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醫院人才培養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醫院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而醫院間競爭的核心是人才。醫院是人才培養的搖籃,人才是醫院健康持續的關鍵。因此,醫院在重視自身整體發展水平的同時,不但要大力抓好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素質的培養,而且要加大對行政、后勤等非醫療衛生人員的培養,使每一個人都獲得學習、提高的機會,進而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
提升中醫醫院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打造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是醫院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中醫科學院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在人才隊伍的構建上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戰略,努力為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初步構建了具有中醫藥特色的人才隊伍,有效地促進了中醫醫院的健康持續發展。
1醫院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醫患矛盾的尖銳化,醫院發展面臨著新形勢,一方面要繼續強化醫療衛生工作的服務理念,始終“以病人為中心”,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時要增強醫務工作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另一方面是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醫院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差額事業單位需要獨立經營,自負盈虧,醫院在強化服務理念的同時,增加業務收入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與必由之路。強化人才培養能夠全方位地提高醫院職工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整體素質,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患者,提升自身與醫院的競爭力。因此,加強人才培養迫在眉睫,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1]。人才培養要提升到關系醫院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建立健全系統完善的人才培養政策及人才引進、激勵、使用機制,堅持職工的學歷教育與繼續教育并重,提升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培養和造就適應醫院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專業化、科學化、結構化的專業技術與醫院管理人才隊伍,保障醫院的持續健康發展。
2醫院人才培養的原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醫院人才培養同樣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使人才培養落到實處,才能使人才培養與醫院實際緊密結合,才能使培養的人才起到促進醫院發展的作用。
2.1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在人才選拔階段,一定要堅持政治素質高、自身道德修養能力強、身體健康、專業技術或管理水平過硬的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2.2堅持投入與產出相結合人才培養離不開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始終要以醫院的發展為最終目標,同時結合個人的發展,使二者共同進步,實現產出大于投入的雙贏局面。
2.3堅持醫、教、研協調發展中國中醫科學院附屬醫院承擔著醫療、教學、科研等大量任務,在人才培養時,不但要強化專業技術的提高,同時要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業務能力,使醫院在醫、教、研等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
2.4堅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并重中國中醫科學院附屬醫院作為醫療機構,主要承擔著為患者服務的職能,因此,強化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是醫院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但是醫院管理是一門科學,只有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才能使醫院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人才培養才能獲取醫院的政策支持及資金投入,否則人才培養將成為空中樓閣。因此,要堅持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并重。
3醫院人才培養的策略實現
醫院各類人才的全面培養,要堅持多樣化、個性化的培養方式,將人才培養貫穿于入職教育、繼續教育、規范化教育等教育形式的全過程,確保教育落到實處,避免流于形式。
3.1新員工的入職教育,奠定人才培養基礎新員工的入職教育應盡量切合實際,抓住重點,切不可泛泛而談,走過場。在具體的實施環節中,應根據教育擬實現的目的,積極征求新員工的意見與建議,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與內容,實現培訓效果的最優化。中國中醫科學院入職教育可分為兩個方面,即常規的入職教育及新員工戶外拓展培訓,其教育內容貫穿道德教育、衛生法規、臨床工作流程、行政管理制度、專業知識培訓等多個方面。
3.2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促進醫院人才培養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北京市住院醫師培訓細則的要求,制定中國中醫科學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方案。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旨在通過高標準、嚴要求、規范化的畢業后醫學教育階段培訓,使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住院醫師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突出的臨床工作能力、較強的臨床科研能力、高尚的醫德醫風,以及專業外語等全方位發展的現代醫療專業技術人員,以為培養拔尖人才、創新人才、高層次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3.3“走出去,引進來”,加快醫院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內因與外因共同發揮作用,促進人才的成長[2]。內因是指人才通過自身的努力拼搏與奮斗,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醫院的發展需要。外因是指醫院要為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有利于人才培養的落實,促進人才的成長。為了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走出去”主要體現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定期選派不同專業技術骨干到國內外知名醫院進修學習;積極鼓勵各層次醫務人員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了解國內外醫學新進展,學習新技術、新療法;定期組織管理人才參觀學習各地示范性醫院、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引進來”主要體現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積極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定期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學者開展專題講座等。
3.4深入開展繼續教育,強化人才培養繼續教育是職工步入工作崗位后開展的教育活動,可以使職工在整個人生生涯中,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業務水平。現代醫學以及醫院管理發展迅速,各類人才接受相應的繼續教育是時展的需要,是醫學和醫院發展的需要。建立科學、高效、規范、合理的繼續教育管理辦法,落實繼續教育管理的規章制度,認真組織申報和開展院內繼續教育活動,為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參加繼續教育創造條件。同時,要建立健全繼續教育成果檢查評估制度,中國中醫科學院實行繼續教育學分考核制度,督促院內職工積極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在職學習、脫產學習以及二者有機結合的學習方式,提升醫務人員專業素質及學歷層次,逐步形成以博士為核心,碩士為主體,學士為基礎的醫學人才隊伍體系。
3.5加強各類人才管理,建立各類人才評價機制健全的人才評價機制是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的必要保障和助推器。在專業技術人才職務聘任方面,應強化競爭機制,杜絕論資排輩,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在崗位設置的基礎上,實現全面競爭上崗、優化組合。對于管理人才應制定相應的工作成績評價機制,可以打破固有的薪級體制,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強化其主人翁意識。
3.6完善人才梯隊建設,著力進行高層次人才培養構建完善的人才梯隊建設,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隊伍。無論是專業技術人才,還是管理人才,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梯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醫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否則將出現人才斷層,嚴重阻礙醫院的發展。醫院應結合醫療改革的目標、醫藥行業發展的整體背景及自身發展定位,制定切實可行的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實現人才培養的多渠道化、多形式化、多樣化[3]。高層次的中醫藥人才對于中醫醫院的興衰具有決定性作用。然而,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在形成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教育條件要求較高、成才的周期較長,客觀上易造成中醫藥高層次人才短缺。臨床上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中醫藥專家、名老中醫、國醫大師鳳毛麟角,且年歲偏高,使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存在“斷層”現象。因此,需要著力培養專家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領軍型人才、骨干型人才、后備型人才等高層次人才,推動中醫藥的進步,促進中醫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4人才培養突出中醫特色
共性寓于個性之中,醫院人才培養具有共性,但是中醫醫院人才培養又要凸顯自身的特色,方能更加切合自身的發展,才能使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真正打造一支科學、高效、專業、規范的綜合性人才隊伍。
4.1建立中醫特色的人才隊伍發揮院內名老中醫的優勢,選拔一批品徳高尚、中醫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具有較強辨證論治水平、較大發展潛力的中醫臨床人才進行重點培養。發揮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的引領作用,帶領全科室人員共同提升專業技術水平。對于管理人才,要普及基本的中醫基礎知識,以儲備高層次的中醫藥管理型人才。
4.2參加“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的學習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04年啟動了“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以造就一批國家級名醫為宗旨。中國中醫科學院按照相關文件要求,積極選拔優秀的臨床醫師,經過相關考核與評審,多人入選該培養項目并順利結業,獲得“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稱號,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人才的理論水平與臨床實踐能力。
4.3參加中醫師承與學位銜接教育中醫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師承教育,其為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與學位銜接工作實施方案,結合中國中醫科學院學位授予工作實際,中國中醫科學院多人參加了中醫師承與學位銜接教育,遵循“讀經典、做臨床、重傳承、倡創新”的原則,努力學習名老中醫藥專家的臨床經驗,為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夯實了基礎。
4.4培養中醫藥傳承博士后中醫藥傳承博士后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承辦的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將中醫藥人才培養與博士后制度有機結合的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中醫藥人才培養具有自身特點,人才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淀。中國中醫科學院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中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相關要求積極遴選相關人才,參加中醫藥傳承博士后工作,以潛心學習、領悟名老中醫藥學家的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以期提高自身中醫藥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
4.5積極開展西學中培訓班隨著醫院的逐步發展,各類人才的增加,西醫院校畢業的醫師整體數量逐漸增加。開展西學中培訓班,有助于西醫師掌握中醫藥基本理論及治療方法,使其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更好地服務于臨床,提高診療水平。中國中醫科學院定期選派優秀西醫師參加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的西學中班,并制定相應的考核與培訓辦法,增強學習效果。
4.6設立“汪伯”基金以獎勵優秀管理者為進一步提高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管理水平,鼓勵優秀管理人員切實強化服務意識,恪盡職守勤奮工作,立足崗位發揮作用,張伯禮院士出資設立中國中醫科學院“汪伯”基金,用于獎勵中國中醫科學院以及所屬二級單位(含分院)職能管理部門的優秀管理工作者。通過“汪伯”基金的設立,有助于激發中醫藥管理者的服務意識,培養和造就高層次中醫藥管理人才。
5結語
人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命脈,也是醫院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如何培養和構建高層次的醫院綜合性人才隊伍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戰略性課題。中國中醫科學院人才培養的實踐證明,將人才作為醫院發展的核心要素,有利于充分挖掘人才潛力,提高專業技術及管理型人才隊伍素質,有利于中醫醫院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惠芳.中醫醫院人才隊伍管理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5):177.
[2]楊思進,汪建英,陳孟利,等.人才工程建設在中醫醫院發展中的作用初探[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5):79-82.
[3]李蕤.新形勢下中醫醫院人才培養的重點[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37(13):167-168
作者:范鐵兵;朱曉博;顧東黎 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