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認知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雜志》2015年第六期
1對象與方法
1.1診斷標準及相關指標定義高血壓判定標準:成年人血壓持續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則判定為高血壓(需同日進行3次測量,每次測量間隔1min);本次測量血壓正常,但最近2周內服用降壓藥物或既往確診為高血壓則直接納入高血壓患者范疇。糖尿病判定標準: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確診為糖尿病:(1)空腹血糖(FPG)≥7.0mmol/L;(2)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服糖后2h血糖≥11.1mmol/L;(3)既往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按照《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版)的成人血脂異常診斷標準TC≥6.22mmol/L為高膽固醇血癥,TG≥2.26mmol/L為高甘油三酯血癥。本研究血脂異常界定了2項之中其中1項異常即診斷為血脂異常。超重和肥胖定義: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BMI<18.5kg/m2為體重過輕,18.5kg/m2≤BMI<24.0kg/m2為體重正常,24.0kg/m2≤BMI<28.0kg/m2為超重,BMI≥28.0kg/m2為肥胖。向心性肥胖界定為BMI達到肥胖的標準,且男性腰圍≥85cm,女性≥80cm。高血壓(糖尿病)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已經被鄉鎮(社區)級及以上醫院確診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比例。高血壓(糖尿病)治療率:調查前已經知曉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者中采取措施(包括生活方式改變和藥物治療)的比例。高血壓(糖尿病)管理率:已經確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接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隨訪管理的比例。
1.2統計學分析調查問卷與實驗室檢測結果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統一要求雙錄入中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數據管理系統,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統一清洗后反饋回各省。采用SPSS19.0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標化患病率以重慶市第6次人口普查常住居民人口年齡構成進行標化。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基本情況共抽樣調查5400人,有效問卷5394份,有效應答率為99.89%,分別調查城市與農村居民2505人與2889人,平均年齡分別為(55.6±14.2)、(59.6±11.9)歲,參加調查的農村居民以50歲以上人群為主,城市居民年齡結構與農村居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01.98,P<0.05),性別分布均以女性為主,民族以漢族為主,婚姻狀況均以已婚為主,城市居民文化程度高于農村居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66.65,P<0.05)。城市居民參加過體檢的比例高于農村居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53,P<0.05),參加體檢的原因農村居民以社區免費體檢為主,見表1。
2.2慢性病患病率城市與農村居民高血壓、糖尿病、超重和血脂異常患病率均較高,高血壓粗患病率農村高于城市,糖尿病粗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超重、肥胖、血脂異常率均是城市高于農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健康指標與慢性病相關知識認知情況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與管理率均較低,高血壓知曉率城市高于農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87,P<0.01),但治療率農村高于城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32,P<0.01)。糖尿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均是城市高于農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29.48、4.88,P<0.01,P<0.05)。身高、體重、腰圍的知曉率均是城市高于農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505.54、376.37和420.19,P<0.01)。城市與農村居民對中國膳食指南推薦的每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6g的知曉率均很低,尤其是農村地區知曉率僅為1.45%,城市高于農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39.24,P<0.01),見表3。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重慶市城市與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均較高,農村居民患病率低于丁賢彬等[3]報道的重慶市永川區與奉節縣調查的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率(28.4%),低于2010年全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調查的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率(32.9%)[2],也低于廣西城鄉居民高血壓患病率(27.9%)[5],但高于2011年重慶市居民高血壓患病率(20.3%)[6],與云南省大理州農村地區高血壓患病率(26.2%)[7]、永川區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率(24.94%)[8]接近,但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與2010年全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的結果相反(34.7%、32.9%)[2],與福建省調查的結果[9]一致,提示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已經超過城市居民,農村慢性病防控形勢更為嚴峻。
高血壓知曉率高于2010年全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調查結果(35.7%),城市高于農村,與2010年全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調查結果一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從2009年實施以來,開展了大量的建立居民健康檔案、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高血壓治療率與管理率都很低,可見,重慶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的數量與質量均需要提高。城市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農村,但城市與農村糖尿病患病率均呈上升的趨勢,城鄉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重慶市主城區社區調查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6.87%)[10],也高于三峽庫區居民糖尿病患病率(4.47%)[11],高于福建省同類調查的結果(8.0%)[9],農村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低于2013年丁賢彬等在重慶市永川區與奉節縣調查的農村居民糖尿病患病率(11.80%),與2010年全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調查的農村與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12.3%、8.4%)、福建省調查的結果(8.8%、7.6%)[2,9]相近,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警示我們應高度重視糖尿病的綜合防治工作。城市居民糖尿病知曉率與2010年全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結果接近,但農村居民糖尿病的知曉率低于2010年全國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結果(30.1%),與丁賢彬等[4]報道的農村居民糖尿病知曉率(23.10%)一致,糖尿病治療率也遠低于2010年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的治療率(92.5%),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管理率均處于較低的水平,與高血壓的情況類似,應切實督導基層醫療機構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
高甘油三酯血癥、血脂異常患病率和超重、肥胖的比例均是城市高于農村,這些均是慢性病的生物危險因素,肥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生物危險因素的高患病率將促進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患病率持續上升[12],因此,在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治中應高度關注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控制危險因素。本次研究發現,城鄉居民身高、體重、腰圍的知曉率均較低,低于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對于身高、體重、腰圍知曉率的要求(70%),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自2009年實施以來已經有4年的時間,健康指標的知曉率低提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未得到很好的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建立健康檔案、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與糖尿病健康管理均提供免費健康體檢服務,而參加健康體檢的比例不到50%,再次提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落實有待加強。居民對于吸煙與吸二手煙煙霧會造成嚴重的疾病的知曉率較低,城市居民較農村居民知曉率高,煙草使用與高血壓密切相關,應加強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針對城市與農村居民應開展不同形式有針對性的宣傳,提高宣傳的效果。就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鹽攝入量調查發現,城鄉居民的知曉率均很低,農村居民的知曉率僅為1.45%,而農村居民鹽攝入量較高是高血壓患病率的影響因素[15],因此,開展減鹽行動首要的是宣傳鹽與高血壓的關系,提高居民對正常鹽攝入量的知曉率。
本研究調查的城市與農村居民存在年齡結構、文化程度上的差異,這是影響居民慢性病相關知識知曉率與患病率的重要因素,在比較患病率時采用了標化患病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年齡、文化程度對患病率的影響。本次調查結果提示,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慢性病患病率高的現狀應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而高血壓、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身高、體重、腰圍知曉率低的現狀評估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落實的情況,這是值得衛生行政部門思考的問題,如何督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落實,讓居民真正地受益。
作者:丁賢彬 毛德強 沈卓之 呂曉燕 張春華 焦艷 漆莉 單位: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