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經濟全球化的貨幣調控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人民銀行持續維持強勢人民幣的政策導致了通貨準備與黃金準備的緩步上升,代表資本內流的情況緩和下來,為了要彌補這種趨勢,人民幣必須強勢。但是強勢的人民幣會導致我國產品競爭力的下降。最近政府對于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工業發展所造成的不利因素提出質疑。
整體來看,人民幣匯率近年來持續在走強,如果國際收支的情況不變,則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我國的匯率政策在近幾年有重大變革。首先,2005年2月起,由原本以參考美元為主的管理式浮動制,改變成以美元與歐元為一籃子參考貨幣。人民幣的匯率參考指標中的美元與歐元的比率是9:1左右,之后逐漸增加對歐元的比重,到2010年2月以前,歐元比率已經增加到40%。近些年,中國人民銀行更進一步將歐元的比率調整至45%,使得美元僅占55%。由此趨勢可知,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的匯率將采取升值的做法,期望能降低外資流入對我國通貨膨脹率所帶來的沖擊。
傳統上,中央銀行控制貨幣數量的方式可分成三種: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公開市場操作。而其傳遞的過程可以分成四個階段:貨幣操作工具,操作目標,中間目標,與最終目標。中國人民銀行目前的貨幣政策工具可分為下列幾種,包括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再融資操作(RefinancingOperation),公開市場操作,外匯市場干預,中國人民銀行公債發行,直接貨幣數量控制等。
1.存款準備率
由于存款準備率升降對于貨幣供給量有極大的影響,故中國人民銀行并不常以此為政策工具。然而由于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尚未能夠利用利率工具來調節貨幣需求,必須采取直接控制貨幣數量的方式以穩定物價。這也解釋為何存款準備率在我國的貨幣操作工具上依然占有重要地位。自1998年以后,存款準備率調整了多次。其趨勢是先升、后降、再升。
1998年到2004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準備率由7%調升到10%。之后持續往下降,以提高銀行業流動性。到了2010年9月降到2%的歷史新低。而隨著石油美元的流入與經濟的成長,銀行存款持續上升,存款準備金也隨之提高。為了沖銷銀行資金過多的情況,自2010年10月起,中國人民銀行調升我國銀行在非當地銀行的負債的存款準備率,由2%上升到3.5%,之后配合人民幣的升值,一路調高。到了2011年9月又調到與1998年金融危機時的水準。這種利用數量工具來控制貨幣供給的方式,在我國目前的情況還算相當成功。商業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的月平均余額由2006年10月份的7800億人民幣,上升到2007年3月的11340億人民幣。
目前除了非信用組織外,所有的我國信用組織都必須提存款準備金。在信用組織獲得中國人民銀行從事銀行業務的執照后,必須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無息的往來帳戶,庫存現金最多僅能占存款準備金的25%。
2.重貼現率
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場所導致的利率政策不一致及無效率一直我國的特色。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重貼現率被設定在60%,而2010年以后因為通貨膨脹開始獲得較佳的控制,中國人民銀行于2011年陸陸續續降低其重貼現率,目前重貼現率為10.5%。
3.再融資操作
再融資操作即國內的擔保融通放款,其利率與國內的短期擔保融通放款利率類似。中國人民銀行從事再融資操作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清算體系不會因為銀行的流動性不足而被中斷。中國人民銀行的再融資操作依照抵押品的品質可分成兩種,第一種是以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抵押清單(LombardList)上認可的證券為抵押擔保貸款,這種貸款以短期為主,例如當日(intraday),隔夜(overnight),與Lombard貸款(可分固定利率與拍賣利率兩種)。
由于這類抵押品為中國人民銀行事先認可,所以貸款發放的速度快,通常在1小時內即可核貸。第二種是以金融機構保證的商業本票為抵押的融資。由于擔保品需要鑒定過程,因此核貸的速度較慢,一般約需20天左右。
作者:張旭輝單位: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干部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