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女性經期痛經的預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青春期健康雜志》2014年第十六期
1、理療
在預防與護理女性經期痛經方面,可使用的理療方法有很多種,針對不同的痛經人群及癥狀應選用與之相對應的理療方法。①推拿按摩。護理人員可用雙手掌的根部揉搓患者腰部,用拇指依次按壓病人的關元、腎俞、肝俞等穴位數秒鐘,接著揉按患者的命門等穴位,一直按壓到患者腹部微微發熱,然后再按揉患者的三陰交、太溪等穴位。②激光照射穴位。需要用激光照射的穴位有子宮穴、三陰交穴等,照射時間為每個穴位4分鐘左右。從月經中期開始照射,每兩天照射一次,一個療程為5次。③電熱神經法。使用電熱刺激神經時,每次時間為25分鐘左右,每天2次左右,累計10次為一個療程。④灌洗陰道。針對已婚的痛經女性來說,可使用熱水灌洗陰道。
2、藥物治療
針對痛經十分嚴重的女性來講,如果一般療法與理療都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話,可適當選用一些刺激、鎮靜解痙藥、鎮痛藥進行治療。①硝酸甘油,在痛經發作時,可在腹部貼上一份硝酸甘油貼,每天貼一貼,直到痛經癥狀完全消失。②2.4mg的β受體阻滯劑沙丁胺醇,每天吃3次。③前列腺合成酶抑制劑:每次行經之前就來時服用該藥,連服3次左右,效果好并且十分安全。④性激素。服用避孕藥以有效抑制排卵,并刺激子宮內膜快速生長。⑤解痙止疼藥。比如索米疼片、阿托品、顛茄、舒樂安定片、安定片、阿司匹林等。
3、中醫護理
在西醫角度來看,預防與護理原發性痛經,用鎮靜、止痛類藥物,可快速緩解痛經癥狀,但是療效短,并且副作用很大。從中醫方面來講,女性經期痛經的主要原因是氣血不暢、氣為血帥,氣滯血瘀、氣行血行。因此,可采用針灸與中藥療法對其進行與防護及護理。第一,針灸。借助針灸療法,以體針為主,搭配艾灸及耳針,實、虛兩證,療效顯著。第二,中藥。借助辯證施治檔案堆患者進行預防與護理。①血瘀氣滯類型。可用核桃仁、香附、五靈脂、延胡、赤芍、川芎、當歸各9克,枳殼、烏藥、丹皮各6克,甘草3克、紅花5克。丸劑:得生丹、加味逍遙丸。②凝滯寒濕類型:白芍、牛膝、當歸、涪陵、白術、黨參各9克,丹皮6克,桂心、甘草各3克。通常使用的丸劑是艾附暖宮丸。③血虧氣虛類型。白術、白芍、茯苓、黨參、當歸各9克,甘草3克、川芎6克、熟地12克。丸劑:人參養榮丸、婦科金丹。用藥方案:在經期或者經前服用,每天1劑,分早晚兩次服完,每月累計服用6計左右,通常情況下服用兩個月左右。
總之,制定女性痛經的預防及護理方法,應依據患者的痛經持續時間、開始時間、疼痛性質、年齡、病史等因素,仔細檢查、綜合分析。另一方面,預防女性痛經應從行經之前就開始采取措施,直到經期過去之后才能取消預防與護理措施。尤其對是中年女性來說,不要覺得自己暫時沒有痛經癥狀就輕易放松警惕。所以,中青年女性應該做好個人衛生工作,采用正確的預防護理方法,如果出現痛經癥狀,就需要及時進行檢查并配合治療,以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作者:張愛梅單位:河南省中牟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