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種設備監控管理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重點監控單位是指重大危險源和事故多發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以及人員聚集、社會影響面廣的公共場所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這些單位一旦發生事故,那么必然將追究分局的監管責任。所以,無論是從保持社會穩定角度還是從保護安全監察人員自身角度來說,如何加強對重點單位的監管,確保不發生特種設備事故,都應作為我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區現有特種設備重點監控單位33家,主要包括兩類企業,一類是設備制造、安裝、維保單位,共12家,另一類是設備使用單位,共計21家。這21家使用單位中,包括賓館、飯店、超市、市場7家,醫院2家,氣體充裝單位2家,大型企業6家,物流企業4家,我區特種設備重點監控單位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一、部分企業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責任主體意識還比較淡薄;
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建立還不夠完善;
三、單位內部對安全生產各環節的監管力度還有待增強,特別是對單位內部重大危險源的監管及發現的隱患落實整改不力;
四、在特定情況下還會出現無證上崗作業的情況。
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分局明年對重點監控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應采取以下措施:
一、抓安全責任落實
繼續做好與各特種設備重點監控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書》的簽訂工作,督促企業建立由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對其分管工作負責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制,提高企業安全責任主體意識。同時要求對責任制進行分解,層層落實到車間、班組及管理、操作人員個人,真正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二、抓“三化”管理落實
今年,分局確定了兩家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一家是設備數量較多的使用單位“浙江天馬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和一家市場型的物流企業“杭州三里洋港口裝卸有限公司”為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試點單位。并制定了《拱墅區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標準化管理規則》。此規則明年在所有重點單位中推行,幫助企業的特種設備管理逐步向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發展。
三、抓重點監察力度
從重點單位分布圖來看,我們把21家使用單位分成三類:即公共場所、大型企業、物流企業。公共場所的特種設備包括7臺鍋爐和76臺電梯,對于這83臺設備,由于其所處位置的重要性,應逐臺進行檢查,加強監管。大型企業的特種設備包括9臺鍋爐、883臺壓力容器、45臺電梯、68臺起重機械和31臺廠內機動車。其監管重點應放在壓力容器上,特別是那些與危險化學品相關的壓力容器。物流企業特種設備包括132臺起重機械和25臺廠內機動車,其重點應在起重機械上。確定了重點單位中的重點設備,那么,我們的監察將比較有針對性,除了一年兩次的巡查以外,可以有計劃的在各個節假日安排監察,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另外利用我們的專家組和各單位的安全協管員,分行業開展互查,這樣比較容易發現問題,同時在互查中,也能使各單位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四、抓培訓教育
對各單位安全管理員進行實務培訓,提高其業務能力。除了鎮、街道質監員隊伍以外,我認為各重點單位安全管理員這支隊伍也不容小視,在經過一定的培訓后,他們不僅僅是企業的安全管理員,還能為我所用,成為分局的一支安全監察協管力量。
五、重點單位監管中可以創造的亮點工程
1、制作分局的重點監控單位布局圖。在拱墅區行政地圖上標注各重點單位地理位置以及重點監管特種設備的位置,各重點單位制作本企業的設備分布圖。有可能的話利用GPRS定位系統確定設備坐標,在國家局網站上直接可以監控這些設備。
2、開展全區特種設備安全知識競賽。在“安全生產月”組織重點監控單位開展知識競賽,增強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并搞好宣傳報道。
3、在重點單位中分行業組建企業協管隊伍,賦予職責,定期組織互查,定期進行分析研討,共同促進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