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在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調研與預測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這也對高職學生就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在高職課程設計中仍存在定位不清、教學方法單一問題。本文重點結合這些問題進行課程改革探究,以期提升高職生職業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其適應未來企業發展的需求。
隨著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調查與預測已然成為社會企業經濟管理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基于目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現狀與就業學生反饋的問題,需要重新對其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等進行改革與探索,以期能滿足高職類學生的職業化需求。
一、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研究現狀分析
目前關于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相關研究較多,為全面分析國內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研究成果,我們在知網中“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為主題關鍵詞進行共現網絡分析發現(如圖1所示),目前的研究重點集中在教學模式、教學改革等方面,下面重點從這兩個方面進行現狀分析。在教學模式方面,BridgesE(1999)研究發現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設計中實際企業案例分析會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參與精神;ChurchillGA(2001)利用企業實際調研項目深入課堂等形式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具體實踐調研中學會主動思考與積極探索精神。在教學方法上,VanBruggenGH(2002)等通過分組討論、分項目教學等形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真正實現“學有所獲”的目標。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方面,陳杰(2017)以市場調研與預測課程為例,重點研究高職類學生職業化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再定位與課堂教學組織實施等內容,為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提供了有益的探索[1]。在傳統教學方法革新方面,毛青松(2013)等,分別從項目化教學、情景模擬教學與“企業進課堂”等教學形式探討如何提升學生教學參與性與實踐能力,為其未來職業發展提供支撐作用[2]。另外,徐驍(2015)在其《基于胡格教學法在高職市場調查與預測的應用研究》中也嘗試探索采用胡格教學法來改善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質量,提升課程教學效果[3]。綜上所述,國內外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研究重點均基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共同為課程建設與改革貢獻力量。而本課題也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以提升高職學生的市場調研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以期為高職院校人才建設與課程改革提供建議與參考。
二、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問題分析
目前,在整體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學習反饋結果中發現,高職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與本科教學設計相近,無法貼合高職高專生學習實際進行教學,進而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明顯,具體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課程定位不清,無法結合高職生特點進行重點教學
目前的高職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在進行整理設計過程中,對理論描述與解釋部分偏多,忽視了高職生實踐動手能力強這一特性,過多側重于理論知識分析諸如“市場調查方法對比分析、市場調研活動策劃方案設計與市場預測方法分析等”,而真正需要重點讓學生參與的課程內容設計偏少,如“市場調研團隊組建與調查活動開展、市場實地調研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職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二)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職業導向不清與實踐動手能力較弱
教學方法中,目前更多延續傳統的講授法為主,單純以本科式教育取代高職高專教育,難以獲得高職生對課堂產生依賴,經常出現“老師講得歡、學生沒事干”的現象。以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依據麥克斯對2015、2016年《應屆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跟蹤評價報告》研究發現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的重要度為89%,但學生反饋的課程滿足度僅為75%。如圖2所示,整體上高職類學生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滿意度普遍偏低,基本有60%左右學生沒有不滿意;而且非常滿意的占少數,僅為10%-15%左右,這說明高職類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整體的教育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仍需持續進行教學診斷與改革。另外,在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方面,2013屆2014屆畢業生認為該課程需要改進地方在于實習與實踐環節不足,課程內容與企業社會需求脫節,需要強化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在課堂中的應用。
三、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探索
從以上課程的現狀研究分析發現,整體上“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普遍出現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陳舊,忽視項目教學方法實施。尤其對于高職生而言,越來越側重實踐化教學方式的實現,因而需要進行教學課程改革。
(一)堅持職業化課程定位導向,強化課程內容與未來職業需求間吻合度
1.重新進行課程定位,凸顯職業化、實踐化教學重點。課程設計中依托學生職業化需求為導向,在“三層三結合”教學模式下積極探索適合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教學模式,融合信息化教學手段,嘗試通過項目化教學、情景模擬化與校企合作共建等形式強化課程內容,深化課程實踐。如圖3所示,在對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進行需求調研過程中發現,高職高專學生普遍認為需要強化課程中的企業實踐與課程實習實訓,占到41%,比本科生高出0.25個百分點,而在理論講授方面少于本科生16%,而強調多樣化教學方法、增加課堂互動與案例教學方面與本科生接近。這充分說明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設計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2.強化技能大賽與校企融合思想,側重培養學生“實戰化”能力。課程建設中通過“以賽促教”形式增強高職學生的職業技能,鼓勵并指導學生廣泛參與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商業統計學會等主辦的“海峽兩岸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提高學生的組織、策劃、調查實施和數據處理與分析等專業實戰能力。另外,通過強化與學校周邊企業間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成為企業實訓基地,重點培養高職學生的服務意識、市場敏銳度與團隊協作精神。
(二)融合理實一體化與項目情景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依托“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即“教、學、做”為一體的情境教學方法,運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模式,使理論教學與實訓項目相融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一體化。依據該方法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創設相關情境并實施操作;另外,根據課堂教學效果,及時反思調整教學方案,改進教學行為,收集實施情境教學中的定性、定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從而提煉出創設情境的一般規律。最后,選擇有特征的學生,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觀察他們在實施情境教學中的變化情況,分析情境教學法對他們學習的影響,最終提升學生的職業化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杰.基于操作創新能力的《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J].現代交際,2017(03):34.
[2]毛青松.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核心課程標準制定問題的探討———以《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標準為例[J].中國商貿,2013(34):185.
[3]徐驍.實用性視閾下高職《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設計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07):384.
作者:陳孝強;趙紅;郝靜 單位: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