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偵查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幾年來,企業家犯罪逐年攀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嚴重阻礙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企業家犯罪在犯罪學領域是近幾年的新興的研究領域,偵查領域目前還沒有對該類犯罪進行具體研究,形成一套偵查體系來應對企業家犯罪的發生。
(一)企業家起初,企業家是來源于法語,意思是組織或者經營冒險事業的人,愛爾蘭經濟學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Cantillon)在其著作《商業性質概論》中率先使用了企業家的稱謂,強調了企業家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企業家在企業中主要有兩種存在形式,企業的所有者即企業家本人,或者是企業家的雇主。前者是經營和管理自己的企業,后者的經營和管理都是為所有者服務。企業家是指通過手中掌握的人力資本,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獲得經濟利益承擔相應的風險,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就,獲得了較高聲望的人。
(二)國有企業家在我國,有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之分,企業家也分為國有企業家和民營企業家。國有企業家在我國出現于上世紀80年代,我國當時施行改革開放后逐步向城市發展起來,完成了由廠長到經理的第一次轉變。實際上,剛改名換姓的經理,還拋棄不掉過去的廠長風范,這次轉變主要是由于政府為了使干部隊伍更具精英性而做出的一項決策。國有企業家通常是政府指派任命,不僅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而且屬于國家工作人員之列,具有雙重身份。
(三)國有的企業家職務犯罪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是學界為了便于研究這一類型犯罪,依據其特有的犯罪主體,對這一類型犯罪的統稱。本文所指的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是由國有企業家這一特定主體所實施的,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濫用職權或者褻瀆職責,而觸犯我國法律法規的犯罪行為。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不僅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還極大的打擊了國有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對國有企業和社會都產生了極大的不良影響,拉大社會貧富差距,激化社會矛盾,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可小覷的影響。
二、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偵查難點
(一)案情復雜取證難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案件較為復雜的一個原因是國有企業家的職務犯罪中往往還與其他的經濟活動相關聯,涉及相關法律條文較多,偵查人員如果沒有相關的經驗知識很難厘清其中關聯,很難找出案件的關鍵點,就無法有效的搜集關鍵證據,以至于錯過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最佳時機。企業家往往利用公司之名在正常的經營活動中摻雜犯罪行為迷惑偵查人員,使案件涉及更多企業、人員參與,讓案件涉及面不斷擴大,更加復雜。各種犯罪行為交織在一起使偵查人員在開始接觸案件時往往無法判斷案件性質,辨別案件類型。過多的經濟行為交織在職務犯罪中。從客觀上增強了案件復雜性,也為犯罪嫌疑人掩藏證據提供了有利條件,使證據更加難以發現。
(二)犯罪嫌疑人供述獲取難根據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的罪名現狀來看,主要集中于受賄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三個罪名,這三個罪名是腐敗的集中體現。犯罪嫌疑人主要利用自己的職權優勢進行權錢交易,將這種用錢辦事的行為帶入國有企業中,影響國有企業的平等交易環境、規范的管理秩序,造成各企業間不公平的競爭氛圍,人人都想用錢辦事,嚴重影響國家政府的公信力。現實中,這三類犯罪在偵查中開始往往沒有許多物證,所以言辭證據顯得尤為重要。從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中可以發現涉案金額大小、具體犯罪情節、做出什么樣的利益交換,這些都需要共犯之間交代進行印證,否則很難破案。但是,在實踐中,犯罪嫌疑人大多為高智商的知識分子,這些言辭證據一般不會輕易獲得,共犯之間由于利益關系往往形成攻守同盟,不到關鍵時刻不會全盤托出。
(三)電子取證技術運用不足當前的信息化管理已經可以較好地對個人財產的流通、轉移的軌跡進行跟蹤管理,社會交往方方面面也都已基本實現信息化,我們每個人都在信息網絡的社會中。通過挖掘和分析這些信息,我們能獲取案件要素資料,明確偵查方向。現代企業在經營中逐漸趨向無紙化、電子化,財務報表等會計資料雖然也會有紙質文件保存,但大多是一年打印一次進行留存以備不時之需,主要的財務工作都是在電腦上完成,所以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的很多證據也都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這些電子數據通常存儲在電子設備中,有的也會存儲在云端。目前我國基層偵查機關的設備還相對不完備,具備專業性電子取證技術人員仍很缺乏,落后的偵查設備和技術短板嚴重制約了偵查能力,影響辦案效率。
(四)贓款流向廣,追贓難在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一旦發現自己即將面臨法律的懲治,就不會再享有一切原有的福利待遇。所以,犯罪嫌疑人在深思熟慮后就會做出極端的選擇,即坐牢也不退贓。犯罪嫌疑人會對所犯事實進行交代,但不會告知偵查人員贓款的流向,使偵查機關的追贓工作難以進行。由于許多國有企業家在實施犯罪行為之前都會精心計劃,所以在案發后,犯罪嫌疑人會立即通過之前計劃的各種途徑進行贓款的轉移。而且,國有企業家大多都是高智商的知識分子,具有一定的相關知識,在藏匿贓款方面也比較有經驗,大大增加了偵查人員追繳贓款的難度。另一方面,犯罪嫌疑人出于各種心理原因、客觀原因,擔心受到法律的制裁、遭受打擊報復、牽連到家人、以后在社會上的影響等,一般會不愿坦白案情,反而采取一些反偵查手段來對抗偵查人員。
三、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偵查對策
(一)從企業運營現狀展開偵查在當前企業基本實現信息化、電子化的大環境下,企業家犯罪的證據與其他類型的犯罪證據存在一定不同之處,相對來說企業家犯罪的證據不集中且總是在變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家犯罪取證難度。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偵查機關在接到報案后,應立即組織人員對案件線索進行核查,并向企業財務人員核對賬目,對涉案人員的銀行流水進行梳理,同時尋找涉案及相關人員進行調查。根據不同的案件選擇適當的偵查途徑后,偵查人員要對如何收集證據進行梳理,整理工作思路,制定偵查計劃和方案,進而開始調查取證。在不同的偵查階段收集相應的證據,確保證據充分、完整,能夠形成證據鏈,以便對犯罪行為進行證實。
(二)合理運用訊問策略企業家犯罪訊問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由于犯罪嫌疑人具有較強的反偵查能力,他們實施犯罪之后往往會訂立攻守同盟,起初進行訊問時,他們往往會心存僥幸的心理,在態度上不配合審訊人員,對于一些核心的問題往往采用回避或者按照事先制定的攻守同盟,供認錯誤口供,干擾偵查工作。針對此類問題,單從訊問這一方面很難實現突破,還需要結合外部調查對訊問進行配合支持。企業家犯罪的一大特點是共同作案,此時可以挑選共犯中心理素質比較薄弱的犯罪嫌疑人作為關鍵的突破口,通過了解該名犯罪嫌疑人的個人背景、性情特征、與案情的相關性等各方面因素,結合犯罪測謊技術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全面調查,通過偵查策略瓦解戰略同盟,找準時機攻破防線,在陷入僵局時逐個尋找突破口,實現突破性進展,進而打擊整個犯罪行為。
(三)重視電子證據收集在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案件中,案件被發現主要來自相關部門調查和舉報,對于犯罪嫌疑人的鎖定比較容易,反而收集線索證據比較困難。由于許多企業都實現管理信息化,犯罪證據往往以電子數據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造成了電子證據很容易被修改和銷毀,難以恢復,并且不受時空限制。此外,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具有極強的專業性,而偵查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并非在此,對于其非專業不擅長的業務,會有產生許多漏洞的風險。犯罪分子很有可能抓住這些漏洞對相關電子證據進行修改銷毀。為此,還需要相關技術從業人員配合偵查工作的進行,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四)加強偵查機關與相關部門的協作大多數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案件都是通過相關部門調查發現,這里的相關部門主要指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證監會、銀監會等機構的調查,發現涉及刑事問題后移交偵查機關。偵查機關應與這些部門在專業方面加強聯系,遇到問題及時溝通,互助破獲案件。可定期邀請行業專家進行講座,要積極進行領域內及跨領域的最新情況溝通,對了解的最新發展趨勢進行總結交流,努力做好犯罪行為的預防工作,力爭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案件查處較難,與相關部門的合作是破獲案件的有力保證。由于各部門取得的材料都有可能成為取證的重要要素,因此,為了偵查工作的有效進行,各部門應該開展跨部門協作機制,將各自掌握的資料進行資源共享,共建信息平臺。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的形勢是嚴峻的,社會危害性大。但是,只要掌握我國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的特點,克服偵查中的困難,通過各部門間的協同工作,偵破案件的技術水平和手段會有顯著提高,在此基礎上對企業家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未來,國有企業家職務犯罪率就會大幅下降,犯罪偵破率將會顯著提升,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參考文獻:
[1][美]霍華德•E•威廉姆斯著.王全、王正華、滕娜譯.美國白領犯罪偵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2]陳柳眉.國企高管職務犯罪問題研究.華東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2.
[3]付傳軍.企業家犯罪概念辨析.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4(6).
[4]和蕾.中國企業家犯罪及防控對策研究.華中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2.
[5]梅傳強、張永強.我國民營企業家犯罪的困境與出路.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4(10).
[6]肖佳平.論犯罪學視野下的國企高管職務犯罪.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2.
[7]張遠煌、張逸.從企業家犯罪的罪名結構透視企業家犯罪的制度性成因——以245起案例統計為基礎.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4(2).
作者: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