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犬傷門診規范化建設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雜志》2015年第一期
1結果
1.1冷鏈設施和消毒及搶救藥品本次調查發現,仍有3家門診的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未存在于專用冰箱內。而在65家把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存在于專用冰箱內門診中,分別有1家(1.5%)門診的冰箱溫度未保持在2~8℃、21家(30.9%)門診的冷凍室及冷藏室未配備測量計。54.4%的門診配備了20%的肥皂水,100.0%的門診配備了2%~3%的碘伏或75%酒精;100.0%的的門診配備了急救藥品,急救藥品的種類主要為腎上腺素、地塞米松、阿托品等。
1.2公用設施犬傷門診公用設施配備情況,多項設施配備率遠不足50.0%,如電腦(47.1%)、打印機(26.9%)、移動存盤設備(26.9%)、寬帶網絡(31.3%)。而空調和候診區與留觀區休息椅的配備率也僅為70.6%和86.6%。
1.3人員情況60.3%的犬傷門診均配備5名以上工作人員,其中最小的配備2名,最多的配備11名。全市75.0%的犬傷門診配備3名以上專職醫生,其中最小的配備1名,最多的配備6名。全市60.3%的犬傷門診配備2名以上專職護士,其中最小的配備0名,最多的配備5名。全市犬傷門診醫護人員上崗前均經過狂犬病暴露后處置相關知識培訓,1家門診的醫護人員上崗前未經過狂犬病防治知識培訓,5家門診醫護人員在崗時未穿戴工作衣帽和佩戴上崗證。
1.4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管理制度全市犬傷門診均配備了接種登記本,均對空氣、物表、醫療用品和器械定期消毒,有1家門診未配備知情同意書,有1家門診未按月統計并與次月3日前上報。僅有70.6%的門診沒有疑似異常反應(AEFI)報告制度。19.3%門診內未張貼懸掛狂犬病防治知識宣傳圖畫、工作人員職責和工作制度。
1.5狂犬病疫苗及其被動免疫制劑以及注射器材的管理22.1%的門診診室或就近配有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
2討論
狂犬病是一種致死性疾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目前對犬類管理不規范,狂犬病疫苗市場不規范,暴露前免疫未能普及的情況下,加強對狂犬病暴露者的傷口處理,及時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有效的疫苗接種,是公認的最有效的預防狂犬病發生的3項措施。暴露后能否及時處置及處置是否規范是狂犬病預防控制的關鍵。部分狂犬病暴露者雖進行了暴露后預防處置,但如果處置不夠規范及時,仍可發病導致死亡。衛生部于2006年10月印發了《狂犬病暴露后處置工作規范(試行)》,中國CDC也于2007年12月印發《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操作指南》,為暴露后傷口處理和免疫制劑使用等操作做了規范指導。而犬傷門診則是狂犬病暴露后傷口處理和免疫制劑使用的主要場所,犬傷門診的規范設置,可為狂犬病暴露后有效的處置提供良好的客觀條件和保障。
紹興市的各縣區犬傷門診的設置不均衡,縣區間的差別較大。紹興市犬傷門診的硬件建設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這與陳奕、林君芬、周曉靜等人的研究一致。在傷口處置設施上除沖洗設施類型需逐步改善外,其他設施均還尚可。各縣區犬傷門診預防接種設施比較齊全,但仍有部分門診未配備接種臺、體重秤、時鐘、一次性注射器毀型器或安全盒等設施,尤其體重秤和時鐘的配備比例還較低。冷鏈設施方面的各犬傷門診還進一步完善,擺放溫度計等測溫設備。犬傷門診公用設施配備情況,多項設施配備率遠不足,在此方面還需加大力度提高。WHO提出倡議,實現2020年在全球消除人狂犬病的目標,這對于我國狂犬病防控工作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暴露后處理不及時、不規范以及被動免疫制劑的使用率低,是人狂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紹興市犬傷門診設置、硬件條件、醫務人員和管理制度等均存在不規范的地方,目前全國尚沒有詳細的犬傷門診設置規范或標準,只在工作規范中提及功能分區,但部分省出臺了相關的門診規范化建設文件。按照狂犬病疫苗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疫苗流通與預防接種條例,結合紹興市實際提出犬傷門診規范化建設建議:加強人員配備,完善人員結構;大多數門診的候診區和留觀區設備簡陋完善設施,充分利用好候診和留觀的時間對犬傷病人進行狂犬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張貼懸掛狂犬病防治知識宣傳圖畫、工作人員職責和工作制度;放置疫苗的冷藏室配備溫度測量計;配置體重計和時鐘等設備;加強硬件設施建設,配備電腦、打印機等設備。
作者:王建英見明智王吉玲黃朝暉方益榮單位:浙江省紹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