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學專業認證的回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華護理教育雜志》2014年第五期
隨著我國護理學專業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開展護理本科教育的院校已超過200所[7]。不斷增多的辦學主體與辦學規模,引起了政府和民眾對護理學專業高等教育質量與辦學特色的普遍關注,迫切需要通過教育標準與專業認證規范辦學資質,保證教育質量。2009年教育部與衛生部的《關于加強醫學教育工作,提高醫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將實施醫學相關專業認證,保證醫學教育教學質量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因此,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的要求,教育部高教司決定委托教育部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護理學教指委”)組織專家著手準備護理學專業認證試點工作。
1.1形成“專業規范”和研制“教育標準”,規范辦學質量教育認證是指由特定機構采用一整套認定的標準和程序對教育機構進行審核與評估的過程[8]。因此,制訂護理學的專業標準和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成為我國護理學專業認證的首要任務。受教育部委托,護理學教指委著手制訂了《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醫學本科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以下簡稱《標準》),并依據這一標準開展了護理學專業認證試點工作。2007年12月,護理學教指委制訂了統一的《護理學專業全日制本科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分區域對全國134所護理院校護理本科教育現狀進行了調查,同時結合各組區域報告,形成全國第1份《護理學專業全日制本科教育現狀調研報告》,在此報告的基礎上形成《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的討論稿,經過教指委委員們對《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草稿進行反復、細致的修訂后,形成《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簡稱“規范”)初稿。2008年在專家咨詢的基礎上形成《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簡稱“標準”)討論稿,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兩輪專家咨詢及兩次專家研討會,使《規范》、《標準》初稿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標準》包括畢業生基本要求與辦學標準兩大部分,其中畢業生基本要求包括思想道德與職業態度目標、知識目標及技能目標3項,共32個條目;辦學標準包括宗旨目標、教育計劃、學生成績評定、學生、教師、教育資源、教育評價、教學研究、管理行政、改革發展10項39個亞項,對于護理學專業培養目標與辦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均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在2010~2013年4年的認證試點工作中,《護理學本科專業規范》和《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護理學專業》已經用于指導認證工作,其適用性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
1.2以評促建,認證成效初顯2010年認證試點工作啟動以來,4年間共計有34所院校報名,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區域、不同層次兼顧的原則,有10所院校接受了護理學專業試點認證,分別是吉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徐州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湖北醫藥學院以及重慶醫科大學。認證工作主要依據《標準》及《規范》進行,各院校均對照《標準》及《規范》認真準備,尋找差距,對自身護理學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梳理和改進。在《標準》制訂中,從總體目標到辦學標準如教育計劃、教學方法等各項要求中,均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激發學生內心向學的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和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9]。被認證院校依據標準與認證工作的要求,逐步改變過去以教師、教材、教室為中心、單項傳授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以學生能力和發展為導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已經深入到了教學和管理的多個環節。通過改革,各院校均根據自身特點發展不同的人才教育理念,形成不同的育人格局,但都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護理學專業試點認證工作推動了各院校在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中的改革與完善。各試點院校均在廣泛征求用人單位、學生等利益方基礎上修訂了教學計劃,教師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授課中注重學生評判性思維與創新精神培養,開展案例式、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等教學形式。這些教學方法的改革,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聯系,使學生由接受式學習轉向探究式學習,提高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此外,認證工作還促進并完善了以能力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建設。各試點院校目前均采用多元化的綜合考核體系,課程評價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實習考核包括理論考試、操作考試、病例討論等內容。認證工作還強調必須重視護理學專業教育規律,各個院校均把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有機結合作為培養學生臨床實踐能力和個性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普遍制訂了教師臨床工作管理規定,擔任護理學基礎理論的教師參加臨床實踐已經成為考核教師教學能力的組成部分,“雙師型”的教師資格已成為各試點院校對教師培養的要求。《標準》并開始實施認證試點以來,各試點護理院校把接受認證作為推動專業內涵建設、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契機,如建立和完善教學督導組和教學委員會建設;實行教學計劃的修訂,合理計劃學時;建立健全精神科護理和社區護理的教學實習計劃,落實實習基地建設;完善各種教學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各種檔案資料等。認證試點工作轉變了護理學專業教學思想,推動了護理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與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同時也為今后的教學評估與正式認證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護理學專業認證的展望
國內外的護理學專業認證工作表明,科學的專業認證制度既能有效地保障專業教育發展的基本需求,又能調動專業教育院校的特色化和個性化發展的積極性,極大地推動了護理學專業教育的發展。因此,對我國護理學專業認證發展及展望如下。
2.1繼續推動護理學專業認證,促進護理學學科發展從學校層面,通過護理學專業認證,對護理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給予更多的重視,增強了支持力度,改善教學條件,促進學科發展的進程;學院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學科間交流與合作的潛力增加、范圍擴大;學院教育與科研硬件條件得到顯著改善,為教師提供了開展教學改革與科研更優質的平臺。其次,從學院自身層面,通過護理學專業認證,規范了專業教育過程,完善了教學管理制度,加強了護理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有利于突出護理學專業特色;提高教師的專業責任感,促進了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專業認證使國內同領域專家們對認證學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獲得專業認證機構的認證就意味著獲得了專業界的認可,也為專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競爭力。因此,在我國需要繼續大力推動護理學專業認證的工作,以促進護理學學科的發展。
2.2進一步完善護理學專業《標準》和《規范》護理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護理學專業教育質量至關重要,專業認證是保證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護理學教指委將根據試認證階段院校的反饋意見,組織專家進一步完善對《標準》和《規范》的修訂,使之更符合我國護理學專業的特點,譬如需要進一步完善關于中醫護理模塊的標準。同時,護理學教指委將加強與國外護理專業認證委員會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建立與國際化護理教育質量標準相互認可的專業認證體系,從而提高我國高等護理教育在國際護理教育中的地位。
2.3建立規范的專家隊伍,完善認證指南和認證流程高水平的穩定的專家隊伍是認證工作的基本保障。專家隊伍的建設需要定期組織專家培訓,及時了解認證的相關政策,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認證理論和方法。護理學教指委將進一步完善專家團隊的建設,并組織培訓工作,包括對認證專家的統一培訓、對專業認證標準規范解讀、自評報告及專業認證評估報告的內容及寫作要求等。借鑒國際認證標準,我國護理學認證標準也將進一步探討標準分級的問題,即將標準發展為基本標準和發展性標準。達到基本標準即符合專業認證的最基本要求;而認證發展性標準是包括教育改革、師資隊伍、管理制度、實踐教學等方面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每個院校可根據自身特點選擇達到一個或幾個的發展性標準,不斷促進護理學專業向更高標準發展。
作者:孫宏玉陳華單位:北京大學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