林.從脾腎虧虛論治糖尿病骨質疏松[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8):1426-1427.
[18]張曉君,吳志平.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的中醫認識[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6):725.
[19]楊肖紅,張昆.淫羊藿對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骨保護素水平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0,50(49):66-67.
[20]張勝昌,王淑秋,趙爽.紅景天苷對糖尿病并發骨質疏松大鼠瘦素表達的影響[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9,25(4):787-788.
[23]陶怡,沈濤,馬暉.熟地黃及其不同配伍藥對治療糖尿病大鼠骨質疏松的藥效比較[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8):249-251.
[24]苗波,王建波,朱楊,等.丹參對糖尿病大鼠牙槽骨骨代謝及骨量變化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1):1659-1662.
[25]朱曉峰,王廷春,張榮華,等.骨碎補總黃酮對高糖作用下成骨細胞分化及ERK1/2和p38蛋白激酶表達的影響[J].中藥材,2012,35(3):424-429.
[27]李永華,潘寒松,梁一民.葛根素注射液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2,30(4):848-850,插3.
[28]鞏振東,李翠娟.加味青娥丸治療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9):1391,1402.
[29]楊延林.補腎活血湯治療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6(6):49-50.
[30]黃明煒,廖勇敢,李曉雯,等.補腎益骨方治療2型糖尿病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3):1397-1398.
[31]許建國,梁娜,陳澤濤.補腎健脾活血湯對2型糖尿病骨質疏松大鼠骨代謝影響研究[J].山西中醫,2015,31(5):48-49,58.
[32]王芳,高英,李衛民,等.黃芪散對糖尿病大鼠股骨和脛骨的作用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6,22(3):278-282,28.
作者:陳郭勛;王明潮;許長鵬1;龐瑞明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骨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