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漢語文化教學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成為對外漢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但是對于文化中的一些敏感問題,很多老師采取的是盡量避免的態(tài)度,但如果一直采取逃避的態(tài)度或處理不當?shù)脑挘蜁由钔鈬藢χ袊恼`會,甚至會有抵觸情緒的產(chǎn)生。本文將探討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中具體涉及到哪些敏感問題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敏感問題。
關鍵詞:
對外漢語文化教學;敏感問題;應對策略
一.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中敏感問題的分類
敏感問題大多數(shù)是由文化沖突引起的,一般來說,“文化沖突指不同形態(tài)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間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過程?!盵1]對于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中的敏感問題,大多數(shù)學者將其分為生活中的敏感問題以及國情、國際關系方面的敏感問題。[2]其中,生活方面的敏感問題較為常見,也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
1.生活中的敏感問題。生活中的敏感問題主要是由于漢語學習者的母語文化與漢文化之間巨大的差異。[3]外國人剛來中國時,由于對中國文化的不了解以及不適應,就會有一系列敏感問題的出現(xiàn)。例如中國人在剛認識一位陌生人時,會習慣性地問對方的年齡、工作、家庭住址等,以便更快地了解一個人,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同時也會顯示對對方的關心。但是外國人對這些問題卻很敏感,視此為大忌。對于非常重視個人隱私的外國人來說,這些問題會讓他們覺得非常不舒服,甚至會對你產(chǎn)生一些敵意,但事實上這只是中國人的一個習慣。如果老師不對此加以解釋的話,就會使他們的誤解越來越深。
2.國情和國際關系方面的敏感問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國情和和西方國家大不相同,并且更為復雜。并且由于種種歷史和現(xiàn)實原因,西方國家對于中國的一些報道也并不全面,甚至會故意扭曲事實,這就導致很多外國民眾并不真正了解中國,他們對中國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改革開放前的貧窮、保守、愚昧,對中國有許多偏見。很多外國人到中國來學習漢語就是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正在不斷崛起的國家,真正走進中國。那么,在對外漢語課堂上,學生有可能就會提問一些涉及到中國國情或國際關系方面的敏感問題,例如:臺灣到底屬不屬于中國;釣魚島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中美現(xiàn)在關系怎么樣等等。對于這些敏感問題,老師如果一味逃避或者回答不當,無疑會損害國家的利益和政治形象。所以對外漢語教師需要給予這些問題足夠的重視,必須以合理正確的策略予以應對,既替外國留學生解惑,又維護中國的形象。
二.敏感問題的應對策略
對于敏感問題,教師首先自身要有正確的認識,對敏感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有足夠的了解,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對所教學生的國家文化有個深入的了解,特別要重視對方國家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之處,找出雙方國家可能在文化上存在的敏感問題,提前想好該如何應對。
1.提供足夠的信息量。很多外國留學生之所以對中國產(chǎn)生很多誤解和偏見,是因為他們接受的信息是單一的,被媒體加工過的,因此,他們需要更多的信息。所以,首先要提供給學生足夠多的信息量。這些信息量要涵蓋國內(nèi)國外的主流媒體,還有網(wǎng)上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匯總,以及涉及到這個問題的歷史事實。來中國學習漢語的留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成年人,他們都有自己的判斷力,當你給他們提供足夠的信息,他們會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最后會得出自己關于這個問題的判斷。即使他們最后的判斷可能也不會完全正確,但他們分析這些信息的過程,會幫助他們消除偏見,形成對中國正確的看法。
2.公平公正,勇于接受批評。中國現(xiàn)在的發(fā)展同西方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許多不好的社會現(xiàn)象依然層出不窮。作為對外漢語教師,我們也要敢于面對國家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勇于接受批評。例如,如果有學生在課堂上提問“為什么會有‘中國式過馬路’?”我們不能急于撇清責任,而是要正視這個問題,承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不足,但中國正努力采取各種措施改善這一現(xiàn)象,最后也要表明我們相信這個問題最終會得到解決的。
3.用幽默化解難題。幽默一直是化解難題,避免矛盾的好辦法,外國人也很喜歡幽默,所以,如果能用幽默的回答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想必學生都是很樂意接受的。例如,如果有美國學生問“韓國人說端午節(jié)是他們的,你怎么看?”我們就可以幽默地反問“韓國人說芭比娃娃是他們制造的,你覺得呢?”之后我們再詳細地向?qū)W生介紹端午節(jié)的起源、風俗習慣等,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深刻地了解這一事實。
三.結(jié)語
敏感問題在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中是無法避免也不應該避免的,我們需要給予其足夠的重視,在遇到敏感問題時,積極應對,既要有自己堅定的立場,又要尊重包容對方,客觀公正,利用敏感問題消除學生對中國的偏見,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的熱情,充分發(fā)揮對外漢語教師的職能。
參考文獻:
[1]姚俊玲.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沖突問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3,1(2):32-35
[2]楊福亮.漢語教學中的“敏感問題”及應對策略[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31):78-79
[3]李曉琪.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104
作者:馬曉奕 鄭欣 單位:沈陽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