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優化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AMI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優化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4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急診搶救流程,優化組患者實施優化護理流程,比較兩組的分診評估時間、建立靜脈通路時間、心電圖時間、搶救時間、住院時間、再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率以及院內再發AMI率。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優化組患者的分診評估時間、建立靜脈通路時間、心電圖時間、搶救時間、住院時間、再行PCI率以及再發AMI率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化護理流程可以提高AMI患者的搶救效果,縮短搶救時間。
【關鍵詞】優化;護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診科常見的心血管系統危急重型,病死率和發病率均較高,臨床主要表現為紅細胞沉降率加快和白細胞增多并伴有劇烈而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由于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或休克。因此,有效快速的急診搶救流程對于減少病死率及并發癥挽救患者生命均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1-2]。本文觀察了優化護理流程在AMI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的AMI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優化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48例。其,優化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43~81歲,平均年齡(60.1±9.4)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9h,平均(5.4±1.2)h。對照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0.5±9.1)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11h,平均(5.6±1.4)h。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急診搶救流程,觀察患者的入院方式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分科就診。病情危重者,直接送人搶救室,并通知醫生。優化組患者實施優化護理流程,具體如下:(1)院前搶救及轉運。在接到120急救電話后在5min內出診,爭取一切可以爭取的時間,對有條件吸氧的家庭可以給予吸氧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緊張、恐懼心理,立即組織醫護人員準備好器械和藥品,途中在電話中指導患者家屬進行院前急救,護理人員通過電話詢問患者的情況,做出初步的診斷[3-5]。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后平復患者的心情,快速、平穩的將患者轉送至救護車上及時進行心電監護,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快速給患者吸氧、建立靜脈通路[6-7]。將患者的情況電話告知醫院的醫護人員,以便準備搶救物品和器械[8-9]。(2)接診過程。患者到達醫院后詢問患者病史進行快速的診斷,迅速進行吸氧、心電監護、快速采血進行檢測;對于疼痛較為劇烈的患者遵照醫囑給予鎮靜鎮痛治療[10-11]。(3)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準備。患者確診為AMI后在患者左下肢建立靜脈通道,進行碘過敏測試,按照醫囑嚼服或頓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500mg;聯系相關醫護人員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做好交接[12]。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分診評估時間、建立靜脈通路時間、心電圖時間(指患者入搶救室到做完心電圖的時間)、搶救時間、住院時間、再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率以及院內再發AMI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搶救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
與對照組比較,優化組患者的分診評估時間、建立靜脈通路時間、心電圖時間、搶救時間、住院時間、再行PCI率以及再發AMI率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討論通過給予患者系統的護理,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滿足了患者的身心需要,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而且還能促使其早日康復[13]。隨著治療手段的進展和監護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病死率已逐年下降。AMI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出現局部壞死,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癥狀,病死率較高。在發病6h內,如果可以重建冠脈血運,病死率則為5%~6%;在AMI發病1h內,如果患者得到有效的搶救,病死率可降至1.2%。因此,及時有效的搶救AMI患者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措施。優化護理流程是將常規的護理措施進行系統化、規范化優化。本次研究顯示,優化組與對照組比較優化組患者的院內再PCI率以及院內再發AMI率均低于對照組,優化組患者的心電圖時間、分診評估時間、建立靜脈通路時間、搶救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降低。綜上所述,優化護理流程可以提高AMI患者的搶救效果,縮短搶救時間,增強護理人員的能動性減少各種護理工作的時間從而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后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為挽救患者的生命贏取寶貴的時間。
參考文獻
[1]張玉香.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15,22(22):66-68.
[2]杜占紅.急診優化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3):388-389.
[3]劉曉雪.優化急診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5):117.
[4]趙靜.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7):1919-1921.
[5]李春梅.院前急救全程優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1):2990-2991.
[6]簡翔晴,張麗娟,彭利敏.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6,29(22):157-158.
[7]陳冬梅.急救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33):151-152.
[8]羅金珠,黃江英.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作用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5):65-66.
[9]楊華,黃貴祥,曾俊.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7,14(2):83-85.
[10]文麗.優化急救護理流程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5):1917.
[11]劉敏,榮燕,翟飛飛,等.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復效果探討[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4):1-4.
[12]王麗明.探討優化急救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35):123-125.
[13]王新宇.探討急診護理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176
作者:劉春紅;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