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市支農建設及監管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財政支農項目申報程序,加強財政支農項目資金管理,提高項目庫建設管理工作水平,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財政支農項目庫(以下簡稱“項目庫”)是財政支農項目資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單位要在做好項目規劃、實地考察、評審論證等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擇優篩選和上報,使申報立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減少和避免前期工作中的決策失誤。
第三條 入庫項目應符合全市農業和農村發展規劃,以及上級財政支農專項資金投入的有關政策和項目申報指南等要求,充分發揮我市優勢,積極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帶、產業區和市場競爭主體;帶動我市農業產業的發展,著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著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第二章 項目庫的分類
第四條 按照上級財政對支農項目資金的劃分,項目庫建設類型分為:
1.農業產業化類
2.農業科技推廣示范類
3.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類
4.扶貧類
5.其它類
第三章 項目入庫原則
第五條 效益優先原則。圍繞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扶持一批體現我市區域特色、市場前景好、有規模、上檔次的示范基地和農副產品加工項目。
第六條 產業化建設原則。圍繞優勢農產品產業化發展規劃,優先發展具有相對比較優勢并對我市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有一定支撐作用的產業和項目,實行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發展,促進產加銷、貿工農之間的有機銜接。
第七條 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原則。要突出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增強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優勢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第八條 依靠科技進步原則。積極引進推廣新品種、高新技術,實施科教興農,努力提高財政支農項目的科技含量。
第九條 不重復支持原則。同一個項目年度內已獲得市以上財政支持環節農業項目的單項目不重復申報,其他項目可整合財政支農資金給予申報。
第四章 項目入庫條件
第十條 入庫項目要立足當地資源,圍繞培育主導產業,發揮整體效益。大力扶持“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積極推行“訂單農業”,使農民在農產品產銷各個環節的多次增值中獲得更多利益。
第十一條 入庫項目必須翔實可靠、數據確鑿。建立市級評審委員會,對項目入庫材料進行嚴格的評審,并探索建立項目申報單位答辯的評審新模式。
第十二條 積極落實項目自籌資金,涉及農民籌資投勞問題項目,應按“一事一議”制度,充分遵循大多數農民意愿。
第十三條 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項目可優先申報:
1.省級頭企業、在工商登記的農民合作組織;
2.已經取得“綠色證書”、“有機證書”、“省級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國際國內質量認證的農產品及其加工項目;
3.在國際國內具有較高市場認知度、科技含量高的項目;
4.具有突出綜合資源優勢并對我市農村經濟發展有一定支撐作用的項目;
5.對財政收入貢獻大及帶動農民致富能力強的項目。
第五章 項目入庫材料要求
第十四條 財政支農項目前期工作所需資料文本存項目主管部門,以項目申請表的形式進入市級的項目庫。項目申請表內容主要包括:項目申請理由;項目開發的必要性、可行性、資源條件、開發條件;建設范圍、開發規模、主要措施;產品市場分析;建設單位資產負債情況;投資估算及配套資金來源;效益預測、還款能力及還款措施的落實等。
第十五條 入庫項目資料需用A4紙統一打印裝訂成冊,上報市財政局及有關農口主管部門,同時附報電子文本。
第六章 項目庫管理
第十六條 項目庫建立的基本程序:總體規劃,申請入庫,提交申報書或建議書,專家評審,入庫上報。
第十七條 項目入庫的具體程序如下:
1.各鄉鎮及市級各相關部門要按照有關要求,布置項目承擔單位編制項目申報書或建議書,經實地察看和評審篩選后入項目庫。
2.推薦入市級項目庫。各鄉鎮和市級相關部門要按照本地的產業優勢及實際發展需要,從本單位項目中選擇符合主導產業要求且具有本地特色的重點項目向市級項目庫推薦;原則上每類項目上報1個,最多不超過2個。跨鄉鎮的及市本級項目,由市級有關主管部門向市級項目庫推薦。申報數量或規模省、市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3.建立市級項目庫。根據有關政策規定,市財政部門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對推薦的項目,按照項目入庫原則,認真考察論證,將符合條件的項目擇優選擇入庫。
第十八條 項目庫管理辦法。凡不符合申報要求,或搞重復申報、多頭申報、弄虛作假、搞承諾假配套的,一律取消項目入庫資格。
第十九條 凡申報市以上財政支農項目,均由市財政局根據項目申報要求、時間安排等,從項目庫中擇優上報。凡按規定應納入而未納入項目庫管理的項目不予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