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少數民族中醫護理教學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開課前,對青海玉樹學生做好學情分析
1.1學習態度端正,質樸而熱情,勇于展現自我2010級青海玉樹護生是災后第一批來我校學習的學生,她們對國家免費給予的學習機會非常珍惜,對學習抱有極大熱情。筆者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她們是一群質樸的孩子,從心底渴望知識,希望把各門功課學好,將來能夠回報祖國,回報家鄉。而且,相對于漢族學生,她們更熱情,更喜歡展現自我。
1.2漢語水平、理解能力較差由于身處少數民族地區,她們的漢語水平普遍較差,因而學校在開設專業課前先對其進行了漢語培訓,但一年的漢語培訓僅起到一定作用,學生仍有很多漢字不認識,不理解,再加上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她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很難理解一些抽象概念,這就給中醫護理學教學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可見漢語基礎差、缺少傳統文化熏陶,語言溝通困難是造成少數民族護生中醫護理學學習障礙的主要根源。
2教學過程中,運用因材施教的原則
2.1積極鼓勵引導,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教學過程中,筆者根據少數民族學生回答問題積極主動這一特點,盡可能多地為其提供機會,讓每名學生都能充分展現自我。通過提問,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學中,要經常鼓勵學生,讓她們對學好中醫護理學充滿信心。
2.2合理安排教學,適當補充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我校2010級護理班共安排中醫護理學72學時,教學時間比較充裕。針對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言基礎、理解能力差的特點,課程進度可比漢族護理班適當放緩。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給學生適當補充一些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如在講緒論時,可以介紹《詩經》,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詩詞的優美境界;在講解陰陽五行時,可以講一些陰陽五行的起源以及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3深入淺出,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中醫理論不只對于少數民族學生而言理解起來相當困難,就是對于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漢族學生來說也是有很大難度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認識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講解理論知識時盡量做到深入淺出;同時根據不同章節內容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配合先進的科技手段,盡可能讓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如在講解藏象理論“心在志為喜”時,可以“范進中舉”喜極而瘋的例子,使學生加深印象;在講解望、聞、問、切時,采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形象直觀的圖片、視頻,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在講解經絡腧穴時,先觀看教學視頻,然后讓學生當模特,教師演示人體常見穴位如何定位,最后讓學生分組,互找穴位,并進行小組比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4學、練、測結合,及時發現與解決教學中的問題針對學生理解能力較差的缺點,講完一個章節后讓學生做一些相關的練習,或通過小測驗加深記憶,及時發現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學中予以強化與補充。
以上是筆者在少數民族護生中醫護理學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在今后的工作中,還需進一步探索研究,找到一條適合少數民族護生的中醫護理學教學之路,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更多高素質護理人才。
作者:高艷霞單位:泰山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