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安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大學生是一個承載著社會、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體。而作為公安院校大學生,自進校以來,由于生活環境的轉變和高標準、嚴要求的警務化管理,面臨著適應新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情感就業等的心理問題,從而產生了迷茫無措、焦慮郁悶等負面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因此,應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的和諧發展。筆者以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為樣本,深入挖掘公安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提出切實有效的意見,從多方面緊密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建設的力度,從而營造學校良好的文化氛圍,為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奠基。
關鍵詞:公安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原因與建議
1以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學生為樣本的調查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渴求知識、追求進步、積極向上、奮發成才,他們胸懷博大、志向高遠,能把個人的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興和國家強盛的宏圖偉業之中,這是大學生心理發展的主流。但是,由于我們的社會目前正處于轉型期,人們的思維模式、價值觀念、是非標準、生活方式發生很大變化,對處于青春期、社會閱歷淺的大學生心理產生很大影響;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量迅速增大,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也隨之越來越大,因心理問題走上極端的大學生呈上升趨勢。這說明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經不住外部社會激烈競爭和深刻變革的沖擊。對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調查表明,目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40%~60%的同學經常感到郁悶、茫然、焦慮。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具體表現為:
1.1調查目的
對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問卷調查,分析調查數據找出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共性心理問題,進而分析常見心理問題成因,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關于公安院校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以及未來情感就業等方面的建議。以此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緩解不良情緒帶來的困擾,以陽光自信的態度度過大學時光,做一名優秀的公安院校大學生。
1.2調查對象及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面向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四個年級本科生,采用自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網絡調查。調查對象較為均勻分布在各個年級,男女比例約為7:2,符合公安院校男女比例特點,每個問題的調查結果均以條形統計圖的形式反映,用全面形象的形式反映出公安院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1.3調查情況簡要分析
根據調查數據反映,59%的同學對心理健康這一概念較為了解,但仍有41%的同學不太了解,說明我們仍要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灌輸;面對學習、適應環境、人際交往等較容易引發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一半以上的同學出現了焦慮、郁悶、茫然教育心理等不良情緒,但近60%的學生對此持有愉快樂觀的態度,對前途懷有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69.39%的同學愿意采取和家人朋友傾訴的方式,體現出公安院校大學生自我疏導能力和抗壓抗挫能力仍較弱,但可以通過傾訴排遣不良情緒。由于在警院三點一線的生活等成因產生的壓力,有36%的同學心理壓力指數較大,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總體來說尚為樂觀。在自己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和未來目標是否明確的多選問題中,83.67%的人選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79.59%選擇“對得起父母栽培,努力成才”,67.35%選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吸收其他知識,成為人才”,說明大多數學生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進行自我定位,并懷有遠大理想。
2公安院校大學生心理問題及成因
2.1環境突然轉變造成心理沖突
公安院校大學生從高中來到大學,面對著警務化管理的高標準和要求,學習方式和生活作息的變化,在自我定位、人際交往、生活環境等方面都面臨著全方位的調整適應。同時,由于當今大學生普遍存在著過度依賴父母的現象,以至于適應環境的能力和自我調整能力較差,導致出現了面對新環境“水土不服”的許多心理問題,具體表現為對未來生活的迷茫、對三點一線規律作息的厭倦、對挫折的焦慮郁悶。90后大學生由于多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條件較好,集全家寵愛于一身,面對突如其來的集體生活,難以完成角色的轉變,從而引發不良情緒。
2.2人際交往不順導致不良情緒
公安院校不同于地方大學,公安院校的環境更接近于一個小社會,面對性格各異的同學,習慣了高中象牙塔式生活的同學們難以迅速適應與各種類型的人交往。復雜多變的人際關系和多種多樣的社團環境會讓學生質疑自己的習慣標準,從而與身邊人產生心理隔閡。當同學們總以慣性思維思考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時,便會生偏執壓抑等不良情緒,漸漸演變為孤獨抑郁等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
2.3學習就業壓力引發焦慮心理
公安院校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并沒有地方大學那么嚴格,所以造成了大多數學生出現不重視日常學習、期末不及格嚴重仍不以為意的現象。加之多門課程不及格將面臨無法取得學位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平時不重視學習的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焦慮。根據調查結果顯示,59.18%的大學生因為學業問題擔憂。還有許多同學仍采用高中固有方法學學課程,期末突擊學習往往事倍功半。學業受挫導致學生焦慮緊張的心理加劇,與周圍人的攀比更容易引發自卑心理。與此同時,全國院校統一聯考制度的改革導致不同省市崗位的參差不齊導致崗位競爭激烈,給高年級學生造成了較大心理壓力,容易引發焦慮心理。
3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的辦法與建議
(1)學校應形成立體的心理咨詢平臺,加強心理咨詢教師的培養與引進。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日常文化課程的教育,單純地學習心理健康課程并不能規避大學生共性心理問題。所以,需要學校采用多樣化心理教學以及合理的心理疏導方式,這就需要學校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詢平臺,進一步完善心理咨詢師的素質,加大對心理咨詢室設施的投入。根據同學們反映出的普遍要求,心理咨詢室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這需要針對不同心理問題開設不同類型的心理咨詢室并完善相應設施。
(2)學校應定期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心理調查訪問,根據不同年齡段總結共性心理問題。如針對大一新生,可以設計與剛入學是否適應環境有關的問題,針對大四面臨公務員考試的學生,可以設計關于考試就業壓力的問題。對表現出具體心理問題的同學,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心理疏導、壓力宣泄等方式進行調節。對大四學生可以采取職業輔導,幫助他們更好地面對國考、聯考、考研等。
(3)心理咨詢教師可以不拘泥于單一的交流對話心理咨詢,采取多樣化的心理疏導方式以幫助學生緩解壓力。比如在心理課上組織同學進行趣味游戲活動,諸如此類的方式可以改善不良情緒狀態,緩解疲勞,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或可以采用團隊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書法繪畫作品的方式,以悠久的中國文化為載體幫助同學樹立健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能讓學生的心理趨于平和寧靜,大家的互助合作還有利于增強團隊凝聚力。
(4)各大隊學管干部應實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開展各種活動,多溝通多交流,及時解決心理問題。各大隊學生會可以定期推送關于心理健康的公眾號文章,以增強學生對心理知識的了解,以便學生自我進行心理診斷,及時發現問題。學管干部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感動態等,及時與同學們溝通交流,幫助同學們渡過難關。區隊同學應團結互助,定期開展團會,交流近期思想,幫助心理困擾的同學。
(5)學校內應加強文化建設,傳播積極向上的文化,杜絕不良文化傳播。圍繞德智體美勞開設多樣化社團,豐富同學們的日常生活。端正校園風氣,堅決抵制不正之風。
(6)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理論課的教育,貫徹在報告中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做合格警校大學生。
4結語
綜上所述,公安院校不同于地方大學,公安院校大學生面對著更嚴格的警務化管理要求與學業就業壓力,隨之產生的心理問題同中存異,表現于生活、學習、情感等多方面。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心理健康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院校關注的焦點,更多的人漸漸意識到心理健康在成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健康不僅對一個人短期的發展存在影響,更對人長期的發展與人格的構建影響巨大。所以,面對心理問題,要勇于面對而非退縮,采取適當的方法及時解決,緩解暫時的壓力,養成陽光向上的積極心態。在公安院校學生教學與管理工作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漸演變成重點問題,因為與學生的健康心態的養成,與學生將來是否能有所成就,是否可以成為一名思想合格的人民警察息息相關。面對目前公安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對公安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完善立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做合格警校生。
參考文獻
[1]夏曉輝.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獻綜述[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4).
[2]劉東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
[3]潘靜偉.淺談體育鍛煉與大學生心理健康[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11).
[4]黎炳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書法治療”研究[J].大家,2011(16).
作者:胡博聞 單位:中國刑事警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