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總體情況
2019年,縣應急管理局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鑄安”行動常態化實效化和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制度化規范化,持續做好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加大宣傳教育和執法檢查力度,深入推進安全生產“1+6+N”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實現了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的總要求。2019年,我縣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0起,死亡7人。其中道路交通8起,死亡5人;水上交通1起,死亡1人;建筑施工1起,死亡1人。事故起數同比下降61.5%,死亡人數同比下降58.8%。實現了“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的目標。
2019年應急局被省安委會辦公室評為安全生產月活動“先進單位”,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六項機制”被省安委辦通報表彰,并作為先進典型進行推廣,全市應急系統執法案卷評查位居全市前列,綜合績效考核名列全縣執法單位優秀位次,出臺《縣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辦法》《關于進一步明確行業和屬地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的通知》《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其中《縣安全生產工作獎懲辦法》被應急管理專報進行通報表彰。1家企業和2家社區被評為市級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和安全社區,2家社區被省應急管理廳、省地震局、省氣象局聯合評為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2019年以來,縣委常委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共計14次聽取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情況匯報,并研究部署相關工作。縣政府常務會議2次組織安全生產專題學習,傳達學習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體學習、國務院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新消防法解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等精神。部署開展“1+6+N”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專項治理和“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工作,研究解決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組成暗查暗訪組,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一是召開安委會全體會議。我縣每季度召開一次安委會例會,對2019年全縣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通報安全生產工作形勢、做好突發事件應急準備和值班值守工作。二是強化安全生產和消防考核。為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和消防目標管理責任,2019年初,由縣委常委、副縣長任組長,縣安委會相關成員單位負責人任副組長,組成7個考核組對上年度全縣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進行量化考核,對先進單位給以表彰獎勵。三是及時調整安委會、防汛抗旱指揮部等協調議事機構。按照機構改革方案要求,對縣安全生產委員會、防汛抗旱指揮部、減災救災委員會等進行了調整,并對上述協調機構職責分工進行了明確。
(二)深入開展重點行業領域依法治理。2019年,我縣組織開展了重點行業領域的執法檢查工作,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組織開展“1+6+N”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治理和“防風險保平安迎大慶”消防安全等各類專項治理行動,消除安全生產隱患,嚴懲典型違法行為,為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奠定基礎。
危險化學品領域: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企業開展執法檢查,發現隱患數3230條,整改2645條,聘請危化專家“把脈問診對癥下藥”,對存在重大隱患的省福泰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進行掛牌督辦,責令企業進行限期整改,目前已經按期整改并銷號;開展非法流動加油車整治,縣應急、公安、交通每單位固定3人以上開展聯合執法,先后出動執法人員200余人次,查處流動加油車案件23起,查扣加油車30輛,加油儲油設施100余件,沒收油品12噸,罰款12.5萬元,行政拘留12人。同時拆除非法加油站5處,有力打擊了違法人員的囂張氣焰。對2家煙花爆竹批發倉庫進行全面檢查,抽查零售經營店36個,檢查中先后發現隱患565處,立案調查4起,罰款共1.4萬元。11月18日至21日,縣應急管理局再次聘請省市專家對轄區內19家危化品重點企業進行安全檢查,排查出隱患56條,下達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10份,要求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按時整改各類安全隱患。
道路交通領域:組織開展交通運輸領域集中隱患排查治理、開展《保安全保暢通治亂除患專項行動》,共計組織執法檢查569次,參加人員1707人;發現一般隱患554起,落實整改554起,整改率100%;群眾舉報36起,查實36起,罰款51.18萬元;10月份打擊違法違規車輛16輛,罰款6.85萬元。
建筑施工領域:加強建筑起重機械和深基坑安全生產管理,督促工程建設各方落實主體責任,對全縣在建工程進行起重設備和深基坑專項檢查。落實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委托第三方檢測單位對我縣32個在建工程項目進行期中設備專項檢查,共檢查、抽查建筑起重機械設備100臺,簽發特種設備檢查工作意見通知書100份,發現隱患664條,簽發特種設備停止使用通知書24份(停止使用60臺)。
消防安全領域:根據重大節日、重要時段火災的特點,制定方案,落實措施,緊盯人員密集、易燃易爆、“三合一”場所、文物古建筑、高層地下、物流倉儲、群租房等重點場所防控,嚴格監督,依法檢查單位15923家,督改火災隱患9951處,臨時查封單位9家,責令停產停業5家,罰款42余萬元,凈化了全縣消防安全環境。
燃氣及特種設備領域: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對象,抓住關鍵節點開展專項整治,先后組織檢查督查組67個,出動執法車輛493臺次,出動執法人員1381人次,檢查了354個餐飲場所,69家特種設備單位,督促經營者加強使用管道燃氣、瓶裝燃氣的安全檢查,禁止使用無警示標簽、無充裝標識的燃氣設備,禁止餐飲經營者在用餐區使用可重復充裝的燃氣鋼瓶,進一步增強經營者的安全意識,消除安全隱患,避免事故的發生。
校園安全領域:開展了開學安全第一課、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宣傳日、“5.12防災減災日”、電瓶車專項整治宣傳教育活動。全年共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問題133項,整改112項,校園安全狀況明顯改善。
(三)強化體制機制建設
一是強化監管隊伍自身能力建設。舉辦以“學習業務、提升能力”為主題的應急管理干部業務知識培訓班,全縣各鄉鎮和縣安委會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共計100余人參加為期三天的培訓班,提升業務能力的同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全縣應急管理干部牢固樹立初心使命意識,消除不敢為、怕擔責的懈怠情緒和思想顧慮。二是推進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11月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建成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防控監測信息系統平臺,目前我縣2家涉及“一重點一重大”企業重點部位的監控視頻,設施設備的壓力、溫度、流量、液位等工藝參數和可燃、有毒氣體報警數據已實時成功上傳。三是推進應急資源普查工作。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和安排,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培訓指導企業進行匯總錄入,目前在省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中注冊的企業數量406個,應急預案填報數327個,應急保障重點物資企業數量313個,應急物資總數1804個,填報率位于全市前列。
(四)持續開展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建設
投資260萬元,建設“智慧安監”系統平臺,配備移動執法終端,風險點查找及時上傳。截至目前,全縣納入風險點管理風險點8711個,紅色風險點12個;橙色級別131個;黃色級別725個;藍色級別5513個。此項工作被省安委辦作為全省先進典型推廣。下一步,將聘請縣內外專家對全縣重點高危行業再進行風險點查找、研判,把分級管控落到實處。
(五)加大宣傳培訓,營造濃厚安全氛圍
一是縣委黨校青干班和科干班將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知識列入主題培訓內容,督促全縣黨政領導干部、行業主管部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二是緊緊圍繞“防風險、除隱患、遏事故”活動主題,組織開展了第18個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潁淮行活動、“6·16”宣傳日集中宣傳,通過組織人員走進企業、學校、社區開展安全生產宣講、在電視臺開辟專欄播放警示教育片、舉辦2019年城鎮燃氣安全綜合應急演練活動、開通“應急管理”公眾號及應急管理工作群,深入開展“安康杯”知識競賽、“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五好文明家庭”“平安校園”“道路運輸平安年”等具有行業領域特色的群眾性安全生產共建共享活動,夯實安全生產群眾基礎。三是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培訓工作。舉辦了1期應急管理干部業務知識培訓班,2期風險管控“六項機制”培訓班,4期加油站和煙花爆竹企業主要負責人培訓班,進一步增強了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和員工業務水平。
(六)科學謀劃,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一是加強災害信息員培訓,增強災害應急能力。分別于6月25日、7月31日對各鄉鎮分管負責人、災害信息員340余人進行了培訓。通過兩次培訓學習,有效提升了鎮、村兩級干部的防災減災知識,增強了應對處置災害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切實提升了我縣災情管理報送水平。
二是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提高群眾防災減災意識。緊緊圍繞防災減災宣傳主題,圍繞5·12全國防災減災日、10·13國際減災日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通過宣傳展板、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單等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廣大群眾防災減災的意識,增長了防災減災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為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加快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著力推進減災救災工作。為充分做好救災物資保障工作,我局與仆人商廈、三泰面粉有限責任公司協商,簽訂應急救災物資預購合同:礦泉水10萬瓶、方便面4000箱、大米20噸以及照明器材、面粉等。
四是加強災情會商,提升災情救助水平。自8月份開始,我縣出現了連續的晴熱高溫天氣,我縣2個多月沒有發生有效的降雨,旱情嚴重,其中玉米、大豆旱情嚴重。據各鄉鎮統計上報:此次旱災共造成全縣57.6294萬人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33223人,其中因旱飲水困難需救助人口2515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4105.6公頃,成災面積37512.76公頃,絕收7655.3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22201.49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22201.49萬元。經多次協調爭取,2019年中央和省下發我縣自然災害救災金190萬元,冬春救助款640萬元。
(七)持續推進雙擁工作。一是及時調整我局雙擁工作領導組,完善工作制度,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強化雙擁工作機制,結合雙擁工作推動安全生產工作全面開展。二是積極開展活動,在微信公眾號上宣傳我局雙擁工作,發揚擁軍有民精神,推動安全生產更好開展,結合建黨、建軍、建國和春節等節日,大力開展軍民共建、軍民聯誼和慰問活動,配合縣雙擁辦開展爭創全國雙擁模范縣工作,做好我局退伍軍人的工作指導幫助,建立健全個人信息、檔案,配合雙擁辦完成我局退伍軍人日常工作。
(八)加強應急值守,嚴格落實信息報送。按照省市縣統一部署和安排,2019年3月底順利完成了縣應急管理機構的組建掛牌,全面落實24小時在崗值班和領導值班帶班工作制度,嚴格應急值班和突發事件信息報送工作,規范、暢通了重大緊急事項報送渠道,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全面,各類突發事件在第一時間得到了妥善處置。
雖然我縣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但工作還存在安全基礎薄弱,監管人員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裝備設施落后等諸多困難和問題,2020年,我們將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對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的決策部署,持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深化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堅持問題導向破解安全難題,全力加強應急救援和減災救災體系建設。以更強的監管措施、更高的執法水平持續保持對全縣各行業各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高壓整治態勢,進一步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嚴管嚴查、嚴打嚴治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努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