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西醫結合治療胰腺炎的臨床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醫藥導報雜志》2015年第八期
1資料與方法
1.1治療方法
1.1.1對照組采用泮托拉唑鈉(天津藥業焦作有限公司),40mg溶于0.9%氯化鈉溶液100mL中靜脈滴注,2次/d,治療7d;同時給予生長抑素(益維寧,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3mg溶于0.9%氯化鈉溶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持續12h勻速靜脈滴注,治療7d。治療應注意維持患者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給予患者營養支持,抑制胰液分泌,維持胰外受損器官功能,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對于出現膽道梗阻或胰腺周圍滲出較多的患者行穿刺引流減壓。
1.1.2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中藥和灌腸治療,方藥組成:柴胡15g,白芍15g,生大黃30g(后下),黃芪15g,甘遂末0.5g(沖服),萊菔子15g,延胡索15g,桃仁10g,丹參10g,枳實10g,紅花10g,厚樸10g,姜半夏10g,代赭石20g,水煎服,1劑/d,3次/d。同時給予中藥胃管內灌注和保留灌腸,取煎液100mL由留置胃管注入,2次/d,取煎液100mL保留灌腸,2次/d,若用藥后患者大便次數過多,應適當減少保留灌腸的次數,采用中藥芒硝全腹外敷,以上方法治療10d。
1.2觀察指標(1)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2)血、尿淀粉酶的變化。
1.3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血清和尿淀粉酶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血清和尿淀粉酶下降但未達正常范圍。無效: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患者出現嚴重并發癥。
1.4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軟件SPSS11.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治療組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尿淀粉酶比較治療后兩組血、尿淀粉酶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治療后血、尿淀粉酶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急性重癥胰腺炎病情急且兇險,出現胰腺彌漫性出血及組織壞死,屬于瀑布樣發生,是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該病起病急且病情進展快,復雜多變,死亡率高。胰腺的損傷是由于異常激活的胰酶所致,同時異常激活的胰酶也激活網狀內皮系統,導致各種細胞因子和大量的內源性介質釋放,導致機體出現過度炎癥反應。急性重癥胰腺炎發病后會激發大量腹腔滲出液,導致腸麻痹和腹腔積液,毒性物質溶入血液中,從而誘發和加重全身性病理反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大量臨床實踐證實,約70%-80%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是由于酗酒、膽道疾病和暴飲暴食所引起,酗酒和暴飲暴食會導致大量的食糜和酒精進入十二指腸,通過刺激膽囊收縮素和促胰液素的釋放增加胰液分泌量,嚴重時導致肝胰壺腹括約肌痙攣和乳頭水腫,進而發病。臨床治療中泮托拉唑鈉的使用較為常見,生長抑素并未得到廣泛的應用。生長抑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生長激素的生長,使甲狀腺激素、胰島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得到促進,從而抑制胃酸分泌以及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的釋放,使胰腺的內外分泌和胃小腸以及膽囊的分泌減少,酶的活性降低后,保護了胰腺細胞。其主要機制是通過抑制胰酶分泌,使消化作用減少,減輕了胰腺、肝臟、腎臟等臟器的損傷,與泮托拉唑鈉的聯合使用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急性胰腺炎屬中醫學“胃痛”“脾心痛”“厥心痛”“腹痛”“脅痛”等范疇,病機主要為中焦濕熱蘊阻,氣滯血瘀,腑氣不通,不通則痛。多因飲食不節,膽道梗阻,蛔蟲上擾或精神刺激以及創傷等導致肝膽脾胃功能失調,疏泄不利,升降失和,而致氣機不暢,繼而氣滯血瘀,生濕蘊熱,導致有形之邪阻塞,出現脾胃濕熱或濕熱蘊結為主的證候。治療應以“六腑以通為用”“通則不痛”為理論指導。中醫藥治療該病在改善胰腺微循環,活血化瘀和清熱解毒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本研究中采用中藥治療本病,方中柴胡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白芍、桃仁、延胡索、丹參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代赭石、姜半夏降逆止嘔;萊菔子下氣除脹;甘遂末是劇瀉藥,具有“蕩滌胃腸、攻實祛瘀、瀉熱祛邪”的功效;枳實、厚樸行氣活血;紅花可改善血液瘀滯狀態,具有抑制炎癥反應的作用,對急性重癥胰腺炎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大黃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具有抑菌、抗內毒素、改善胰腺微循環和促進腸蠕動等藥理作用;芒硝具有利尿消腫、瀉下、抗炎等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清熱解毒、通腑瀉熱、利濕之功效。一方面起到減輕局部炎癥反應的作用,避免了重要器官發生功能障礙,另一方面可激活和恢復腸道功能,減少腸道細菌移位,降低了感染的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血、尿淀粉酶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1);治療組治療后血尿淀粉酶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臨床效果顯著,能加快血、尿淀粉酶的下降速度,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作者:徐采平郝德坤沈廣平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