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腎盂腎炎中醫療法的效果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方法
①脾腎兩虛型:
患者臨床表現為小便不暢、有淋漓不盡現象,且此現象時而發生時而停止,患者面部浮腫、進食較少且精神呆滯、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舌部質淡、舌苔較白、脈象沉重無力。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應遵循的治療原則為利濕通淋、補腎健脾。臨床治療方劑為:石韋15g、蒲公英25g、山藥15g、澤瀉20g、黃芪30g、茯苓20g、黨參15g、枸杞20g、焦白術15g,以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治療3-6個月,若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臨床表現,則應在上述方劑中加入半夏10g、佩蘭15g、藿香15g;若患者表現偏陽虛,則應在上述方劑中加入仙茅15g、肉桂10g、淫羊藿15g。
②陰虛兼濕熱型:
患者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尿液色澤赤黃、尿道伴有熱澀疼痛感,腰酸痛、手足心發熱、體溫出現低熱情況,口咽干燥、舌部苔少或苔黃少津,患者脈搏細數。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治療原則為利濕通淋、滋陰清熱。臨床治療方劑為:墨早蓮50g、知母15g、白花蛇舌草35g、牡丹皮15g、山藥15g、黃柏15g、熟地黃15g、茯苓15g、胡黃連15g、澤瀉15g,以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治療1-3個月,若患者出現夜尿頻繁,則應在上述方劑中加入桑螵蛸15g、芡實15g;若患者出現持續性菌尿,則應在上述方劑中加入土茯苓25g、敗醬草30g。
2.療效判斷標準
①臨床治愈:患者經中醫辨證治療后,臨床尿常規以及尿菌檢查結果均為陰性,且各項臨床癥狀均消失,各項生命體征正常;
②有效:患者經中醫辨證治療后,臨床尿常規檢查結果明顯改善,尿菌性檢查結果偶有陽性,各項生命體征基本恢復正常,臨床癥狀明顯好轉;
③無效:患者經中醫辨證治療后,臨床尿常規以及尿菌性檢查結果無變化甚至加重,各項生命體征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臨床癥狀未發生好轉甚至加重,或腎功能不全情況加重。
3.結果
62例腎盂腎炎患者經上述中醫辨證治療后,臨床治愈患者為48例、有效患者為14例,未出現治療無效情況,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由此可知使用中醫辨證治療腎盂腎炎能夠達到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
4.討論
腎盂腎炎是臨床內科常見與多發疾病,其發病原因為患者體內出現細菌感染,此病具有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等特點,臨床常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多數患者未能得到根治,復發現象較多,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中醫認為腎盂腎炎屬于淋證,其發病內因為腎虛,外因為濕熱,主要分為急性期與慢性期兩種階段。急性期腎盂腎炎患者多表現為毒邪壅滯、濕熱,臨床治療原則以利濕通淋、清熱解毒為主;慢性期腎盂腎炎患者多表現為腎虛、濕熱,臨床治療原則為利濕通淋、滋陰清熱為主。臨床治療腎盂腎炎患者除根據其具體表現進行中醫辨證分型治療外,還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方劑加減,從而對癥治療,達到更為有效的治療效果[2]。綜上所述,中醫辨證治療腎盂腎炎臨床療效顯著,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施曉玲單位:普洱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