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院黨支部忠信榮辱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支部情況:我支部現有學生黨員37名,其中大四的21名,大三的12名,大二的3名,大一的1名;女學生黨員11名,約占30%;正式黨員為15名,約占41%。
我們根據學院黨委關于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部署,在組織部、學工部和黨總支的支持領導下,結合在知識經濟形勢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尤其是高等院校學生黨支部的建設更顯得至關重要這一社會現實和我系實際情況,學生黨支部本著以學生黨建為龍頭,以黨建促學風,以黨建實踐為重點的工作思路,扎實開展支部建設和黨員發展教育與管理工作,現將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1、創新黨員理論學習內容,抓住學生思想脈絡以及社會焦點和時事的“熱點”開展學習和教育。對于黨員來說,理論上的清醒和堅定是政治上清醒和堅定的前提。一個黨員若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出現搖擺、迷茫,則往往源于理論上的模糊不清;而政治上的堅定、實踐上的進取,則往往得益于理論上的清醒堅定。針對于此,我系學生黨支部,創新思維,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要地位,我們給學生做中國歷代人的追求與三個代表關系講解,學習十六大會議報告、“顏色革命”的相關背景資料,觀看了時事報告音像《思想大解放》《安全預警錄》等影片,在小平同志逝世9周年的時候,觀看了大型紀錄片《小平您好》,對畢業生黨員組織觀看了《求職攻略》《社交禮儀》等系列職業教育,提出了畢業生黨員“離開校門一步,肩負忠信榮辱”的教育理念。在先進性教育時,學生更是以積極的熱情和實際行動投入到教育活動中去。
2、學生黨員自覺在實踐中完成“升華人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過前面的探索,我們意識到:信念和追求教育永遠是一種腳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存在,我們要在實踐中將大學生入黨時的那種執著內化于心,轉化為在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而在實踐中自覺展開的長期行動,我們也找到了這種符合自身實際的有效途徑,那就是一幫一活動和e先鋒工程,讓學生黨員在其中完成“升華人格”的思想政治教育:
2003年11月,學生黨支部啟動了首批“一幫一“活動,活動實行“一人一事”原則,重點放在對學生學習的幫扶上,大力開展“結對子、一幫一”活動,要求學生黨員在政治上互相關心,工作上互相扶持,生活上互相關愛,學習上互相幫助,達到一幫
一、一對紅的目標。同時建立四個零責任制(作弊、零留級、零退學、零事故)和“三查三助”(即查上課情況、宿舍衛生、學習成績,幫助學習,幫扶貧困,幫助思想的活動工作方案)。“一幫一”活動以來,前后共有200多學生受益,被幫扶的對象有的從瀕臨退學的邊緣走了出來,有的也加入了黨組織。幫扶者和被幫扶者實現了良性互動,達到了幫扶者和被幫扶“雙方受益”的雙重效應。
3、依托教學研究項目開展學生黨支部管理和教育工作。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依托學院首個在高教研究室《學分制下學生管理機制研究與實踐》立項建設項目,公開發表《學分制下系部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教育》《學分制下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等論文;制定了學生黨員發展及管理制度匯編系列管理制度并先后兩次(如電氣工程系學生黨員教育管理暫行規定、學生黨員“五不發展”制度、學生黨員文明宿舍文明示范工程細則、學生黨員公寓先進性示范活動制度、積極分子入黨360°民意測評);先后兩次外出調研(2006年1月赴廣州、深圳,2006年3月赴上海、杭州)了解學生支部管理經驗。
4、積極探索學分制下學生黨員新的管理方式。在學分制推行之后,支部開展了學分制下的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的研究,初步開展了課程班核心黨小組、樓層臨時黨小組、平均學分績點(2.7)考核學生、360度入黨積極分子發展考核模式的探討研究,于06年9月份開展試點學生擔任支部書記這一做法,獲取了一定實踐經驗。
5、積極推進支部黨建思想政治進網絡工程。我們在我系網站上開辟了黨建專欄,將及時信息于互聯網上,并建立了網絡博客,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
6、學生黨員素質得到了提高,收效顯著。學生黨員自身得到了鍛煉和成長,04年以來,我們有李秀峰、張五生、胡明茂、徐龍艷、黃連麗等學生黨員留在了學院宣傳部、科研處、機械系、電系等四個部門,王梅梅、金艷軍、劉真夫、胡開炎等五名工作先后進入深圳華為工作,超過十名同學考入了上海交大等211工程院校研究生深造,出現了蔣蓮蓮、毛星兩位院級“三好學生標兵”,2007屆的學生黨員中,有近90%的學生黨員投入了考研的行列。
有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有改進的地方:
如缺少對學生黨員的學風和行為缺少監督和檢查,學生黨員教育從形式和內容上進一步創新。
以上是我們的一點做法和體會,如有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