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關系對經濟貿易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國際關系我們所說的國際關系指的是人類的社會生活逐步國際化的過程中,在以世界為整體的政治經濟關系為基礎的各國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整體,是國際行為主體即世界各主權國家、國家集團和國際組織等之間相互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一個總體系[1]。廣義的國際關系包括政治關系、經濟關系、軍事關系、宗教關系、政黨關系、文化關系、民族關系、意識形態關系等等,在這些國際關系中,政治關系與經濟關系是最重要的兩種國際關系。國際政治關系就是主權國家、國家集團與國際組織之間在政治領域中相互關系的總和;國際經濟關系就是主權國家、國家集團與國際組織之間在經濟領域中相互關系的總和。雖然,在國際關系中最活躍最直接最重要的是政治關系,但是經濟關系是最根本最基礎的國際關系,是政治關系的基礎。外交關系是國際關系的外在表現,尤其是政治關系與經濟關系最直接的外在體現。由于發達國家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總是處于優勢地位,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發達國家具有更大的發言權,國際經濟秩序主要反映了發達國家的利益和要求。發達國家往往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他們占據商品限售的穩定市場和投資場所,獲取本國生產所必須的原材料和能源。整個世界經濟體制主要反映了發達國家利益和要求,因此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與發展的權益無法保障,在世界經濟發展的整個局面中發展中國家總是處于弱勢地位的。相對而言,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追求則表現為既要保護本國民族經濟發展的自主權,防止發達國家對其進行控制、掠奪,還要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而努力[2]。
(二)國際關系與經濟貿易的關系在當今世界,各個國家與各個國際組織的關系錯綜復雜,國家與國際組織的不同關系也通過各種方式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與各國之間的經濟關系產生著影響。兩國關系密切的同時,經濟交流也會相應變得頻繁,互相合作與發展也會成為必然。而當兩個國家關系緊張、對立的時候,經濟上的合作和交流也變少。因此,國際政治、文化、合作的各種關系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難以避免的。自由貿易的支持者們把影響貿易的國際政治環境,即國際政治關系假設的和諧的關系。自由貿易論者們堅持貿易的結果不存在“零和現象”,給各國都能帶來“雙贏”局面,認為國際貿易利益帶來的國際合作會消除政治沖突。保護貿易論者則認為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能夠造成國際沖突的進一步加大,他們認為貿易是在一個不公平的環境中進行的。盡管保護倫者承認貿易能夠帶來利益,但是他們認為貿易利益的獲得是非常不平等的,他們堅持認為貿易利益的不平等只會使強國更強弱國更弱,導致弱國國家權力的削弱,使弱國依附于強國,最終導致弱國國家自治能力的喪失[3]。在現實生活,這兩種觀點都存在片面性。自由主義論者忽略了貿易收益的相對性,貿易收易的相對性將會導致國家間的沖突。保護貿易論者對貿易產生的結果過分強調自由貿易帶來的沖突以及其他不良影響,而忽視了貿易對國家利益的有利影響。對貿易的環境前提的看法也因為主體的不同而不同,國家利益的一致與否決定著國際關系的好壞。近代歷史證明,沒有對外貿易的國家是不可能實現國家的現代化的。經濟貿易也能夠促進國家之間的合作,能夠緩和國家之間的矛盾,促進國際關系的和諧,促進世界的和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國際分工及其發展的決定因素,是建立在國際分工基礎上的國際貿易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進一步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自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時代,每個國家謀求自身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世界市場,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世界各國利用世界市場。強大的經濟基礎是支撐一個國家世界地位的重要支柱。因此,在今天世界各國積極參與世界經濟活動,從事國際間的貿易都有著深刻的經濟和政治的動機。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國家都盡量使本國的利益在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獲取最多,獲得貿易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制定世界市場的規則仍然靠的是國家的實力。國家間的實力不同,必然導致世界市場的規則偏向于最強大的國家。如果這些最強大國家的國內經濟結構和權力分布要求消除“資本的民族障礙”的話,就會在國際上建立一種相對開放的貿易體制,這在一定程度有利于世界貿易向著自由化方向發展。比如說戰后關貿總協定就是這樣一種貿易體制,它有利于美國的經濟和政治的同時,也促進了戰后世界貿易的發展。存在著不同的國家、民族、階級,也就存在著不同的利益,所以國際貿易的環境是永遠不會完全和諧的,每個利益主體都想在貿易過程中獲得貿易利益的最大化,爭取避免和減少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國際沖突在所難免。但是,當今時代,經濟飛速發展,由于其內在需求,國際分工出現了前所未有大變化,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和依賴程度大大加強,不論是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超過以往。由于越來越增近的經濟依存以及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使得各國的利益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在某種程度上又抑制了國際政治中權力斗爭對立和沖突的烈度。因此,貿易在一定程度上對國際沖突具有緩沖作用。
二、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貿易的影響
(一)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也稱為世界經濟國際化,其本質是由于迅速發展的生產力導致國際分工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階段,于是人類的經濟活動漸漸大規模地突破國家、民族的界限,各個國家的經濟貿易逐漸融為一體的歷史過程。經濟全球化最主要表現為生產的全球化,國際分工越來越多,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市場的全球化,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世界市場也向各國打開,世界市場越來越開闊,逐漸成為一體;資本的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國際金融,使得巨額資金在世界范圍內流動,達到世界資本的全球化;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全球化,科學技術與應用在全球范圍內共同利用和發展;信息傳播的全球化,由于網絡的發展,為信息的全球化提供了基礎。生產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物質基礎。表現為單個企業向縱深推進國際化的生產,擁有超過國界局限的組織管理結構。目前由于科技的進步,交通運輸業以及信息通訊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可以走出國界,進行跨國生產經營,從而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合理配置,完成了各類生產活動。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實現了跨國經營,為全球經濟化增加了新鮮活力。它們在世界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由美國主導,發展至今,已經進入穩定快速階段,我國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日益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以及驅動力量。2001-200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平均貢獻率超過美國的12.8%,達到31%,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大貢獻者。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成為了一把雙刃劍,給各個國家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經濟全球化對于各個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經濟全球化能給各國帶來便利的經濟交流渠道和廣闊的市場,但也會給各個國家帶來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會使本國內部經濟體系面臨考驗,在世界經濟體系中遭遇巨大的競爭壓力等等。
(二)對中國經濟貿易的影響在國際關系中,各國都在追求本國利益最大化,因此,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對于中國來說也是一樣的。從開始到現在,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的經濟貿易帶來了雙重影響,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啊的進程,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經濟全球化的資本全球化為我國帶來了大量的外資,以及國外先進的技術。有了大量資金和先進技術的支持,使得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投資者也獲得了大量的利益,實現了“雙贏”。第二,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有利于我國加速工業化進程,調整產業結構。比如說在吸收了國外大量的資金后與我國豐富的勞動力相結合,我們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發展出許多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促進了產業的結構調整。第三,有利于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為了積極參與到經濟全球化中,獲取資源,優化產業結構,避免貿易壁壘等原因,我國實行“走出去”戰略,“走出去”戰略是我國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必由之路。只有“走出去”才能使中國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使經濟注入更多的活力。第四,促進中國的經濟制度創新和變革。要實現國民經濟健康持久的發展,就積極學習先進的政治與經濟制度,經濟全球化是我國能更方便的學習到國外的很多制度,使得我國在探索發展的過程中少走彎路,提高效率,實現跨越式發展。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國已由計劃經濟制度轉變成了現在的市場經濟制度。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在為中國帶來很多機遇和利益的同時,也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中國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面臨著很多嚴峻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社會經濟、政治的穩定產生一定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是世界市場的全球化,由于世界市場是實行一種自由的競爭交易原則,自發調節世界經濟關系與各國的經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難免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經濟全球化,把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矛盾以及其經濟政治風險、矛盾和危機,在經過本國與世界市場的連接直接引導到中國社會中來,從而,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穩定發展。通過市場經濟機制,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帶來了全面、深刻的影響。第二,在區域和集團的保護下,競爭激烈。世界市場各種資源非常豐富,低廉的產品以及服務經常對本國民族企業造成巨大沖擊。于是在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形勢下形成了地區或集團的經濟貿易壁壘,如綠色貿易壁壘,技術壁壘等。這使中國企業面臨激烈的競爭,我們必須創新科學技術與服務質量,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有立足之地,并在競爭中不斷強大起來。
三、小結
國際關系對世界經濟貿易產生眾多影響,尤其是國際經濟關系各國對世界經濟影響重大,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之間經濟聯系更為密切。中國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獲取了大量資金以及技術,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比如說國內政治、經濟的穩定受到影響,國內企業在世界市場競爭中面臨各種集團組織的貿易壁壘等等。經濟全球化導致全球經貿關系日益密切,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要掌握好前行的舵。積極發展科技創新能力,開發自主產品;鼓勵環保節約型產品出口,開發新能源;走科技興貿戰略。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大進程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胡競哲 單位:遼寧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