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循證護理在消化道出血急救的應用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急救中應用循證護理在的臨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接受治療的11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7例,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則采用循證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止血時間及出血次數及預后情況。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6.49%vs80.70%),平均出血次數低于對照組,平均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護理應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有效改善患者的止血效率,減少出血次數,療效可靠,預后好,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循證護理;消化道出血;急救;應用
消化道出血是指人體的食管、十二指腸、胃部以及肝膽系統出血,是消化系統常見的內科疾病,發病急、進展快、病情重、治療難度高等特點,臨床治療關鍵以迅速、有效的止血,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發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輕化趨勢[1],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在急救治療過程中加強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搶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循證護理將護理研究和護理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摒棄直覺與經驗為主的習慣性行為,能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近年來臨床應用越來越廣泛[2]。本研究對將循證護理應用于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取得了滿意療效,為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提供相應的臨床借鑒,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均經胃鏡及病理檢查確診。男63例,女51例;年齡24~72歲,平均(46.72±5.27)歲,臨床表現為無食欲、嘔吐、腹痛、嘔血、黑血便等。其中急性胃黏膜損害21例、消化道潰瘍者48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13例、肝硬化出血27例及胃癌5例;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精神障礙等疾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臨床癥狀、病因、基礎疾病等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方法如下。①提出問題:提出護理過程存在的實際問題及可能會發生的危險情況,消化道出血患者病癥急、出血時間長、易復發等問題,護理目標應以盡快止血、減少出血次數為主、提高治療效果,循證護理問題為探究采取何種護理措施,包括出血控制護理、基礎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預防及減少出血次數、縮短出血時間。②循證方法:應用網絡查閱文獻及臨床資料,有關消化道出血急救護理相關文獻,咨詢專家,查詢護理新進展,臨床護理實證,結合自身的臨床實踐經驗和患者實際情況,總結需要循證的術后并發癥問題,制訂并實施循證護理方案。③成立小組:對急診人員統籌編組,科學分工,彈性調配,安排好護理時間段,嚴格執行護理方案。④急救護理: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進行備血、輸血、快速補充血容量、止血、靜脈應用制酸藥物等。密切觀察患者呼吸、脈搏、血壓的變化,排除急性左心衰、肺水腫等,備好負壓吸引器防止患者嚴重嘔血[3]。⑤基礎護理:患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大出血患者保持絕對臥床,對其進行禁食、清潔口腔等。⑥病情監測:觀察患者的嘔血、尿量及測量患者的體溫,有無嘔吐、排血便狀況,休克型的患者需要加壓輸液[4]。⑦用藥護理:嚴格遵守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師。⑧飲食護理:患者失血多,營養狀態差,免疫力低下,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碳水化合物,制訂相應的個性化食譜,禁煙酒,多休息,避免過度運動。⑨心理護理:集中宣教,講述疾病的病因與注意事項,耐心與患者溝通、交流,解答患者存在的相關疑問,消除患者的不安、焦慮、緊張心理,指導患者肌肉放松訓練,調節呼吸頻率來改善不良情緒,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⑩出院指導:指導院外注意事項,監測病情,科學合理飲食,遵醫囑服藥,定期門診隨訪。
1.3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觀察患者出血次數、止血時間。療效判定[5]:顯效:24h內患者停止出血,黑便、嘔血癥狀消失;有效:72h內出血停止,黑便、嘔血癥狀緩解;無效:72h后存在出血現象,反復出血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資料方差分析,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的(96.49%vs80.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出血次數與止血時間比較:觀察組出血次數低于對照組,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消化道出血是內科急救中常見病癥,主要由于勞累、飲酒、飲食不合理、藥物刺激、情緒緊張所致,臨床表現為嘔血和黑糞,首選搶救方法是迅速止血與對癥治療,常規護理往往與醫師配合程度不佳,影響治療效果以至于復發[6]。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進行急救的過程中,采取針對性有效的護理,能夠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臨床救治的效果。循證護理(EBN)是臨床上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明確、審慎地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及患者的實際情況三者有機地結合,確定護理問題,檢索相關文獻并分析、探討,選出最佳證據,指導護理實踐,有計劃、細致、深入地開展護理工作,降低了護理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了護理人員工作的主動性[7]。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實施偱證護理,評估患者病情、進行診斷和評價,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護理診斷,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與表現制訂出科學合理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并嚴格按照程序來實施操作,護理效率高,能夠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進而能夠實現較好的護理效果。進行心理護理穩定患者情緒,減小其心理負擔,熟悉用藥方案,進行用藥指導等,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提高了護理質量,提高后續治療的依從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8],安全可靠。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6.49%vs80.70%),觀察組患者的出血次數低于對照組,止血時間少于對照組(P<0.05)。說明循證護理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降低了平均止血時間及出血次數,減輕了患者痛苦,保證了患者安全,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應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止血效率,減少出血次數,療效可靠,預后好,提高了患者生命質量,社會效益較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明宜,梁秀華,韋惠云,等.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3,18(21):226-227.
[2]吳燕紅.循證護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15,49(1):36-37.
[3]孫輝.預見性護理和循證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5,20(7):1107-1108.
[4]劉洪軍,馬金英.循證護理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5,23(2):224-225.
[5]武海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護理,2016,24(3):171.
[6]陳雪蘭,李瀟,吳杰清,等.優質護理理念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6):105-106.
[7]張小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母嬰世界,2015,11(22):130.
[8]丁春蘭.循證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20):178-182.
作者:李惠鈴 單位:廣西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