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油氣管道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南洋資料譯叢》2017年第4期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是我國重要的國際化合作項目,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樣本工程,也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經典范例之一。該項目由中、緬、韓、印4個國家的6家公司共同參與投資,始終遵循國際慣例和商業模式,并實施精細化管理,建設運營近十年,得到了各方的充分肯定,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戰略通道。2017年11月19日,在內比都與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昂山素季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中方視緬方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伙伴,兩國優勢互補明顯,合作潛力巨大,中方愿根據緬國家發展規劃和實際需要,與緬方共同探討建設北起中國云南,經中緬邊境南下至曼德勒,然后再分別向東西延伸到仰光新城和皎漂經濟特區的“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形成三端支撐、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中緬管道就是中緬兩國合作成功的發展項目之一。
一、先導示范的作用
目前,中國約有五分之四的進口原油必須途徑馬六甲海峽。從2003年年底開始,我國領導人意識到,一些大國一直染指并試圖控制馬六甲海峽的航運通道,我國必須要對海上石油運輸通道的建設和維護開展調研、論證和比選工作。2004年4月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法戈宣布,美軍方將制定名為《區域海事安全計劃》的反恐新方案。根據計劃,美國將向馬六甲海峽派駐海軍陸戰隊和特種部隊,以防止恐怖分子襲擊。美國的行動似乎應證了我國領導人對“馬六甲困局”的擔憂。然而,中緬油氣管道成功避開馬六甲海峽,實現了將來自中東地區的油氣,從緬甸經陸路直接輸送到中國。2013年7月28日,中緬天然氣管道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2015年1月28日,中緬原油管道試投產暨馬德島港預開港投運儀式在緬甸仰光舉行。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戰略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其中天然氣管道緬甸境內段長793公里,國內全長1727公里,所經地段地質構造復雜,需要穿越多道河流、海溝和高山。隨著中緬原油管道工程的建成投運,我國開辟印度洋能源通道的構想正逐步實現。數據顯示,中緬原油管道每天的輸量是20萬桶(相當于通過馬六甲海峽總運輸量的2.7%);中緬天然氣管道每年的輸量是0.14Tcf(相當于通過馬六甲海峽總運輸量的11.6%)。截至2017年10月31日,天然氣管道項目實際完成投資支出16.13億美元,按照緬甸7.37%的投資計算,緬甸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已經回收了全部投資,每年可以達到將近5200萬美元的收益。原油管道進入運營期后,同樣將為緬甸帶來豐厚利潤。而這就是“一帶一路”所倡導的和平發展、互利共贏。主席在會見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時強調,深化務實合作,推動重點合作項目順利實施,推進經濟走廊、基礎設施、經濟合作區建設等合作。中方愿繼續為緬甸國內和平進程提供必要協助,雙方要共同努力維護中緬邊境安全穩定。中方愿意同緬方加強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昂山素季則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將為本地區和世界帶來和平、和解、繁榮。加強經貿、農業、基礎設施等合作。緬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維護邊境地區和平穩定。
二、中緬經濟走廊
在中緬管道合作成功之后,不少其他橫跨中緬兩國的建設項目也正在逐步落實。2015年12月30日,緬甸皎漂經濟特區招標審查委員會在內比都宣布,由中國中信集團、中國招商局集團、中國港灣、中國天津泰達、中國云南建工和泰國正大集團組成的中信聯合體中標皎漂經濟特區深水港和工業區項目正式成立。據中信聯合體的初步安排,皎漂經濟特區深水港項目包含馬德島和延白島兩個港區,計劃分四期建設,總工期約20年。規劃入園產業主要包括紡織服裝、建材加工、食品加工等。在能源建設方面,中緬兩國也有其他合作。截止到2015年底,緬甸已經投產并正在運行的各類發電站43座,總裝機容量5089MW,其中水力發電25座占67%、天然氣發電17座占28%、燃煤發電1座(由中國重型機械總公司承包,2004年投產)占3%,再生能源2%。目前沒有超高壓等級(330~750kV)的電網,電力損耗達30%。緬甸全國僅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有電力供應,農村地區缺電更嚴重,2030年,電力占整個能源消耗的比列將達到20%,比目前的5.5%提高4倍,能源結構調整及電網等級的改造勢在必行。目前,緬甸國家電網雖然沒有與中國云南電網直接相連,但是通過緬甸境內運行的瑞麗江1級電站和太平江1級電站,緬甸國家電網與中國云南的電網實際上是連通的。此外,要解決緬甸的電力短缺還可以借鑒中國“西電東送”經驗,持續建設大型電站和電網,并建設與周邊鄰國的電力輸送大通道,改善目前現狀。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沿線國家開始了解并積極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信中緬管道只是一個開端,中緬之間的經濟合作將會走得更遠。
作者:蘇亞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