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藥學分析化學教學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資料與方法
1.教學方法。以《分析化學》(1)組織實施方案:實施計劃的過程并不是單純的分析檢測某個產品,而應該落實到知識點的掌握上,這一階段應堅持自主學習與相互協作的原則。在項目的整體實施過程中,讓學生切實的參與、相互討論交流。通過協作學習,學習者群體的思維與智慧就可以被整個群體共享,即整個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2)師生交流評價:項目結束后,每個小組提交一份檢測報告、對本組的工作成果進行自我評價、總結自己的收獲、分析自己的不足之處并給出自我評定,然后由教師進行講評總結。
2.教學評價方法。(1)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教學過程的認同情況。(2)理論考試成績比較:理論考試按照教考分離的方式,從學院試題庫中隨機抽取試題,兩組進行統一考試,統一標準。流水閱卷。比較兩組學生的平均成績。(3)操作技能考試成績比較:兩組學生通過抽簽決定考核項目,由2名教師嚴格按統一標準評分。
3.統計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問卷調查。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在課程結束后,統一發放,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170份,收回170份,有效回收率100%。結果見表1。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成績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前期與分析化學相關課程如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考試成績差異無顯著性(P>0.05)。在分析化學課程中采用項目教學法,實驗組的組理論、操作技能考試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三、討論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客觀的、貼近實際應用的若干項目為中心,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去完成任務,在項目完成的過程中,將相關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方式。分析化學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于一體的學科,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更具有明顯的優勢。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對教學過程的8項內容的認同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首先,項目教學法能實現書本知識實際操作的相互融合,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分析化學教學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其次,項目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有效溝通能力———團隊精神與協作能力、人際交往技能、個人責任感以及互動溝通技巧,加強合作學習;第三,項目教學改變了師生角色定位,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成為學生的導師和知識構建的促進者,學生從被動的受教育者成為主動學習者、知識構建的實踐者和團隊的協助者,項目化教學中師生角色的合理定位,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能更好地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實驗組的學生平均理論成績和操作技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這一結果說明在項目教學實施中,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自主學習,是一種體驗學習。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用心靈去感悟,用雙手去創造,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論知識,有利于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
四、結論
項目教學的“從做中學”是對傳統教學的突破,體現了現代教學的特征。在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發現,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項目教學法更能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加強協作意識,利于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從而真正實現現代社會對藥學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項目教學法值得推廣使用。
作者:石慧單位: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