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力資源市場探索簡政放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蘇州市吳江區人力資源市場自2012年由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合并以來,從平臺建設到功能提升,品牌打造到服務優化得到了全方位的深化。在簡政放權、戰略布局轉型背景下,吳江區人力資源市場大膽嘗試,勇于探索,銳意改革,以人力資源市場服務外包作為就業服務工作簡政放權的先行者,打造適應新形勢的“創新型、服務型、規范型”人力資源市場。
一、人力資源市場探索簡政放權的背景
一是頂層設計不斷推進。簡政放權作為深化改革的“馬前卒”,成為新政府頭等大事?!案嘁肷鐣Y本,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是其重要內涵之一。2013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強調“教育、就業、社保、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逐步加大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力度”;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凡屬事務性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政府購買服務在國家政策的強有力推進下,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逐步成為撬動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創新的新支點,提質提速的新手段。二是現實發展瓶頸制約。人力資源市場作為區內人力資源服務的主導平臺,受現實發展瓶頸的制約,對照“現代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戰略規劃顯得力不從心。一方面,隨著網絡招聘、獵頭服務、人事等多種招聘服務興起,傳統招聘手段遭遇沖擊;另一方面,公眾對就業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企業更加看重招聘服務的效果與質量。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亟待提速,服務質量亟需提升。三是市場配置比較優勢。人力資源市場承擔著求職登記、招聘面試,就業推薦、職業指導等服務,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同時是就業服務中非權力類業務,是適合市場承擔的業務。另一方面,實踐證明,長期以來就業部門作為人力資源市場服務的單一提供方,出現了效率低下,手段固化等弊端。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具有決定性作用,凡是適合市場承擔的服務都應還權于市場。因此,將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作為簡政放權的首個探索是順勢而為,也是發展現狀的必然選擇。
二、人力資源市場探索簡政放權的路徑
一是以雙輪驅動作為出路?!毒蜆I促進法》要求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供免費就業服務。為此,吳江區人力資源市場牢牢把握自身公益性屬性,以公益化和市場化雙輪驅動為思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一方面大力優化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招聘服務等公益性服務,創新供給方式,滿足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創新宣傳手段、載體平臺,同時針對某些高端招聘要求,提供增值服務,發揮市場活力。二是以創新載體作為突破。首先是創新宣傳載體。首次利用“百度網絡“”百度百科“”百度貼吧”,將區人力資源市場作為詞條加入,形成與“蘇州市吳江區人力資源網”兩網并行的模式;首次開設市場微信訂閱號,提供圖文并茂的就業資訊,實時更新的招聘信息;首次使用“呼叫中心”,對登記求職人員和目標受眾(近20萬人),全面進行電話通知和招聘信息發送;首次在吳江人氣論壇以及求職者QQ群、微信公眾號廣泛發送招聘活動消息;首次印制市場宣傳單頁,編輯出版《吳江區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報》,構建平面媒體與新興媒體相結合的宣傳平臺。其次是創新活動載體。借鑒“職來職往”等真人秀節目,舉行“有才你就來——全區首屆求職招聘秀活動”,吳江電視臺、吳越在線全程播放,并獲得吳江區第八屆人才服務月“創新創優”榮譽稱號。針對新形勢下企業招工難、留人難的困境,首開“吳江HR沙龍”,邀請頂級專家,現場講解,教授良方;面對技工人才長期缺乏的困境,舉辦“百家校企進吳江”活動,邀請100所大型職業院校與100家本土企業深度洽談,在用工儲備的季節為企業灑下及時雨。三是以規范管理作為保障。放權不是放任“,放”與“管”要相得益彰。2013年11月,人力資源市場將市場宣傳推廣、求職招聘服務等薄弱環節交由配置效率高的專業人力資源機構運作,以簽訂合同的方式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實行定期考核和第三方獨立機構評價機制。在定期考核上,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考核標準,從關鍵績效、響應性、有形性、服務性四個維度,入場求職人數、求職者評價、企業回訪、宣傳手段等九個項目開展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同時建立聯系制度和重大事宜提前協商制度等。
三、人力資源市場探索簡政放權的成效
一是服務數量提升。2014年,區人力資源市場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139場,較2013年同比增加51%;服務用人單位3352家,同比增加78%;提供就業崗位36333個,同比增加42%;16010名求職者通過市場實現就業,同比增加45%。在眾多招聘者中還不乏來自昆山、湖州甚至自浙江、上海的企業。2015年,將招聘場次由每周2次調整為3次,上半年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66場;服務用人單位2685家次,同比增加101.3%;提供就業崗位24960個,同比增加24.7%;10401名求職者通過市場實現就業,同比增加72.0%。二是服務質量優化。滿足多元化需求,招聘場次更豐富。針對不同需求,精心細化招聘專場,相繼開展了“失水漁民”專場、失業人員專場“、精英匯”大型招聘會、旅游專場、家政服務專場、普工技工專場、全國藍領巡回招聘會、營銷管理財會文秘專場、大潤發專場“、面向華東,萬寶攜300名企招聘會”等眾多具有鮮明行業或受眾特色的招聘會。滿足特殊節點需求,招聘服務更及時。針對8月份企業用工小高峰的特殊節點,以“最火八月、萬人就業”大型系列招聘會為主要服務內容,取得空前人氣;針對大學生畢業的求職高峰期,在6月下旬舉行“畢業季”大型招聘專場以及“吳江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講座暨參訪企業活動”;針對年初企業用工緊缺的可能,在12月初提前舉行跨年主題招聘會等。三是服務內容多元。在開展層次豐富的招聘會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身多元化的服務特色?!罢衅浮?。市場專業工作人員與企業充分對接,通過多種渠道找到合適的人員,并撰寫候選人推薦報告,送到企業再次面試,幫助企業以最短時間、最低成本滿足招聘要求。該項服務受到了企業的歡迎,今年為60家企業招聘500人?!邦A約招聘”。通過“呼叫中心”,尋求符合崗位需求的目標求職者,并預約至招聘現場,提高現場對接成功率。再有是“流動招聘”。搭建流動招聘攤位,定期外出,在流動人口集中的地區,發放市場宣傳單頁,接受咨詢,提供招聘信息,當場填寫求職登記表。
四、人力資源市場探索簡政放權的前瞻
目前,吳江區人力資源市場處在探索初步階段,下一步將從以下方面著力,進一步深化雙輪驅動格局。一是強化市場自身建設。一方面,要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部署,適應轉型升級的趨勢,以層次差異化和服務多樣化獲得競爭優勢,適時聚焦中高端企業和求職人員需求,不斷拓展多元化服務功能。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在區內五星級市場示范帶動作用,加強內部統籌;不斷擴大對外影響,使之成為在長三角地區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和信息交換平臺。二是建設購買服務長效機制。就全局而言,著眼未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對就業服務的期望,形成購買服務的長遠規劃,高效合理的資源配置和供給體系。就當前而言,建議按照“買什么、向誰買、如何買、買的值”四個關鍵性的問題,加快研究制定正式的、明確的規則和操作細則,以完善資金的保障、正式的規章制度,適當的激勵措施和懲罰措施,保障購買程序的規范化,減少合作過程中的隨意性。進一步細化監督評價體系、結果反饋體系,建立多維度科學合理的效果評價體系,注重評價結果的運用。三是培育民間中介組織。還權于市場,要不斷培育能夠承擔相應服務的社會組織或非營利組織。就目前吳江地區而言,能夠承擔公益性人力資源服務的民間組織數量甚少。一方面,要站在全區高度,逐步培育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規范有序、門類齊全、結構優化、覆蓋廣泛的現代社會組織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強市場監管,為各類社會組織、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營造公平的環境,給予成長的保障,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組織的自治功能。
作者:施衛娟 汪晏伊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勞動就業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