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社會民主主義價值觀的形成與轉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是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理論的基礎。本文分析了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所面臨的多重挑戰,指出各國社會人應在基本價值觀的基礎上,補充和發展新的價值觀來適應局勢變化,基于此,希望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形成的基礎
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是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理論的基礎,被定義為社會民主主義的本質,也是社會民主主義發展的目標。1951年社會黨國際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的《民主社會主義的目標與任務》(《法蘭克福宣言》)一文中明確指出,要以社會主義為社會民主主義政黨的價值取向,提出“社會黨人的目的在于消滅這種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剝削,以實現自由與公平。”“他們(社會黨人)為了共同的目標,即為一個社會公平、生活美好、自由與世界和平的制度而奮斗?!痹凇斗ㄌm克福宣言》的影響下,歐洲各國開始從倫理角度理解社會主義,制定凸顯社會民主主義本質特征的新綱領。1959年,德國社會在借鑒了1951年通過的《法蘭克福宣言》的基礎上,在哥德斯堡高票通過了《哥德斯堡綱領》。此綱領中明確指出:“自由、公正和團結互助……這些都是民主社會主義意愿的基本價值?!边@些價值原則逐步被社會黨國際和歐洲各國社會黨所接受,成為社會民主主義的基本價值觀念。1976年11月召開的社會黨國際十三大上,進一步明確指出:“公正、民主、和平與平等是指導全世界社會黨人行動的基本原則。”1989年,社會黨國際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社會黨國際原則聲明》(《斯德哥爾摩宣言》)對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原則做出了比較完整的闡述:“民主社會主義是實現自由、社會公正與團結一致的國際運動?!辈崿F自由、社會公正與團結一致規定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所謂自由,是指每個人都不受壓迫和迫害,是在基本物質條件被滿足的前提下,不受拘束地發揮人的一切發展潛能,同時有權做一切不傷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自由要求能擺脫令人屈辱的依附性,擺脫困苦與恐懼;自由也要求能獲得實現個人才能和負責地參加社會和政治生活的機會。”所謂公正,“要求對體力、智力與社會的不平等進行補償,要求實現既免于依賴生產資料所有者、又免于依賴持政治權柄者的自由。”人與人之間尊嚴的平等,要求人民享有平等的自由;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平等,要求人民擁有平等的政治權利、平等的發展機會;要結束人與人之間一切不平等的歧視,在社會福利、就業、醫療方面對弱勢群體進行補償。所謂團結互助,是指在全球范圍內積極提倡人類之間要團結互助,體現了一種人道主義的態度,表達了對不公正受害者的同情。自由、公正與團結互助的基本價值觀,是西方各社會的理想目標。自由、公正與團結互助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分割。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基本價值觀的體系。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也是把握社會民主主義實質、將社會民主主義者與自由主義者、保守主義者與共產黨人相區分的關鍵所在。社會黨國際認為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都將自由放在首位,卻在重視自由的過程中忽視了同樣重要的公平與正義;共產黨人則被認為以犧牲自由為條件,從而實現平等。
二、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面臨多重挑戰
伴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經濟發展與技術革命的迅猛發展,使西方社會的產業結構和社會階級發生了巨大改變,加之新自由主義思潮和個人主義的盛行,無一不是對傳統的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的巨大沖擊。
1、全球化進程的沖擊全球化的進程使得全球各個國家緊密地聯系起來,給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吉登斯認為,全球化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不僅局限于經濟方面,更對政治、文化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無論發生在地球上哪個角落的事情,都會比過去更快速地發生變革。全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和技術全球化,逐步加大了各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地區性戰爭頻發、恐怖襲擊、生態破壞、糧食短缺、資源浪費等問題都沖擊著傳統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和平與發展變成了解決全球問題的兩大主題,傳統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已不能涵蓋在全球化沖擊下產生的新要求。
2、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二戰之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第三產業比例逐步增大,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的比例有所下降?!鞍l端于工業國家的技術革命將在當代人的有生之年對環境與資源管理的條件造成深刻變革。不僅如此,全世界都艱難地經受這一變革的影響?!鄙鐣A級結構的改變,主要表現在中間階級人數增多以及傳統工人階級人數的減少。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中間階級的規模不斷壯大,同時產業架構的變化也導致了傳統工人階級數量的減少,甚至在內部出現分化。新的社會階級結構改變了左翼政黨的傳統選民基礎,中間階級對社會黨國際基本價值觀的不認同,導致左翼政黨為了保證選舉結果,不得不迎合社會階級的改變,淡化自身左翼政黨色彩,由“工人的政黨”轉化為“全民的政黨”。因此在新環境下,社會黨國際及各社會需要重新審視基本價值觀的合理性。
3、社會思潮的趨勢轉變社會思潮的新趨勢主要是指20世紀初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自由主義的盛行。新自由主義在經濟理論上反對任何形式的計劃經濟,在政治理論方面主張否定社會主義,在戰略政策方面主張以超級大國為主導的全球一體化。新自由主義不僅導致了發達國家內部矛盾重重,還加劇了世界范圍內的貧富分化,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的環境問題、資源短缺等問題。新自由主義的興起直接沖擊了社會民主主義要求結果平等的公平正義觀,破壞了社會黨國際的基本價值觀的推行。
三、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的現代轉型
面對沖擊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的各種因素,各國社會人認為應在基本價值觀的基礎上,補充和發展新的價值觀來適應局勢變化。2003年,社會黨國際在二十二大上通過的《基本價值憲章》中指出,將致力于平等、自由、公正、團結與和平的社會民主主義基本價值觀的建設,并在基本價值觀里增加了和平與平等的內容;在《全球社會的治理——社會民主主義道路》這一報告中,社會黨國際更將可持續發展、人權和民主定為社會民主主義的新三原則。布萊爾也指出,新工黨的工作就是要在堅持傳統價值觀的基礎上,利用新方法、新舉措來適應新形勢。他將新工黨的價值觀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個人價值平等、機會均等、責任和社會意識,而新工黨新時期的任務就是協調并促進四部分價值觀的發展。在新形勢下,社會黨國際既對基本價值觀賦予了新內涵,也在基本價值觀的基礎上增加了內容。社會黨國際的基本價值觀是社會民主主義的本質,也是各國社會人的思想指南。雖然西方各國在探索過程中一直重申“堅持基本價值觀不變,改變的只是實現基本價值的手段”,但在實際操作中混淆了左與右的界限,使自己變成了全民的黨。這種讓步模糊了傳統社會的身份特征,這一變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政黨自身的獨特性,但由于借鑒了各黨派的做法,使其煥發了生機與活力。通過對基本價值觀的堅持和大膽創新,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時展變化的要求。社會黨國際自成立至今,經歷了從傳統基本價值觀到創新、完善基本價值觀的過程,也是在新條件下,面對全球化的挑戰,社會階級結構變革和新自由主義的沖擊,不斷更新完善價值觀體系的過程。它對基本價值觀的堅守與創新,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社會黨國際文件編譯組.社會黨國際文件集(1951—1987)[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2]張世鵬譯.德國社會綱領匯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中聯部資料編譯小組.社會黨國際主要文件選編[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
[4]安東尼•吉登斯,鄧戈譯.第三條道路——社會民主主義的復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5]胡代光.剖析新自由主義及其實施的后果[J].當代經濟研究,2004.
[6]侯衍社.“超越”的困境,“第三條道路”價值觀述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竇文安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