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群眾普法教育整治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5年開展集中整治群眾普法教育以來,縣法建辦、縣司法局在州司法局的指導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按照《全州群眾普法教育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和《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依法治縣集中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實施“六五”普法規劃,務實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現將我縣集中整治群眾普法教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建設,精心安排工作,不斷推動群眾普法教育活動
一是為做好集中整治群眾普法教育活動各項工作,我局及時召開了活動啟動大會,認真總結以往普法工作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動員。成立了以局長為團長,副局長為副團長,其他成員為宣講人員的“法律八進”法制宣講團,形成了以“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工作人員全力抓的強有力的工作機制。二是層層分解任務,把宣傳國家法律、法規、與黨的宗教政策,與縣情相結合起來,把教材的內容轉變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充分做好活動前期準備工作,使主題教育活動在廣大群眾中入腦入心,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切實把廣大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的周圍,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學法、守法、用法。三是全面實施集中整治群眾普法教育計劃。2015年11至12月深入全縣4個區工委、19個鄉鎮開展依法治縣群眾普法教育大會。2015年1月至2月法律進軍營、進重點維穩鄉鎮開展法制宣傳。2015年3月開展法律進學校。2015年4月開展“六五”普法整村推進專題法制宣講。
二、夯實普法基礎,創新宣傳措施,不斷獲取群眾普法教育新成果
(一)拓寬新思維,以“五結合”全面打開普法新局面,努力創新宣傳方式
根據縣地廣人稀,南北縱橫,受歷史、宗教、文化等影響,農牧民思想發展參差不齊,寺廟多,僧尼多,法律意識淡薄,學法用法條件差,群眾接受能力弱的實際。自依法治縣集中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我縣以促進各級干部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增強廣大群眾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形成廣大群眾依法維護權益,營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為目標。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有效提升了全縣廣大群眾的法律素質,養成了廣大群眾遵紀守法的自覺性。我們的主要做法是:一是點面結合,整體推進。積極發揮依法治縣藏漢雙語聯合宣講團作用,分批次深入全縣各區鄉鎮開展普法教育,確保各鄉鎮“點”上全覆蓋;突出“國家領導干部、公職人員、寺廟僧尼、基層群眾、青少年”五類學法對象,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學法、結對認親學法、“四下鄉”和“法律八進”學法、專業隊伍講法傳法、基層組織學法等五種載體確保學法對象“面”上全覆蓋,努力形成“點面齊推”的群眾普法工作格局。二是內外結合,優勢互補。突出由“內”發力,在政法系統開展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和基層派出所、司法所負責人“一對一”聯系“重點村學法”活動;緊扣“誰執法誰普法”要求,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行業優勢和主導地位,就本單位、本部門、本行業所涉及的法律法規開展普法教育。注重“外”部輔助,將全縣群眾普法教育專項行動與群眾工作、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等活動結合起來,通過結對認親“一對一”宣傳,同心同向“針對性”宣傳,愛心幫扶“引導性”宣傳、民族團結“共同宣傳”等方式,將學習法律法規滲透進各項重點工作中,形成“人人學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圍。三是明暗結合,把握時效。把握“明暗”結合點,充分利用11月24日民族團結進步日、“12.4”法制宣傳日暨國家憲法日等重要節點和“一把手講授法律知識課”、“法制副校長講授法律知識課”、送法進學校進鄉村、舉辦法制講座等形式開展“明”面上的普法教育,形成普法宣傳濃厚氛圍,鮮明法治導向;在開展日常工作中,注重從“暗”的層面下功夫,適時給廣大農牧民群眾灌輸法律知識,潛移默化中培養基層群眾的法治思維和守法意識,做到日常工作與普法教育兩不誤、雙促進。四是新舊結合,創新形式。在依靠傳統的發放宣傳資料、舉辦法制培訓班、設立法律咨詢臺等“舊”普法宣傳形式基礎上,不斷發掘“新”方式,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手段豐富普法形式。通過“座談學法、短信學法、微信學法、親戚送法、志愿者傳法、黨課學法”等形式提升普法實效;以挖掘法治案例、縣電視臺開設法治專欄、led視頻播放普法知識、縣普法網公布普法工作動態、手機報發送普法知識、懸掛法治宣傳橫幅和普法漫畫等方式,不斷提升普法教育的感染力和輻射力。五是供需結合,分類宣傳。將被動普法轉變為主動送法,在“供”上下功夫,以“法律八進”活動為載體,根據不同的普法對象分類施教,擴大教育面和受益面;定期收集整理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典型案例,編印內容豐富、分門別類的普法“菜單”,供各類群體選擇,全力做到按“需”施教,提升群眾普法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深化法律八進,掀起城鄉普法新高潮,獲取普法新成果
按照州、縣依法治縣集中整治活動的部署要求,結合縣實際,貼近群眾務實開展“法律八進”活動,掀起新一輪城鄉普法高潮。一是開展“法制宣傳鄉村行”活動。組織縣宣講團、基層司法所長、司法助理員、村法律顧問進村入戶發放普法資料,向群眾面對面開展法制宣傳;目前,制作法制宣傳標語(橫幅)60余幅,受教育群眾達56000余人次,進一步推動法制宣傳向鄉村延伸,進一步提升了農牧民法律素質。二是加強干部職工學法。進一步完善了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領導干部法制講座和干部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會前學法制度,促進干部職工學法用法,推進依法行政。目前,接受法制培訓的干部職工達7200余人次,進一步增強了干部職工學法用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開展“法制宣傳校園行”活動。組織法制副校長、縣宣講團到學校開展專題法制講座,指導學校創辦法制宣傳墻報、舉辦法制手抄報,在學生中廣泛開展法制活動,促進學生、教師、家長共同學法,目前,開展送法進學校15場次,發送《青少年普法知識讀本》2300冊,受教育人數達4500余人次,切實增強了師生學法、守法意識。四是加強寺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過結對認親、同心同向活動和法制培訓,在廣大僧尼中形成比學法律、比守法律的氛圍。發動高僧大德教育廣大僧尼和信教群眾遵守國法、不違法犯罪,教育效果良好。對800余僧尼開展“愛教和守法持戒”主題教育,面對面的宣傳法律知識,效果明顯。五是開展“法制宣傳網絡行”活動。利用網絡平臺,通過縣普法網、縣電視臺開設了法制專欄,在格薩爾廣場通過led視頻,滾動播放法律宣傳片和13條不同內容的法制宣傳標語,利用移動、電信、聯通平臺向6000用戶發送不同內容的法制短信。進一步提高了法制宣傳的覆蓋面。六是開展專題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縣司法局制作法制宣傳掛圖或展板共130塊,積極開展了“12.4”法制宣傳日、“3.8”婦女維權、“3.15”消費者維權、安全生產月、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宣傳月集中宣傳、禁毒宣傳日等專題宣傳活動,同時設立法制宣傳點、咨詢服務點、有獎問答點,進一步增強了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七是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廣泛宣傳。自集中整治群眾普法教育活動開展以來,發放自制藏漢雙語“法治學法讀本”3000本、發放自制法律法規宣傳資料7900余份,有力推動依法治縣集中整治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由于宣傳工作扎實到位,群眾普法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活動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還不能完全適應法治、法治的新任務、新要求,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法治文化的新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法律宣傳人才不足,特別是懂藏漢雙語、既精通法律知識、又熟悉社情民意的宣傳人才奇缺;二是部分鄉、村偏遠、交通不便,宣傳教育成本成倍增加、經費困難;三是部分農牧民群眾,寺廟僧尼文化素質偏低,接受教育能力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縣將按照上級的安排部署,創新群眾普法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力度,發揮精通藏漢雙語法律骨干的優勢作用,切實推進依法治縣集中整治工作,為法治建設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