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妊娠合并糖尿病內科治療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妊娠合并糖尿病主要是指孕前糖尿病和孕期糖尿病,患者機體內代謝往往會發生改變,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較高[1],故臨床上需對妊娠合并糖尿病進行積極干預。內科治療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主要治療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內科治療方法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間我院產科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齡21歲~36歲,平均年齡(25.67±2.37)歲,包括初產婦67例、經產婦13例,均明確診斷為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前經B超證實為單胎妊娠。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內科治療,包括飲食控制、有氧運動、降糖藥物治療等,嚴格限制每日碳水化合物、糖分的攝入,加強攝入優質蛋白,補充維生素、鈣鐵鋅等微量元素,少食多餐,合理安排進食時間;同時,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有氧運動方案,如步行、爬樓梯等,還可酌情給予胰島素治療,于三餐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島素。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并比較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根據血糖控制情況將其分為控制良好組(空腹血糖<5.8mmol/L)、控制欠佳組(空腹血糖≥5.8mmol/L),比較不同血糖控制結果患者的剖宮產率、并發癥發生率、新生兒不良結局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
80例患者中,血糖控制欠佳46例,血糖控制良好34例,共有2例患者發生低血糖反應,低血糖發生率為2.50%;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
2.2不同血糖控制結果患者的母嬰結局比較
控制良好組產婦的剖宮產率、并發癥總發生率均低于控制欠佳組(P<0.05),其產后2h出血量、產后24h出血量均低于控制欠佳組(P<0.05),且控制良好組新生兒的不良結局發生率低于控制欠佳組(P<0.05)。
3討論
妊娠合并糖尿病主要包括糖尿病合并妊娠(即糖尿病患者受孕進入妊娠期后血糖仍處于異常水平)、妊娠期糖尿病(即妊娠前無糖尿病,妊娠期出現的血糖水平異常增高),患者機體內代謝和內分泌往往會發生異常改變,不僅容易引發圍生期并發癥,如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還可能會對宮內胎兒造成不利影響[2,3],故臨床上主張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給予積極治療。現階段,臨床上針對妊娠合并糖尿病主張采取內科治療,即通過飲食控制、有氧運動、降糖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干預。通過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飲食控制和運動干預,可使患者每日攝入的糖分和鈉鹽得到控制,有利于控制其體重。據統計,通常情況下,約有85%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飲食控制和有氧運動可有效控制血糖,但部分患者經飲食控制和有氧運動無法將血糖控制在理想狀態;此時,需另外給予患者外源性補充胰島素,以補償其機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胰島細胞分泌功能,促進其自我修復,從而達到降低血糖水平的目的[4,5]。本研究結果顯示,80例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其低血糖發生率為2.50%,提示內科治療可有效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但還應注意監測其血糖,避免發生低血糖。同時,控制良好組產婦的剖宮產率、并發癥總發生率均低于控制欠佳組(P<0.05),其產后2h出血量、產后24h出血量均低于控制欠佳組(P<0.05),且控制良好組新生兒的不良結局發生率低于控制欠佳組(P<0.05),提示血糖控制效果直接影響到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的母嬰結局,故應加強干預。綜上所述,在妊娠期對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實施合理的內科治療,可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而血糖控制效果會對母嬰結局產生影響,臨床上需加強其血糖控制。
參考文獻
[1]蘇可.妊娠期糖尿病與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動態血糖變化趨勢對比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5):4051-4052.
[2]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妊娠合并糖尿病協作組.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治指南(2014)[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8):561-569.
[3]計靜,韓蓁,米陽,等.地特胰島素聯合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4):325-329.
[4]黃娟娟.1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產婦分娩的臨床處理經驗總結[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6,27(4):369-371.
[5]劉艷娟.妊娠合并糖尿病孕產婦不同時期加用胰島素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4):5990-5992.
作者:謝桃利 單位: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