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創手術在神經外科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治療方法
200例患者均根據病情實施相應的微創手術治療,其中微骨孔入路手術75例,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手術92例,微骨孔入路+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手術33例。手術全過程在導航環境下實施,進行定位標記的安裝,對脊髓、頭皮、腦室、血管與病變等結構進行三維重建。對病變區域采用探針投影,確定合適大小的切口,然后采用微骨孔入路方式,患者行全麻,前循環動脈瘤選擇縱裂入路、翼點入路將予以切除;鞍區腫瘤,行眉弓切口,選擇眶上入路,為減少對腦組織的牽拉,患者頭頂下垂,并伸10毅。術中給予患者羅氏芬(2.5g)與地塞米松(20mg)靜脈滴注,并使用桿菌肽生理鹽水(1.75%)對手術野進行沖洗。
2結果
患者病灶、重要解剖部位均準確定位,定位誤差均約1.5cm,病變尋找成功率為100.0%。在切除病灶后1例出現腦漂移病變,為側腦室室管膜瘤,并轉常規手術切除腫瘤。73例顱內病變全切除65例,所占比例為89.0%;18例脊髓病變全切除率100.0%。在患者術后1w行腦血管造影檢查,顯示21例動靜脈患者中20例(95.2%)全切除,另1例術后腦血管造影顯示存在留存物。動脈瘤64例均成功夾閉。本組患者中,后神經功能損害12例(6.0%),術后腫塊1例,無其他嚴重并發癥,無手術死亡患者。
3討論
醫院的神經外科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收治疾病主要為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相關疾病。近年來外傷腦汁的脊髓與腦部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生率,隨著交通事故發生比例的增加呈逐漸升高的趨勢;而隨著生活水平條件的提高,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與動脈硬化疾病也隨之增加,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構成了嚴重的威脅[3]。現如今,神經外科疾病的治療中采用傳統手術已經存在較大的局限,并且創傷較大,不易讓患者接受,而微創手術則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其優點在于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并且安全可靠,有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因此在臨床上開始得到廣泛的應用。
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中,一方面要實現對病灶部分的完全切除,另一方面應最大程度的減少對患者機體功能的損傷,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與遠期療效。傳統的開顱手術與椎管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巨大,隨著微創技術與醫療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微骨孔入路手術、導航技術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根據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選擇精準的手術治療方式,進而將傳統治療模式徹底的改變。微創手術對大腦內部的間隙進行充分的利用,通過非功能區最短入路實施無框架腦立體定向手術,進而有效的防止了因盲目探測對神經阻滯造成的損傷,并且對腦部深層病灶能夠有效的探測與切除。
微創手術結合微骨孔入路,不僅使開顱的范圍大大縮小,也減少了因早組織暴露的干擾,同時也減少了對腦組織的損傷和術后哦并發癥的發生。另外,神經外科疾病采用微創手術治療,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的出血量,進而使患者家庭負擔減輕,有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本組研究結果發現,微創手術對病灶、重要解剖結構定位準確,誤差約1.5cm,定位病變成功率100%,術后神經功能損害12例(6.0%),術后腫塊1例,無手術死亡患者。綜上所述,在神經外科中采用微創手術治療療效顯著,操作簡單,創傷較小,能夠對病灶部位進行準確的定位,在深部腦病灶的切除中優勢明顯,并且有利于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作者:王中輝 單位: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撫遠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