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診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臨床醫學雜志》2014年第五期
1方法:
1.1降顱壓:依據腰椎穿刺腦脊液壓力、患者臨床癥狀來制定脫水方案。一般腦脊液表現出的壓力>200mmH2O(1mmH2O=0.098kPa)時,應用125ml20%甘露醇靜脈滴注進行降顱壓操作,也可與托拉塞米、呋噻米替換應用。正常腦脊液壓力保持在80~180mmH2O,壓力<200mmH2O時可依次降低脫水次數,逐漸停止應用。如有必要可增用醋氮酰胺類藥物降低腦脊液出現。若患者顱壓過高,經上述療法后,效果不明顯,可緩慢放出腦脊液降低顱壓。若患者腦室有嚴重擴張現象,可予以腦室內分流術或腦室外引流術。
1.2外科手術:患者若出現結核性腦膿腫、腦結核瘤癥狀,導致顱內受壓明顯,應及早應用外科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2結果
本研究130例患者中,50例患者予以鞘內注藥;60例應用地塞米松10mg/d,16例應用放腦脊液,22例應用潑尼松進行治療;8例患者采用腦室內分流術進行治療。患者持續3個月治療,治愈90例(69.2%),好轉24例(18.5%),無效6例(4.6%),死亡10例(7.7%)。
3討論
結核性腦膜炎患者大部分都會出現腦外結核癥狀,此病病原一般是結核分枝桿菌。在身體機能抵抗力出現降低的情況下,身體其他位置結核病灶會經血循環或淋巴道擴張到腦膜處;相鄰腦組織內陳舊性病灶會破潰進入蛛網膜下腔,而與中樞神經系統相鄰骨質結核病灶會直接擴延至腦膜,病理改變情況主要為腦膜廣泛炎癥、彌漫充血,漿液纖維蛋白滲出物大部分聚集于側裂和腦溝位置。蛛網膜下腔和腦室也會產生滲出物,這些滲出物均能使腦脊液循環發生阻塞,導致腦積水出現或腦神經受損。腦回呈現平整,腦實質會由于炎癥性動脈血栓的出現而發生梗死癥狀,或于實質體內產生干酪樣結節。結核性腦膜炎很多屬于急性起病,也會有急劇起病情況。大部分患者臨床表現以乏力、頭痛、嘔吐、食欲不振、發熱起病。有的患者會出現癲癇癥狀,精神疾病主要表現有萎靡、淡漠、譫妄、妄想,腦膜刺激顯示陽性,還有的出現偏癱癥狀。腰穿后有顱壓高癥狀,腦脊液中白細胞數量上升,其中淋巴細胞占多數,糖分降低,蛋白增加。若無法及早進行有效治療,很可能使得病情加重,從而使得患者死亡。
結核性腦膜炎診斷標準主要有:急性、亞急性或隱匿性疾病患者,一般會出現盜汗、發熱、全身無力、困乏、食欲不振等結核中毒現象;頭疼、嘔吐、腦膜刺激癥,表現為陽性,腦神經有麻痹癥狀,癲癇發作、四肢癱瘓等,其特征較為顯著;腦脊液經常規性、細胞學、生化、ADA、PCR等檢查,均發現其發生特異性變化;頭顱經CT檢查具有特異性變化征象;具有結核接觸史或其他部位結核灶。
結核性腦膜炎患者所能夠達到的預后效果是否良好決定了其病情程度、治療是否具有及時性和徹底性。通常對患者予以及早診斷、快速治療、合理用藥,均能夠有效提高存活率。此疾病若發生于嬰幼兒和老年患者中,通常都不會具有較為典型性的臨床表現,全身基礎情況較差,會有較多的合并癥及并發癥,無法得到較為良好的預后。總之,結核性腦膜炎能夠進行治療,預后效果和其治療時機、用藥方案存在一定相關性,所以及早診斷,合理治療,對于患者康復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楊學謹單位:河南省武陟縣人民醫院傳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