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職教學的特點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職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國家經濟發展也對高職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教育一直以服務區域和地方行業發展為導向,以提高高職學生綜合質量為手段,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不斷創新教學模式,適應社會對高職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2000年印發的《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應在具備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根據《意見》中的定義,高職教育和傳統高等教育是兩種不同的高等教育類型,高職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第一線工作崗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從高職人才培養方案來看,學生應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具備一門專業技能從事某種崗位或工作,能夠熟練掌握實操技能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因此,在高職課程的教學模式運用上,主要以知識的掌握與應用為目的,突出帶有職業化特征的技能訓練,同時遵循專業基礎知識“有用、夠用”的原則,注重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1、高職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目標我國高職市場營銷課程開設時間與本科等層次相近,雖然高職教育與本科等層次培養目標不同,但市場營銷課程開設存在著趨同的勢頭,具體表現為相似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理念以及教材等。而區別可能僅停留在教授的內容少一點,淺一點,考試簡單一點,儼然成為本科等層次市場營銷課程的簡化版,難以體現應有的“高職”特征。根據上述的《意見》以及產學研部門的基本共識,高職市場營銷課程著重培養應用型營銷人才。所謂的應用型營銷人才,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目標中就是要為用人單位培養掌握市場營銷第一線必備的知識和技能,適合第一線崗位的學生。這與本科等層次以培養掌握市場營銷所需的高級理論進而從事高層市場營銷管理工作的教學目標存在很大的差距。
2、滿足高職學生培養的需要高職教育屬于專科層次,學生錄取分數偏低,普遍存在缺乏自信心,文化理論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點。傳統的“被動填鴨式”教學模式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已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探索新的符合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成為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新的教學模式應能激發和利用學生對知識的興趣,把被動的灌輸變成主動的學習,并能在將理論聯系實際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培養學生在第一線工作崗位熟練解決問題的能力。
3、適應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我國市場經濟日益發展,市場營銷領域的變化令人應接不暇,新的營銷理論、手段以及技術不斷出現,高職市場營銷的教學模式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與時俱進,讓市場營銷教學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相互融合。市場營銷課程有很強的實踐特征和時代特征,是市場營銷活動的總結,又反過來指導市場營銷活動。而高職市場營銷教材編寫、更新相對滯后,教材內容無法呈現最新的市場營銷知識,加上學校屬于封閉空間,學生在校期間也不能置身于真實的市場環境中體驗市場營銷,市場營銷教學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收獲基礎理論的同時,了解適合第一線崗位的市場營銷知識以及當今市場營銷發展的趨勢,從而進一步鞏固所學到的知識,是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需要回答的問題。
三、當前高職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學模式仍占主導地位,脫離實踐教學現象突出由于高職院校可利用的教學資源相對有限,市場營銷課程教學過程將教學內容程序化,借助課本,粉筆,幻燈片等教具進行“灌輸”授課,缺乏互動,教師常常“一言堂”的方式結束整節課,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較大壓制,于是出現了教師教理論、學生學理論這樣不利于高職學生培養的傳統教學模式。從市場營銷本質來看,市場營銷理論與其實踐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理論指導實踐的同時,實踐還反過來對理論進行更全面的完善。目前用人單位越來越重視員工的實際運作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市場營銷實踐能力往往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關鍵指標,教師必須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觀念,增加實踐教學在整體教學中的比重,使其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中扮演主要角色,不再成為輔助性的教學手段。毫無疑問,實踐教學能讓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拓展其理論的基礎上多掌握些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2、缺少市場營銷實訓場地要想讓高職學生具備從事市場營銷第一線崗位的職業能力,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很難實現的,必須建立校內或校外的市場營銷實訓場地,積極探索工作與學習結合的教學模式。從當前來看,高職院校對市場營銷實訓場地的建設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即便是有開設市場營銷專業的學校也并不能滿足教學對實訓場地的需求。學生缺少接近真實市場營銷環境的平臺,只能得到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難以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不可能獲得符合第一線崗位需求的實踐能力。
3、雙師型市場營銷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由于市場營銷課程的特殊性質,授課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從事市場營銷實戰的經驗,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雙師型教師,而這類教師在高職院校中較為稀缺。在高職院校講授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師中,年輕教師所占比重較大,他們普遍缺乏一線市場營銷工作經驗,通過企業頂崗掛職提升自身閱歷的渠道少,導致無論是講授理論知識還是課本上的案例,都缺乏時代氣息,課程內容早已脫離快速發展的營銷環境,學生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滿足。
四、高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
1、提升實踐教學地位,使其成為支柱型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通過模擬演練、案例分析、真實體驗等方式,以親身經歷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掌握市場營銷的實戰技能。(1)模擬演練。模擬演練是教師在課堂上打造一個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市場營銷虛擬環境,使學生對所學的營銷理論知識形成系統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虛擬環境中,學生可以分為數個模擬小組,可以扮演商業環境中的不同角色,模擬在不同角色的思想、行為及需求情況下,完成某個市場營銷任務的過程。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教師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對模擬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點評。(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以案例作為教學工具,通過引導學生對市場營銷事件進行客觀分析和討論,對案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教學模式。這種起源于哈佛大學的教學模式,案例來自時代特征強的市場營銷實踐,并經過精心的加工處理,使之符合教學培養目標。案例分析將理論知識和案例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通過案例描述的實踐場景鞏固和加深了對抽象理論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也有利于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由于案例分析答案的多元化,教師通過針對性的案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3)真實體驗。所謂的真實體驗是指將學生安排在校外真實的市場營銷環境體驗相關崗位,鍛煉學生營銷技能的教學模式。為了培養能勝任第一線營銷崗位的學生,高職市場營銷課程應該具備真實體驗環節,在每一門市場營銷課程中安排一定的真實體驗課時非常重要。市場營銷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勝任用人單位的各類市場營銷崗位,所以真實體驗的內容可以是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宣傳等方面,教師在真實體驗過程中應關注學生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給予指導。
2、加大市場營銷校內外實訓場地建設力度(1)校內實訓場地。校內實訓場地可以讓教師低成本安排市場營銷實踐活動,方便對實踐過程進行把控和管理,實訓地點可以選擇校內的學生商業街或宿舍區的一樓架空層。實訓內容可以是經營面向師生的產品和服務的店鋪,引導學生將市場環境分析、消費者分析并結合4Ps營銷組合等營銷理論運用到店鋪的日常經營中去,并與校園內同類型店鋪進行競爭,讓學生充分體會激烈的市場競爭。(2)校外實訓場地。通過與相關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立廣泛合作型實訓基地,即學生可以在企業內進行各種類型的實訓活動,覆蓋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各環節。在建立校外實訓場地過程中,要注意企業為了客戶資料和商業資源的保密,不讓學生這樣的“外人”接觸相關工作,實訓過程淪為打雜,實訓的意義大幅降低。同時,校外實訓基地也是培養雙師型市場營銷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平臺。教師可利用帶領學生實訓的機會與企業的管理人員交流,甚至獨立承擔企業小型的營銷項目,借以豐富實踐經驗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
作者:莫丁銘 單位: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