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英語教課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市場對畢業生知識和技能的反饋
為準確把握就業市場對英語專業畢業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需求情況,筆者于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間,對河北省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從調查情況看,我省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最主要的就業去向依次為:私營企業(50.83%),中小學(20.83%),政府及行政機關(6.67%),合資企業(6.67%)。其他企業單位占比均低于5%。畢業生所從事的崗位中,除掉與英語無關的崗位,占比最高的是教育行業,占26.67%,其次是對外貿易,占25.83%。其他行業均低于5%。
從調查結果看,被調查者現在所從事崗位對專業技能類課程、專業知識類課程和相關專業知識類課程的需求呈現高度集中。具體情況如下:被調查者所從事崗位對專業技能類課程的需求度普遍較高,其中口語75%,聽力64%,其他專業技能課程也在30%以上;被調查者所從事崗位對相關專業知識類課程的需求度也相對較高,其中商務英語高達61%,外貿函電50%,教學法33%,文秘英語27%,其他相關專業知識13%;被調查者所從事崗位對專業知識類課程的需求度普遍較低,最高為跨文化交際25%,詞匯學23%,其他均低于20%。
在實際工作中,畢業生普遍反映,在校期間所學習課程的應用性、實用性有所欠缺,技能型能力培養不足。比較典型的有:聽說能力偏低,寫作能力較差,教學技能、商務交往能力不足以滿足工作要求,上崗后需要較長時間的培養方能勝任工作等。
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路和做法
1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與教學管理部門密切溝通,取得教學管理部門的支持,確保《大綱》所規定的學時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從當前情況看,《大綱》規定的學時無法保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總學時數限制,和公共課所占學時過多。據了解,有些學校已經在這兩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如首都師范大學英語(師范類)專業的總學時數高達3006學時,還有些學校在總學時數無法突破的情況下,專門針對英語專業調減或靈活處理了公共課的學時數。上述兩種方式都較好地解決了專業課課時限制的問題,確保了《大綱》內規定的課程都能按要求順利開出。
2對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學生基礎扎實的老牌本科院校,在無法擴大專業課總學時量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平衡專業技能課、專業知識課和相關專業知識課三種課程類型之間的關系,切不可認為專業技能課多縮減一些學時問題不大,學生可以通過自修等方式加以彌補。專業技能是英語專業學生學習后續專業知識課的基礎,也是其今后求職就業的核心能力。
3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英語專業,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語專業,如無法擴大專業課總學時量,則應在充分明確學校和專業定位的基礎上,按照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設置有自我特色的課程體系。
針對高校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已經在多所學校開始起步,但是必須承認,要使其最大程度地滿足就業市場需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明確學校和專業特色,是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核心和方向。
作者:申玉革陳衛安單位:邢臺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