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和諧社會中的法治建設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法律審查
加強法律審查是保證法律統一的必要手段。保證法律本身的和諧構建和諧社會的前提,所謂法律體系的和諧,指的是普通法不能與憲法相抵觸,普通法與普通法之間不能互相沖突。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任何普通法都不能與之相違背,否則即無效。縱觀世界各國,大多數的國家都建立了違憲審查制度以保證法律本身的和諧,即法律的有效性由專門的機構通過專門的程序進行審查。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可以推知,全國人大常委會實際上就是我國的法律審查機構,這雖然受到許多學者的質疑,認為由人大常委會行使憲法審查權實際上是不科學的,但是筆者認為,從大局上看加強人大常委會的法律審查工作是可行和必要的。
二、公正不阿的執法
法律只有在現實中具體的運行才能真正發揮其調整社會關系的作用,而法律的運行過程即是執法的過程,脫離了執法法律就只是一紙空文。廣義的執法包括了行政機關的執法和司法機關的司法兩個方面的內容。公正不阿的執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
(一)依法行政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國家擁有的強制力若是不能得到約束,那么勢必出現權力濫用的情況,將損害公民的自由和權利,因此,現代法治社會都強調利用法律對國家的公權力進行必要的限制,以防止國家公權力的濫用危機到公民的基本權利。而在國家的權力體系中,最能代表國家意志的即是行政權力,因此政府被多數人視為國家,因此現代法治國家必然要求政府依法行政。簡單的說,就是行政機關必須依據法定授權和法定程序行使職權,否則就是違法行政,公民有權就這種行政行為向司法機關尋求司法救濟。因此,依法行政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二)公正司法作為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權在法治社會中地位極其重要。因此,現代法治社會必然要求公正司法,即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行使職權,保障公民在權利受到侵犯之時能夠及時得到救濟,通過懲罰犯罪和補償損失來保證公平正義,恢復社會秩序。公正的司法首先即是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保證人人平等的最關鍵一點就是要保證弱勢群體的訴權,這就需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訴訟制度。讓公民能夠真正的以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另外,調解也是和諧解決矛盾的重要途徑,其可以降低司法成本,提高訴訟效率,因此,在處理民事糾紛案件時,要充分利用和不斷完善調解制度,以求更好更快的解決糾紛,維護和諧。
三、全民守法
守法的普遍程度也是社會和諧的程度,因此全民守法是法治社會最高理想境界,更是和諧社會的最高境界。只有全民知法,懂法、用法以及自覺守法,才能保證社會最大限度的和諧。
(一)進行守法教育依照法理,守法又包括消極守法和積極守法。消極守法是指公民被動服從法律而不違法,而積極守法則是指公民依照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可見,守法不僅僅是不違法,更重要的是要以法維護和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長期以來,受“義務本位”思想的影響,公民對守法的認識都只是消極守法,“重義務,輕權利”的思想使得公民的權利意識不強,我國的人權保護極大受限,而和諧社會的構建,更多的要求公民不僅要消極守法,還要懂得積極的守法,可以通過法定程序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通過合法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營造良好守法環境外部環境的將會是人們守法的重要影響因素,良好的守法環境可以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守法的文化氛圍,促使公民養成守法習慣。這就要求黨員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則,帶頭守法,嚴格依據憲法和法律的進行活動,要做到依法執政、執政為民,以自身的行動在人民群眾當中樹立憲法法律的權威。另外還需要加大法治宣傳,在全民中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全民守法的良好環境。
作者:曹露聰單位:北京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