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治行政學專業實踐課程討論教學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實驗性課程實施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更能使課堂教學活動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讓學生充分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能動性,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對社會熱點的關注感和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行政實踐職業技能和社會知識的獲得感。教師如何按無領導小組討論特征和政治學與行政學實踐實驗課題教學目標做好教學是難點,需要教師潛心研究,不斷探索、改進、完善。
關鍵詞:政治學與行政學;無領導小組討論;實踐實驗;課程教學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處于核心地位,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需要政治素質過硬、業務素質精的專業公共行政人才。這對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如何更好地培育專業公共行政人才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這要求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要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緊密結合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需求和社會發展實際及教育部增強本科教育思想,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體系,加大實踐實驗課程比例,革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景教學法、案列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團隊合作、情緒控制、綜合分析等實踐能力。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實施靈活多樣的教學是改進和完善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實驗性課程教學的關鍵;將無領導小組討論法融入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實驗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學方式的革新和嘗試。
一、無領導小組討論概念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一種面試方法,通過指定一定數量的被測評者(6—10人)集中在一起,在限定的時間內,圍繞給定的某一問題,由被測試者獨立思考、自由發言,充分討論,達成一致意見。在整個討論過程中,不指定專門負責人,被測試者成員之間地位是平等的,發言機會是均等的。測試者通過對被測試者的發言次數、發言內容質量以及在討論過程中表現出左右局勢的能力,評定其綜合素質,選拔、甄別人才的一種技術方法。具有平等性、開放性、互動性、松散性、情境性、模擬性、討論性、測評性等特點,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討論法,在課堂教學中,具有極大的使用價值。
二、無領導小組討論融入政治學與行政學專
業實踐實驗課程教學中的價值在政治學與行政學實踐實驗課堂教學中實施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教師教學不再是以“自編、自導、自演”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的“獨演”、“獨白”,學生作為受眾,不再是單一的接收“容器”,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主體性”角色得以充分發揮,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得以鍛煉,這樣有助于提升政治學與行政學實踐實驗課程教學的實踐性和針對性、增強大學生對政治知識、行政知識的獲得感,實現人才培養目標。1.有利于滿足學生對知識的獲得感第一、注重“以生為本”,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主體性。“以生為本”是現代教育教學價值理念,是課堂教學必修遵循的原則。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遵循學生個體異質性,實施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營造寬容、激勵、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無領導小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不指定負責人,參與討論成員之間平等的,這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價值取向是一致的,能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第二、注重“情景模擬”,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中情景模擬,源自于生活、源自于實際,構建與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課堂教學內容能讓學生身臨其境模擬某個職業角色處理事務,能讓學生體驗到“現實感”,引起學生的好奇與關注,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第三、注重“因人施教”,能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無領導小組討論不是簡單的討論式教學,具有人才能力、素質測評功能。在討論過程中,不是討論者發言、討論,總結,就討論結束,還要利用測評技術對討論者的總體表現進行測評,對其能力進行區分和評價,以鑒別其能力、素質、水平是否達到規定的某一標準。教師要根據測評結果區分出參與討論者在某一方面能力的不足,進行對癥下藥,“因人施教”,提升學生能力素質。第四、注重“互動交流”,能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單向式”進行,學生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三向互動,課堂教學氛圍沉悶,教學效果差,不利于學生溝通協調技能的提高。在無領導小組討論課堂教學中,參與討論學生圍繞指定問題獨立思考,廣泛、主動參與討論,創造互動交流的良好教學氛圍。2.有利于實現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論水平,掌握一定公共行政技能,能在國家黨政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從事管理、教學、科研的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學生不僅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理論基礎還要掌握相應的行政技能。在政治理論基礎方面,要系統的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基本理論知識,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具備較高的政治覺悟。在行政技能方面,除了要具備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現代科技手段處理行政事務的能力以外,還要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技能、應急應變、組織管理、領導控制等行政實踐能力。因此,在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踐實驗性課堂中實施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有助于學生行政實踐技能的提升,實現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3.有利于從思想上增強學生就業意識,提高就業技能第一、有利于從思想上增強學生就業意識。剛從“象牙塔”走向社會的大學生畢業生,由于所學專業知識與社會實際之間有一定的脫節,求職技能欠佳。通過無領導小組討論,可以讓其充分認識國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人才選拔方式,測評要素、選拔程序,進一步掌握無領導小組討論技巧,增加對就業知識的了解,從心理上、思想上為如何做好就業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準備。第二、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技能。據研究顯示,大學生是否具有扎實專業基礎,愛崗敬業精神、事業進取心、人際溝通協調能力、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是用人單位關注的指標。其中大學生的“人際溝通協調能力”、“基本解決問題能力”被用人單位視為大學生最欠缺的指標之一,僅次于敬業精神。這表明,非認知技能的培育問題是當前高校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通過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學生對特定問題認識形成的見解,需要有效的表達出來,在表達過程中,力求做到普通話標準、用詞準確、無哆嗦、重復、冷場現象,有效地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對特定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分析,抓住問題關鍵,多角度解決問題措施的培訓,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通過對一些兩難問題的巧妙回答,有效地提高學應急應變能力;通過對討論問題形成的意見達成一致,有效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人際溝通協調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等。學生通過無領導小組討論課堂教學的全方參與,鍛煉了就業技能,為畢業求職就業奠定了基礎。
三、無領導小組討論法在政治學與行政學實
踐實驗教學中的實施流程無領導小組討論法在政治學與行政學實踐實驗教學中的主要分為準備、實施、總結評價三個階段進行。
(一)準備階段1.討論題目設計。如何設計科學的討論題目是開展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的核心,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的關鍵。一個經過精心設計的題目,能有效激發對學生參與討論的興趣,發揮主體性角色,積極發言、充分表明自己的觀點,討論氛圍更加熱烈,教學效果更明顯。因此。教師在設計題目的時候,應該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針對性。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培養具有較高政治素質和一定行政技能的專門應用型人才,其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無領導小組討論題目設計要具有針對性,既要反映政治學與行政學人才培養目標,又要突出討論題目內容的專業性。在題目的設計上要緊密結合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使學生能用所學政治知識、行政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參與討論過程中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獲得感,提高政治覺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政治價值,既能實現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又能體現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特點。二是辯論性。無領導小組討論顧名思義,關鍵在于“討論”,在討論過程中,通過評委對參與討論者的觀察評價其能力素質。為此,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設計題目不是闡釋某種理念、表明某種觀點或者立場,而是在于討論的過程。所以,題目設計要體現辯論性、沖突性,讓學生從不同視角分析問題,才能激發激烈的討論,才能讓評委觀察到每個討論者的言行舉止、心理素質、情緒控制、應急應變、組織管理等能力的真實表現。三是實際性。無領導小組討論題目的設計要“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這樣設計的題目源自于社會,源自于學生生活,學生的關注度越高,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也就越高,能讓每個學生都覺得有話可說,有觀點可言,從而保證教學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達到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目的。四是適度性。無領導小組討論題目設計難度要適度,不要過于簡單,無需大家思考、開展討論就達成意見一致,讓學生失去參與討論的興趣。題目設計太難,讓學生望而生畏,頭腦一片空白,無法用所學知識進行全面分析,不能有效進行討論,影響課堂氛圍。所以,無領導小組討論題目設計一定要難易適中,學生才容易接受,才能給學生創造討論發言均等機會,使討論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五是平等性。無領導小組討論顧名思義,就是“無領導”,大家地位是平等的,沒有特別的角色身份,即使有角色分工,也是平等角色。除此之外,題目設計還要考慮學生知識、經歷、閱歷是否平等,這樣大家才能平等充分參與討論,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2.確定測評要素。精確、科學合理的測評要素能準確的反映學生個體異質差異,是后期對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的依據。無領導小組討論法作為一種人才選拔技術,測評要素主要包括:舉止儀表、語言表達、綜合分析、人際溝通協調、傾聽能力、應急應變、說服辯論、情緒控制等能力要素。作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測評要素設計要與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實驗實踐課程教學目標結合起來,既要體現無領導小組人才選拔要素內容,又要體現政治學與行政學實驗實踐課程本質屬性。例如把學生是否能熟練應用政治理論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新時期國家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對當前社會形勢的認識;對當前國家治理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的分析研判;對社會上出現的難點、熱點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等能力納入測評要素。3.組織培訓。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對無領導小組討論扎實的理論基礎是有效開展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的前提。教師作為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的組織者,在開展討論教學前,要對學生開展扎實系統的理論知識培訓,讓學生充分認識無領導小組討論功能作用,掌握討論流程、討論技巧、注意事項等,以便討論教學的順利開展。4.小組劃分。把無領導小組融入課堂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全班同學都盡可能有角色扮演。教師可將全班同學分為討論組、評委組、記分組、計時組、觀察組五個小組。參與討論人數一般6—10人合適,每組人數最好為奇數,這樣有利于防止爭議雙方觀點一致人數對等,陷入無止境的爭議討論中,意見難以達成一致。討論小組男女比列要協調,性格樂觀開朗的學生要與性格內向的學生搭配,以便形成互動效應。討論小組成員之間地位是平等,不設定領導角色,不指定位置,確保討論小組成員的異質性。評委組由5—7人組成,主要評委由教師擔任,其他評委可由學生擔任,按照測評表對參與討論者討論表現情況進行綜合評定。記分員由2名學生擔任,主要負責統計分數。計時員由2名學生擔任,對發言超時人員進行提醒,嚴格規定時間進行討論。班上的其他學生為觀察組,觀察記錄討論者的現場表現。
(二)實施階段實施階段主要由自由發言、自由討論,總結陳述三個階段組成,時間最好設定為40分鐘。1.自由發言階段。教師宣讀討論題目后,參與討論學生用5分鐘時間進行獨立思考,構思發言提綱。隨后,并按照座位序號依次闡述觀點,發言時間為2分鐘。此階段,教師要對每位討論者的發言認真聆聽判斷,如發現學生發言內容偏離討論目標,出現立場失誤或違背倫理道德時,要及時進正確行矯正引導。2.自由討論階段。在一階段時間控制在25分鐘以內,教師不干預每個討論者發言,每個討論者要繼續深入闡明對自己觀點,提出理論和事實支撐依據,對自己觀點進行矯正和完善,以提高自己觀點說服力,獲得小組成員的支持。并對其他討論者觀點進行辯駁評論,形成共識,達成一致意見。3.總結陳述階段。自由討論結束后,通過討論小組協商一致,推薦一名代表用3分鐘時間就討論題目達成的一致意見進行總結陳述、闡釋。
(三)總結階段總結階段主要包括自我評價、評委評價、教師評價三個階段。1.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參與討論學生對在討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個性特點進行自我判斷和評價,自我對照檢查和剖析。通過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促使討論技能的提升。2.評委評價。評委評價是總結反饋的重要環節,評委組成員認真觀察了每一個討論者在討論過程表現出來的行為,聆聽了每一個討論者的發言并記錄在案,根據其表現評定等級和分數。因此,對每一個討論者的評價最有發言權。作為課堂教學手段,評委組成員對每一個成員的評價要具有針對性,對參與討論學生某一方面能力存在問題進行針對評價,有助于學生發現自己不足,針對性改進。3.教師評價。教師作為無領導小組討論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實施者,評價至關重要。首先,教師要對課堂討論展現的優勢,不足、存在問題進行全面評價,并提出完善措施。其次,教師要對參與討論學生的觀點的深度性、廣度性、高度性,言行舉止規范性、思維活躍性、解決問題的創造性,發言的積極性進行逐一評價。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觀點過激、偏執或立場失誤,積極性不高等一些共性問題,要立即進行矯正和引導,引起學生重視。最后,教師評價主要以正強化為主,對學生新穎的觀點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強化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和熱情;對討論中表現不足的學生,課后單獨交流,幫助其克服不足,提高學習討論技能。
參考文獻:
[1]羅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領導小組討論教學法管窺[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3):85-87.
[2]楊積堂.法學教育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7(5):52-56.
[3]孫健敏,彭文彬.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設計程序與原則[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5(1):35-40.
[4]曾湘泉.變革中的就業環境與中國大學生就業[J],經濟研究,2004(6):87-95.
[5]陳曉莉.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08(23):53-54.
作者:黃軍 單位:興義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