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卓越服裝設計師市場需求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09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一些藝術院校也開始嘗試“卓越設計師”的教育培養工作。服裝設計專業是一個工學和藝術學相交叉的學科,卓越服裝設計師的培養如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及作為一級學科藝術設計門類下的服裝設計專業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制定自己的培養目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自2010年起,一些藝術院校的設計專業開始了“卓越設計師”培養工作。早在2003年,東華大學服裝學院劉曉剛教授就創立了“立足行業需求,培養卓越服裝設計師”的精品教學體系,提出人才培養效果應由企業來檢驗。武漢紡織大學在2010年下半年也開始試點,首批確定了4個不同專業的“卓越班”,其中包括“卓越服裝設計師”班,采用“3+1”教學模式,即在學校學習3年,在企業實習1年。2013年,浙江紅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華捐贈400萬元設立“紅袖教育基金”,用于浙江理工大學“卓越服裝設計師”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校企雙方形成一個共識:服裝設計是一門實用藝術,必須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企業需要有經驗的設計師,學生的設計要滿足企業的需求。2012年3月,國內最大的民辦本科服裝院?!鞣b學院,在2011級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本科生中挑選38名學生組成卓越服裝設計師班(以下簡稱卓越班),邀請校外設計師、服裝企業工作人員及學校優秀教職工組成教學隊伍,進行卓越班教學試點工作,至2015年,這一屆卓越班的教學已進入尾聲。江西服裝學院2011級卓越班作為一個試點班,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研究這些問題將對今后的教學產生積極的作用。同時,調研市場對服裝人才的需求情況,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進行系統的“卓越服裝設計師”培養與市場需求相關性的實證研究,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更好地做好“卓越服裝設計師”培養工作。
二、研究方法
1.個案分析對服裝產業集群所在地福建石獅市的服裝企業———某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公司)進行用工分析。2.抽樣統計法對來校招聘的服裝企業進行用工分析,調查服裝人才需求狀況。3.問卷調查法采用定量研究的統計調查法,分別對卓越班和普通班進行企業對卓越班實習滿意度分析和學生對實習滿意度分析,以檢測學生的崗位期望值是否與企業對設計人才的需求具有擬合度,同時檢測卓越服裝設計師的培養目標是否得到落實。4.訪談法訪談分三個階段進行:前期訪談對象為卓越班的授課教師、院系負責人,了解卓越班的培養計劃、培養目標;中期訪談對象為卓越班的學生,主要調查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后期走訪企業,了解企業對卓越班學生的滿意度,并與普通班學生對比。同時,了解學生在畢業和實習階段遇到的困難,以及對卓越班教學的改進意見。
三、數據收集與分析
1.設計崗位的優勢2014年暑期,筆者參加了學院組織的下企業實習培訓,前往福建石獅市某公司進行為期35天的實習。石獅是全國有名的休閑服飾城,這里服裝企業云集,招工廣告隨處可見。某公司作為一家大型服裝企業(同時是我校合作多年的訂單培養企業),其用工狀況、薪酬待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表1為某公司2014年的招工廣告。表1基本體現了2014年石獅市服裝企業各工種的招聘要求和薪資水平。從中可以看出:(1)各工種的起薪差別不大;(2)技術含量高、勞動強度大的車工、電熨工工資較高,知識含量高、專業度高的設計師、版型師及生產管理人員的工資較高;(3)工資的彈性較大,充分體現了績效的原則。在與該公司人事經理、員工的訪談中了解到,一般服裝企業用工量最大的工種是車工和電熨工,誰介紹這兩個工種的熟練工人給企業,企業會給500元的獎勵。公司一般不會安排學生到企業的車工崗位實習。車工崗位以記件來算工資,同樣在車間工作1個月,剛畢業的學生拿到的工資不及熟練工人的三分之一。同時,車工崗位的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會讓剛走出校園的學生難以承受。到該公司工作的江西服裝學院的學生最青睞的是設計工作,因為設計工作相對體面、清閑,似乎最能體現知識的價值;另外,設計師的工資也較高。
2.學生期望的崗位(1)用人單位校園招聘崗位分析。2011年4月,江西服裝學院經教育部批準獲得本科辦學資格,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目前在校人數逾萬人,每年畢業的服裝設計相關專業學生3000人左右,被譽為“服裝人才超市”。一些全國知名的服裝企業每年都到該校招聘員工。根據學院就業辦提供的數據,2014年招聘月到校招聘的319家企業共提供崗位8700余個。在11月12、13、21、24日這4天有45家企業到校招聘,包括凌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上海杰帝梵服飾有限公司、山東江辰時裝有限公司、森馬服飾江西分公司、海瀾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提供的1662個崗位如表2所示。從招聘的崗位情況來看:(1)銷售業務的崗位比例最高。一方面,庫存壓力一直是眾多服裝企業頭痛的問題,銷售的業績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另一方面,銷售員工的流動性大,崗位需求量也大。石獅市紡織服裝協會201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在服裝企業工作超過1年的比例在29%左右。(2)儲備干部的崗位比例處于第二位。儲備干部是企業管理人才的后備力量,通過系列的培訓和工作經驗的積累,他們將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3)服裝設計類崗位是大學生最希望獲得的崗位,但是企業的需求量有限,這就造成學校培養的服裝設計人才過剩的問題。學院就業辦在挑選來校招聘單位時,除了知名企業外,能否提供設計崗位成為能夠入校參加招聘的門檻之一。(4)生產管理崗位和技術崗位需求量較少,因為這些崗位需要工作經驗的積累,還可以從儲備干部中調配。許多企業在培養版師、樣衣師、工藝師時,都會挑選有工藝基礎的員工,很少從剛畢業的學生中挑選。一名大學本科生4年學習時間中,工藝學習與車間實踐的時間之和可能不到一名車工一個月的工作時間。據了解,一名車工一個月在生產線上的工作時間一般為250~300小時。(2)卓越班學生對崗位的期望分析。在組織卓越班學生到企業參加實習前,對學生的崗位期望作了調研(見表3),并以此作為實習工作崗位安排的重要依據。調研顯示,卓越班學生經過在校的學習,希望在專業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有60.5%的學生希望從事設計工作,有18.3%的學生希望從事技術工作,主要是打版工作,也包括質檢、企劃等帶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設計與打版被認為是卓越服裝設計師培養的兩大核心技能。(3)專科班學生對崗位的期望分析。學院目前還是以??平逃秊橹?,筆者抽取一個專科班,對46名學生的崗位期望進行調研,要求學生選擇最期望從事的工作,并闡明理由。調研結果如表4所示。調研顯示,對服裝設計崗位的需求仍然占四分之一以上。作為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將服裝設計崗位作為首選是一種普遍現象。銷售業務、儲備干部崗位的需求都約占總需求的五分之二,這兩種崗位的招聘門檻不高,技術含量也較低??梢?,這部分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能力不夠自信。(4)卓越班與專科班學生對崗位期望的對比分析。服裝設計崗位是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首選,但是設計崗位的要求較高,在學校進行招聘的服裝企業有的對設計崗位提出本科及以上學歷要求,不大樂意接受專科生。此外,企業一般還要求學生有3~5年設計師助理的工作經歷。卓越班學生對技術崗位與設計崗位期望的比例超過大專班學生,表明卓越班學生在專業學習上還是超過大專班學生,至少卓越班學生比較自信。
3.在設計崗位的實習(1)學生參與的邊緣性。江西服裝學院對于第一屆卓越班的學生寄予厚望,也希望每一名實習學生都能夠安排在設計崗位上。這樣的想法給帶隊教師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實際上企業招聘的設計崗位并不多,有些還需要一些門檻,對沒有工藝崗位經歷的實習學生,他們并不歡迎。企業即使安排實習學生在設計部門工作,也是做一些與設計相關度不大的工作,或者企業設計總監根本無暇顧及到實習學生,實習學生在企業處于一種放養狀態。一旦實習學生感覺在工作中被邊緣化,認為實習學不到想要的知識時,實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2)企業對卓越班學生的滿意度分析。學院對卓越班采用“3+1”的教學模式,即在企業實習1年。這些實習學生被集中安排在福建石獅市,并由學院設立在石獅市的設計研究院統一管理。設計研究院既是學校設立的獨立設計研發中心,也是一個實習基地。設計研究院對22家學生實習單位發出22份問卷調查,收回19份。問卷就企業關心的學生五大能力,即動手能力、適應能力、工作態度、學習能力及培養潛力,請企業在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中選一項,并就下一屆學生的實習提出建議。企業對卓越班學生的實習滿意度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企業對實習學生的學習能力滿意度最高,但對他們的工作態度與培養潛力稍有微詞。作為傳統制造產業的服裝行業,對大多數崗位的技術要求并不高,更多要求員工的耐心與熟練度。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但工作懈怠現象屢見不鮮,在實習過程中,他們有很多的抱怨,還有學生要求實習帶隊教師更換實習單位。學生不能踏實地在企業工作,自然企業認為學生培養潛力不夠。頻繁跳槽是企業對大部分大學畢業生的第一印象。(3)學生對實習的認可度分析。卓越班在1年的實習結束后,就學生關心的實習時間、實習內容、對企業態度、實習效率、實習評估五個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期對實習工作進行總結。學生對實習的認可度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學生對“3+1”教學模式中實習環節的滿意度很高,其中,實習效率認可度最高。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迫切需要得到市場的檢驗,也需要在企業實習中學到更多的實踐知識。同時,學生認為企業對學生的實習不夠重視,對企業急功近利的處事方式不滿,反映在學生對企業的認可度不高上。實習評估標準一刀切的方式也使學生感到不滿,故學生對實習評估認可度不高。
四、一些思考
1.學生到企業實習不能像普工那樣僅做一名操作工企業實習是卓越工程師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肯定實習的效率和必要性,但實習內容與工作方式還應該同普通工人有所差別。企業安排實習學生在流水線上工作的時間過長,或是安排一些臨時性的打雜工作,這些專業技能不足的工作對實習沒有太大的意義。如果招聘單位以對待普工的態度來安排學生以彌補用工的不足,或是抱著廉價用工的心理,就不能只是指責學生工作不夠踏實了。企業招聘儲備干部,不能哪個崗位需要員工就讓誰臨時頂上去。企業說培養一個人不容易,也應該問一下自己是否真正給予學生成長的環境?,F在比較認可的是以輪崗的形式實習,讓學生在熟悉企業的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2.卓越服裝設計師的培養不能只強調服裝藝術設計,應在“大服裝”概念下拓寬就業渠道我國的服裝教育以前一直強調服裝藝術設計,由于專業偏窄,不要說本科生,就是研究生,在解決專業問題時也顯得力不從心。服裝設計只是服裝企業的一個部門,企業能提供的崗位數有限,服裝設計專業的課程不能僅圍繞設計這一專題開設。在強調創新驅動時,設計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銷售渠道的創新以及生產、科技創新也會在服裝行業產生巨大的效益。所以服裝設計專業應該培養具備服裝專業基本理論、服裝設計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能從事服裝產品設計、開發、生產、管理、營銷策劃、教育研究及宣傳評論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
3.人才培養應該因材施教,各院校應體現差別化目前,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在中國眾多高校中開設,既有清華大學、東華大學等以工科類為主的大學,也有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藝術類院校,還有像江西服裝學院、陜西服裝工程學院等民辦??圃盒!R恍┰O有服裝專業的地方本科院校為了顯示其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性,總是拿“985”“211”大學做標桿,在制定專業發展規劃時擺脫不了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思路,所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措施常常顯得蒼白無力。而一些設有服裝專業的高職院校也總是拿地方本科院校做標桿,在制定專業發展規劃時總想擺脫職業教育的形象,使得職業教育特色與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所以,各類學校應在辦學上體現出各自的特色。
4.在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時更應強調學生的職業素養與學習能力很多時候,學生、家長都認為職業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工人,這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主動性,忽視綜合素質培養。更不可取的是,他們對企業缺乏忠誠度,不能踏實工作而頻繁跳槽。2013年,教育部、中國工程院關于印發《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用標準》的通知,在本科工程人才培養通用標準的第一條規定: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追求卓越的態度、愛國敬業和艱苦奮斗精神、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較好的人文素養[1]。企業相關人員在參加卓越班教學總結時提到,實習學生的工作態度是企業最為看重的。服裝企業的大部分工種難度并不高,只要有師傅的指導,上手很快。因此,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比學到一技之長更重要。
作者:廖江波 單位:東華大學 紡織學院 江西服裝學院 服裝設計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