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經濟下企業體育文化的闡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企業體育文化的功能
1.1企業體育文化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人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在人的素質中,健康素質又是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物質載體。因此,人的健康素質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企業員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和主力軍,企業開展的職工體育健身活動,是1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途徑。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勞動者的體力和適應能力,預防疾病,提高出勤率;可以使勞動者體力充沛,精力集中,延緩疲勞,提高勞動效率;可以減少勞動者疾病、工傷等醫療費用支出[3]。可見企業體育文化建設既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又能反映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1.2培養職工良好的人格魅力、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
企業體育文化建設通過宣傳/更快、更高、更強0的體育精神激勵著人們在公平、公正原則下頑強拼搏,實現自我超越和人格的升華,激勵著每1個人、每1個企業去努力競爭、奮斗,獲取最大的發展。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培養職工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企業體育文化,有效地融入企業的理想信念、行動目標、規章制度和精神實質,形成無形的巨大感召力,促進企業朝著既定目標前進[4]。恒大地產集團公司和東莞順豐快遞有限公司都非常注重企業體育文化建設。
1.3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當今社會,各種媒體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其傳播的各種信息也是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社會上黃、賭、毒等嚴重泛濫,有的年輕員工容易受到金錢或者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容易造成家庭和社會不穩定因素的產生。企業體育協會可以為廣大職工及家屬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開展的體育活動更是充滿活力、富有趣味,能滿足職工及家屬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能吸引他們投入到體育運動中來,倡導了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1.4促進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體育文化的功能是伴隨著社會進步的需要而逐漸完善起來的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還會衍生新的經濟功能。例如企業體育文化建設有利于企業樹立品牌的健康形象、以及品牌的宣傳和推廣,促進產品銷售、增大收益。就是這樣一種衍生的新功能體育經濟功能的發揮,不僅推動了體育運動的發展,而且也促進了整個經濟的發展。體育經濟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我國體育運動的發展也遠遠超過了它原有的屬性,已漸漸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載體,體育精神注入了企業文化,企業的發展搭上了體育這列快車,雙方的結合相得益彰/體育搭臺、經貿唱戲0已悄然興起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興起,體育消費成為熱點,體育產業也成為了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5]。
2制約企業體育文化發展的因素
2.1企業體育文化缺失
企業的管理理念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企業的體育文化培育更是如此。當前我國許多企業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缺乏人文關懷,不重視員工參與體育鍛煉的權利和健康的需求。只顧企業的成本控制和短期利潤,企業體育文化的長期效益遭到冷落。理念的落后不僅表現在企業家對于企業體育文化培育的重視上,也體現在企業員工對于體育運動重要性的認識上和參與度上。
2.2體育文化管理制度欠缺
5制度經濟學6反復強調制度對于經濟社會的重要性,對于企業來說,進行制度設計同樣重要。很多企業的體育文化之所以長期得不到發展,就是由于企業在制定發展規劃過程中,往往忽略了長期培育企業體育文化的長效機制。在接受調研的40家企業中,只有4家企業有涉及到培育體育文化的規章制度,只占到10%的比例,大多數企業領導人認為平時開展體育活動只是為了玩玩,沒有什么針對性,也沒有開展針對性的研究[6]。可以看出,企業體育文化的培育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這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
2.3體育人才缺乏、體育組織不完善
筆者就目前大型企業的行業體協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調查時發現,體育人才嚴重缺乏、體育組織不完善。行業體協的人員定編不是根據市場經濟規律來定位的,而是根據行政領導的意愿設置。這嚴重違反了現代體育發展規律和市場需求規律。沒有健全的體育組織網絡和足夠的體育專職人員,體育活動的何以開展?
2.4體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現代社會是一個講究效益的社會,任何1項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有經費的保障。對于很多企業來說,他們所看重的是經濟效益,如果開展體育活動、培育體育文化不能帶來顯著的效益,就會減少開展體育活動的投入。然而,體育文化的培育往往不能帶來明顯的經濟利益,這是一種軟實力,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體現。曾經為中國體育做出巨大貢獻的各個行業體協體育文化發展資金來源都是依靠其所屬部、集團總公司的財經撥款。據調查市場經濟條件下制約各行業體協發展的首要因素就是體育經費投入不足,其次是體育場地與運動設施嚴重不足。這樣就無法保證企業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無法培養企業的體育文化,使企業缺乏軟實力。
3培育企業體育文化路徑選擇
3.1轉變觀念、弘揚企業體育文化
企業應該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0的核心理念,關心員工及其家屬的健康權,開展促進身心健康為核心的各項體育活動,將企業體育文化與員工的體育需求結合起來。企業價值觀的整合與確定必須綜合考慮員工、股東以及社會的要求,要正確、明晰、科學,要體現企業的宗旨、管理戰略和發展方向。企業要充分利用一切宣傳媒體和輿論工具,創造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宣傳企業形象、企業理念等。培育員工努力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和企業的凝聚力。
3.2建立相應規章制度,強化體育文化魅力
企業體育文化建設必須要有詳細、完善的規章制度和措施,只有制度保障,才能防止變成空洞的說教和領導的改變而隨著變化。要建立和完善各種制度,尤其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與之相配套,這對于塑造和實現企業價位觀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企業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員工的需求,從宏觀上加強政策導向、協調與服務職能;在管理職責上/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0;在運行機制上,突出制度創新,形成完善的體育管理運行機制,保證企業體育行為的科學透明、協調一致和高效運行;建立完善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決策程序,增強透明度和員工及其家屬參與度。微觀上要制定職工體育發展目標、規劃和年度計劃,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經過不斷整章建制,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這樣才能促進企業體育文化有序發展。
3.3注重體育骨干的培育、完善體育組織網絡
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企業員工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政府應逐步建立/事、企業單位主導的、行政垂直管理的行業體育與職工居住地自治管理的社區體育協調發展的體育模式0推動群眾體育的開展。各企業圍繞自身的特點,建立以企業體協(工會)為主導,各基層單位、車間、班組構成的比較完備、面向職工及家屬、為企業跨越式發展服務的多元化體育服務的網絡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帶動群眾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促進企業體育文化健康發展。
3.4加大體育文化建設投入
企業要加大人、財、物的投入,確保企業體育文化培育取得實效。現代企業要充分認識到企業體育文化的重要性,企業體育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對企業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因此,企業既要引進高水平體育人才,又要對企業內部體育設施投入足夠的資金,保障企業員工有足夠的體育活動場所和運動設施來開展體育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還要設立專門資金以保障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4結語
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軟實力的企業體育文化,對企業的發展壯大有著極大的推進作用,現代企業應該建立/以人為本、關注員工身心健康0理念和體育文化發展長效機制,確保企業體育文化成為企業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劉次琴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