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工智能時代的動漫知識產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動漫依靠代加工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石。近十年在政府扶持下中國動漫業績豐碩,然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依舊薄弱,保護難度依舊很大。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本文提出加強人工智能的圖像識別技術研發、知識產權宣傳、誠信體系構建等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動漫產業;知識產權;人工智能;誠信體系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憑借人口紅利以及較低環境規制成本,實現了較快速的發展。此時的中國動漫先后在廣東、江蘇等地開辦大規模的動漫加工合資企業,例如:翡翠、太平洋、宏廣等動漫公司。雖然在之后的十年間,這些企業為中國動漫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石,卻忽視了自身動漫的原創性,淪為世界動畫的加工廠。為促進動漫行業發展,國家和地方都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2006年國務院頒布《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若干意見》;2008年國家廣電總局《關于加強電視動畫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規定了國產動畫播出比例及時間檔期;同年文化部推出了《關于扶持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以原創為重點,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2009年財政部、稅務局頒布了對動漫企業相關稅收等一系列優惠政策;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時期國家動漫產業發展規劃》;2013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進一步推進動漫產業稅收的優惠政策;2014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原創動漫出版扶持計劃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2017年之后,地方省份紛紛亮出殺手锏,展開搶奪“人才大戰”。在中央“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號召下,動漫創業的熱潮不斷高漲,例如教育部舉辦的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中國青年動漫創新創業大賽等在全國范圍內都掀起創新高潮。動漫作為知識經濟的一種形式,“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①,具有高附加值、低污染等優點,現已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部分。
近年來,中國動漫產業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呈現出強勁的發展趨勢,企業實力有了顯著提高,“動漫游戲產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②。然而,較之美日等動漫發達國家,我國動漫產業仍處在高投入、低回報的境地,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依舊十分薄弱,并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網絡侵權糾紛也越來越多,其中侵犯著作權的案件也屢見不鮮了”③。這些問題導致我國動漫行業侵權現象日益嚴重,動漫企業遭受巨大損失。因此,當前我國動漫行業需要加快提升企業和個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完善相關法律體系,打擊盜版,拓展IP布局等。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涉及動漫知識產權侵權的案例通常以《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相關法律規范解決問題。但是,隨著動漫行業不斷發展,現有的法律保護模式已使動漫知識產權保護力不從心。目前國內針對動漫知識產權研究較為深入的有華中師范大學劉華、浙江工商大學胡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宋偉、西安理工大學王宇紅等幾位學者,其中華中師范大學劉華的研究較為詳細地從企業和政策等多個方面梳理了動畫知識產權知識,在技術方面提示了中國動漫應該有更好的技術創新,制定詳細的技術發展策略,為動漫創作者提供了政策優化的思路。除此之外,結合具體的國家動漫政策,剖析現行政策下如何提高創作動力,提高生產力,提出了中國動漫創作者、生產者與消費者互動共贏、共創價值的新政策思路。浙江工商大學胡峰的研究以體育動漫為切入點,分析了民間體育、民間故事作為中國文化傳承的內容來進行動漫化,其中涉及到民間體育的集體著作權人制度、限制經濟權利等多個方面。胡峰進一步分析了體育動漫產品有很大的國際市場空間。通過打造有中國特色的體育動漫作品獲得新興動漫國家應有的市場地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宋偉從數字出版的角度來談著作權,這對中國動漫在網絡化普及的今天如何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并且提出數字出版對現行著作權制度帶來巨大沖擊,導致傳統著作權權利規定的模糊等問題,也為大量數字化的動漫作品著作權授權模式提供有效的方式。西安理工大學王宇紅的研究側重動畫卡通、網絡游戲、手機游戲等為代表的動漫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分析動漫產業發展與知識產權制度的內在相關性,提出了加強動漫產業知識產權全方位保護的建議和措施。上海交通大學鄧林的研究主要是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動漫知識產權立法和管理的經驗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總結,對中國動漫知識產權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我國動漫知識產權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和企業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動漫知識產權申請數量近五年增長速度迅猛。截至2017年,“動漫”相關的發明專利就已經達到1300多件。雖然保護意識已經有所增強,但諸如《汽車人總動員》被指抄襲《賽車總動員(汽車總動員)》,《高鐵俠》有抄襲《鐵膽火車俠》之嫌等現象依然存在。且不說這些動漫內容抄襲與否,單從動漫造型角度分析,這些作品的原創性就值得探討。這些案例足以證明保護知識產權對于中國原創動漫的重要性。
(一)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
中國動漫群體的保護意識薄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眾意識薄弱,二是創作管理者意識薄弱。有數據表明,公眾知識產權意識薄弱,參與購買冒牌產品行為較為明顯,調查中只有不足4.6%的人沒有買臟行為,公眾維護正版意識薄弱④。在生活中談及“動漫”,部分公眾不但誤解重重,甚至不屑一顧,認為動漫就是幼稚兒童片,與電影電視劇不能相比,這弱化了成年人對于正版動漫的維護意識,從而助長了盜版產業。其次,動漫創作者和管理者意識薄弱。中小企業和獨立動漫人是我國動漫內容創作的中堅力量,而恰恰中小企業和獨立動漫人成為知識產權侵權的重災區。首先,他們大多數專利保護意識薄弱,沒有能夠主動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版權保護。甚至有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認為,“專利沒有什么用處,還不如直接模仿效益來得快”。其次,中小企業和獨立動漫人商業機密保護不到位。大多數中小企業和工作室在招聘工作人員時,會通過保密協議來保證資料保密。然而,由于保密協議不夠規范以及員工個人素質等問題,很難起到較好的保密作用。
(二)侵權容易,維權難
動漫行業侵權容易、侵權嚴重主要是因為動漫以圖片和影像為傳播介質,這樣的形式在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存在大量的技術障礙。盜版者將部分圖形稍加修改就重新生產上市,唯利是圖,不顧道德底線。動漫設計團隊為了能夠創作出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協同整個制作團隊從前期制作企劃、角色場景設計、分鏡頭等開始,到中期制作原畫、動畫、上色,再到后期制作剪接、特效、字幕、合成等,整個過程數十個環節需要精心設計、夜以繼日工作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將一部好的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反觀盜版侵權者,他們僅需要微不足道的精力就可以輕易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牟取暴利。這種“低投入高產出”的誘惑使得越來越多人地稅沖破道德底線,踏上盜版的道路,擠占正品市場,給動漫行業帶來巨大挑戰。《藍貓淘氣三千問》曾火遍大江南北,2003年銷售收入達7.5億元。然而最終也毀在盜版者手中。除此之外,《寶蓮燈》等優秀國產動漫也難逃此劫。目前來看,鄉鎮和農村成為假冒偽劣產品的集散重災區,嚴重侵犯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也給原本脆弱的知識產權保護蒙上了一層陰影。維權難,主要是因為動漫產業不僅涉及到圖形的設計和制作,還涉及多個方面,從最為基礎的動漫作品本身,到制作過程的專業工具研發,包括機械、電子設備和軟件開發等方面。例如,導演卡梅隆在創作《阿凡達》的過程中不單創作電影本身,還開發了一整套創作的專業影視制作系統,包括動作捕捉系統、渲染系統等等。對于這個龐大的“集合”,需要多方面的法律保護,涉及內容方方面面,要有“作品發行,專利先行”的意識。“目前我國的動漫產業的法律保護形式是主要依托《著作權法》保護,輔之以《商標法》《專利法》等”⑤。對于動漫軟件相關技術如動作捕捉技術的保護主要依靠《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除此之外,在推行作品和產品的過程中,《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草案)》《濫用知識產權的反壟斷指南》等法律法規共同構成綜合性的法律保護模式。企業需要在使用過程中根據自身動漫產品結構,有目的地進行知識產權規劃布局,用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護不同制作階段會產生的動漫產品。然而,在這個復雜的交叉的程序中,動漫企業和個人創作維權的成本就會提高。企業和藝術家還面臨“訴訟主體的廣泛性、訴訟需涉及各類專業性的技術知識、審理時間長”⑥等多方面的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和獨立藝術家的維權道路更是荊棘密布。
(三)查處力度、處罰力度不足
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維權查處缺少“常態化”機制,查處力度尚且不足。對于知識產權保護,“我國采用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雙軌制的特色知識產權保護模式”。⑦執法過程中依舊存在司法保護的漏洞等突出問題,缺乏行政執法監督機制。行政執法也受到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影響,不能全面對侵權行為進行有效制止,使得當事人權益很難得到保障。執法機構應不僅將精力投放在特定的權益保護日,更應該做到防微杜漸,實現維權查處常態化。(四)誠信系統不夠完善隨著《征信業管理條例》的,誠信逐漸成為個人和企業的重要資源。如今信用消費的模式開始興起,我們可以依靠誠信通過淘寶螞蟻、借唄等許多APP實現消費。誠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然而誠信系統的建設卻遠遠沒能跟上社會需求。在中國動漫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不少動漫企業存在依靠申請項目套取國家專業動漫補助、編造動漫相關專利套取國家高新企業補助等的誠信問題。有研究表明,我國網絡及實體經濟誠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計劃經濟體制的誠信缺失、市場經濟的認知錯誤、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道德失范。⑧
二、我國動漫知識產權保護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動漫宣傳力度,為動漫正名
動漫是中國特有的稱呼,集合了動畫和漫畫的總稱。其中動畫的英文有很多表述,如Animation、Cartoon,其中較正式的“Animation”一詞源自于拉丁文字根anima,意思為“靈魂”,是“賦予生命”的意思。所以動畫是創造的藝術,它不僅僅是小孩的藝術,更是老少皆宜的全民藝術。
(二)增加人工智能的圖像識別技術研發
伴隨著科技進步,人工智能作為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顯得越來越重要。版權保護需要根據先進技術的發展,開展新形式新技術的產權保護措施。依靠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需求,能夠在大數據時代快捷精準地應對龐大的數據。例如:在圖形圖像識別上我們可以依靠人臉識別系統將多個圖片進行對比,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圖像圖形的設計侵權。再如:基于數字技術對作品進行合理的加密版權管理,這種新型技術通過一定的算法在作品后端嵌入標識信息,在不影響視覺觀看的情況下將版權方的信息嵌入到作品中,并且這段信息必須經過官方處理才能進行后續加注更改。利用這樣的先進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可以快速處理版權問題。
(三)加強知識產權宣傳,提高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
首先,教育從孩子抓起。將知識產權保護的內容編入課本帶上課堂,讓孩子們從小樹立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把知識產權意識深植在孩子們的心底。其次,加強動漫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政府部門應定期舉辦知識產權講座,鼓勵構建民間知識產權宣傳協會等普及工作。從而讓動漫企業能夠明確“知識產權保護對創新效率的影響效應具有正向推動作用”⑨,提升企業的積極性,在提升專利數量的同時更要研發高價值專利。正如天臣國際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望東所說,“高價值專利的價值可以用兩個詞來描繪,一是戰略性,二是前瞻性”。動漫企業要意識到好的作品不但能讓企業在行業中得到生存,更能為企業在發展的路徑上發揮更長遠的支撐作用,起到引領產業行業發展的作用。例如英國EntertainmentOne集團出品的幼兒教育類動漫產品《pepperpig》(《小豬佩奇》),自2015年在中國上市以來發展迅猛,“到目前為止,《小豬佩奇》在騰訊視頻和樂視的播放量分別為17億和8.5億,成為自播出以來兩大平臺播放量最多的動畫片”。⑩目前我們只有《豬豬俠》《喜洋洋》這樣內容定位尚有不足的作品,缺乏大量根據幼兒成長階段而設計的優秀幼兒動漫,值得國內動漫人深思。同時,企業核心的動漫專利要進行保護和布局,使得專利保護能夠在整個產品的發展中起到戰略性和前瞻性作用,牽引動漫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推動動漫企業實現創新發展。
(四)借鑒先進經驗,完善法律法規,加強侵權的懲處力度
“動漫產業是以知識產權為核心資產的智力密集型產業,需要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來保護動漫原創成果和產業開發收益”⑪。動漫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國家的司法保護。“侵犯知識產權在美國屬于‘重罪’,要處以巨額罰款和長期監禁。同時,刑事處罰的‘門檻’很低,除了版權方面有一定的數量和金額標準外,一般只要存在主觀故意和侵權事實,就可以判處刑罰。”⑫我們需要借鑒西方先進經驗進行自我改革。2017年4月2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會上⑬,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劉俊臣、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于慈珂介紹了2016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他們分別從知識產權創造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建設穩步推進、大力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等多方面闡述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進展,表明了我國目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這并不代表我國目前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經很完善,不法分子的花招層出不窮,我們仍需繼續努力,與時俱進,不斷健全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做好動漫知識產權保護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注重動漫作品的著作權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條規定“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動漫作品作為一般文藝作品,具有著作權的“天然伴隨性”,但仍需要創作者主動進行版權登記獲得有效法律證明。尤其是動漫不能進行明確的“量化”,其取證情況就更為復雜多變,侵權舉證較為困難。所以,在動漫創作完成之時就應該主動通過申請獲得相應的權益保護。其次,加強動漫商標權的保護。動漫授權衍生產品范圍較為廣泛,從快消品到家具汽車都可以涉獵,然而商標法規只能對特定領域商品給予保護并且種類繁雜,目不暇接,跨類的侵權制裁較為困難。所以動漫企業需要盡可能多地申請注冊產品類別,可以有效保護商標,為將來產品授權戰略打好基礎。最后,對動漫相關技術進行專利權保護。對于涉及動漫相關技術研發的需要盡快進行專利申請,逐步做好專利戰略布局,沒有專利的企業未來將在競爭中落伍。加強動漫新技術研發也是動漫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盡管知識產權保護在一定條件下促進了一國的技術創新,但過強的知識產權保護將降低技術創新的速率,因此存在一個最優的知識產權保護范圍。”⑭所以,從國家層面和部分企業來看,知識產權的法律制定需要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潮流。
(五)誠信體系構建
“每年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在這種嚴峻形勢下,對誠信問題的系統梳理和深入探討具有重要意義。”⑮雖然沒有單獨對動漫企業由于失信造成損失的數據進行調查,但是我們可以從上述數據看到誠信對于動漫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構建社會誠信系統是長久、復雜的工作,需要社會各個層面共同努力。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建立社會誠信系統的經驗,讓失信的企業和個人“一失足成千古恨”。對于動漫企業的信譽體系建設,第一、加大對于失信犯罪的處罰力度,增加失信成本,使其對盜版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產生畏懼。第二、加強動漫產業協會內容的自律,簽署誠信公約。從全國范圍內進行動漫行業自查,全國有多種動漫協會組織形式,例如中國動漫協會、世界動畫協會中國分會,以及各個省的動漫協會等不下幾十個。這些行業協會作為專業的行業組織機構,能夠行之有效地起到行業自律和行業協會相互監督的作用。第三、加大誠信宣傳教育活動。如果我們從小就對誠信很看重,那么整個社會風氣就會好轉。總的來說,知識產權保護對于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沒有知識產權法律行之有效的保護,動漫產業就如同裸露在槍林彈雨中的勇士,沒有安身立命之處。我國動漫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還在構建之中,需要動漫從業者共同努力,更需要所有民眾的參與和監督。
作者:劉慶科1;王晶2 單位:1.南京郵電大學,2.南京鼎傲知識產權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