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村目標宣傳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年上半年,牌坊鄉黨委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委宣傳部的正確指導和各部門密切配合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宣傳思想工作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從服務于大局,不斷深化理論創新,扎實推進主題宣傳活動,積極有效開展對內對外宣傳,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精神文明創建成效顯著,為促進我鄉經濟和社會繁榮發展、為打造和諧牌坊、安康牌坊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一、不斷強化學習意識,以學習為平臺,做好理論宣傳工作
一是深化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年初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堅持并完善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一把手”負責制度,嚴格學習考勤制度、學習通報制度,堅持每月一次理論學習,定期組織召開中心組理論學習交流座談會,通過鄉黨委中心組學習帶動基層理論學習、通過制度建設推動理論學習,切實提高中心組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上半年我們共安排了《十七大報告》、《十七屆三中全會報告》、《科學發展觀》和省、市、縣領導講話等重要學習內容,并要求中心組成員及時撰寫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通過深化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進一步增強了鄉黨政班子把握科學發展觀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為領導干部加強政治修養、黨性修養、作風修養、從政修養、道德修養和紀律修養、更新知識和拓寬視野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二是繼續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我鄉組織廣大黨員干部通過自學和集中學習等方式,繼續深入、全面系統地學習《十七大報告》、《十七屆三中全會報告》等文件。要求全體鄉村干部積極深入學習和準確把握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精髓,自覺做好在群眾中的宣傳,力求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到每一個村組、每一戶家、每一個村民,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進一步增強十七大、十七屆三中精神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深入性、全面性、透徹性。上半年全鄉共印發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材料、宣傳單500多份。
三是堅持鄉干周五下午學習制。集中學習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省、市、縣領導的重要講話、精神指示外,各辦、站、所每周輪流提供學習材料,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各自崗位的理論和業務知識,互相取長補短。同時,支部活動和黨員春訓等黨內學習也正常開展。堅持不懈的理論學習、實踐討論和經驗交流,有效提升了我鄉干部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也進一步拉近了彼此的關系,為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是積極參加縣委宣傳部舉辦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理論骨干培訓班。3月底,鄉黨委組織人員參加了縣委宣傳部在縣委黨校舉辦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理論骨干培訓班,并將培訓班的學習內容、目的等主要精神在鄉干學習會上“通氣”,先期宣傳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知識,并散發了100多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讀本。
二、不斷構建外宣新格局,以外宣為先導,做好“一崗雙責”工作
一是認真貫徹履行“一崗雙責”。我鄉積極實施符合牌坊實際的“一崗雙責”內容、方法和步驟,保證宣傳工作的連續性、一致性。不斷鞏固宣傳工作領導組,堅持以鄉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宣傳委員為直接責任人,充實宣傳隊伍,各辦站所齊抓共管、廣泛參與、并肩作戰,切實將宣傳工作與本職工作相結合,細化、量化和分解宣傳任務,確保宣傳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確保宣傳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墻里墻外樣樣紅”。
二是牢牢把握輿論導向,創新宣傳手段,拓寬宣傳領域,彰顯強大宣傳效應。切實圍繞全鄉工作中心,圍繞重要會議以及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的出臺,圍繞上級領導的視察和調研,通過各種形勢和渠道,有計劃、有重點、有聲勢地展開廣泛的新聞宣傳報道,充分向外界展示我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項動態。上半年,圍繞計劃生育、信訪穩定、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綜治、新農村建設、秸稈禁燒、上級領導來訪等重點工作,我鄉通過在店白路等主要干道、牌坊、高塘和草廟集市張貼宣傳標語、懸掛宣傳橫幅、利用鄉村宣傳欄、公開欄、墻報等方式進行精心宣傳,共張貼各類宣傳標語80余條,懸掛宣傳橫幅20余條,出版墻報30多期,拍攝新聞圖片200多張,廣播循環播送200余次。尤其是秸稈禁燒,我鄉除及時懸掛禁燒橫幅、張貼禁燒標語、通過村廣播不間斷播出禁燒播報外,還成立秸稈禁燒宣傳流動小組,鄉行政片長、行政分工、各村兩委相互配合和協同作戰,蹲點駐守在各分管段區,進行流動宣傳,積極做群眾思想工作,嚴防死守,有效杜絕和禁止了我鄉大規模秸稈燃燒,保證了牌坊良好的空氣質量和環境。另外,我鄉積極做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海深、原省人大主任孟富林、省農委副主任劉廣春以及省市民委等上級領導來訪的宣傳報道,并及時向相關媒體上傳。同時,我們還積極拓寬宣傳手段,創新宣傳陣地,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宣傳陣地的作用,時刻唱響主旋律,弘揚新風尚,擴大宣傳面,加大宣傳量,豐富宣傳點,為我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上半年,我鄉共向省級新聞媒體投稿6篇,用稿4篇;市級新聞媒體4篇,用稿2篇;縣級新聞媒體40篇,用稿22篇。同時,我鄉不斷更新和豐富在中國肥東網、肥東縣政府網、農網上的網站,定期維護鄉政府網站,邀請市、縣級電視臺、報社進行現場錄制節目和播放,全方位、多層面加大對牌坊鄉的宣傳力度,深入挖掘牌坊亮點,展示牌坊精品,為富民強鄉、發展民族經濟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是做好節慶日的宣傳,豐富群眾節日生活,營造熱烈祥和的節慶氣氛。上半年,我鄉在春節期間、三八節、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等重要節日積極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節慶宣傳活動。例如,春節期間,我鄉配合縣文化局、縣廬劇團在草廟新街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廬劇展演、配合“春天”花船隊在草廟舊街舉辦了花船表演,這些民俗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食糧,受到了群眾熱烈歡迎;“三八”婦女節,鄉黨委召開了全體鄉村女干部慶“三八”茶花會,共慶婦女同胞的節日;五四“青年節”,我鄉在牌坊中心校舉辦了“慶建國60周年,建鄉15周年”詩歌朗誦大賽,重塑學生們的愛國之情、愛鄉之情,增強學生們奮發努力,報國報鄉的責任感、使命感;“六一”兒童節,我鄉和牌坊、草廟兩所中心校共同組織了“慶六一文藝匯演”,為孩子們送了節日的問候,讓他(她)們度過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六一”。
三、不斷加大輿論宣傳,以報道為助力,做好發展民族經濟、服務民族團結和諧、宣揚和推廣民族特色等中心大局工作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宣傳工作的根本出發點。
第一,作為大棚蔬菜之鄉,綠色無公害蔬菜之鄉,大力發展民族特色經濟、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是我鄉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鄉黨委更是把宣傳工作做為發展民族經濟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出發點和突破口。上半年,我鄉舉辦實用技術培訓4場,培訓300余人次,發放農用技術咨詢宣傳材料1000余份;利用農網進行宣傳,并定期牌坊經濟發展的鄉情動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鄉黨委、政府的堅定領導下,在各級輿論的正確引導下,在鄉村干部的宣傳動員下以及廣大群眾的辛勤耕耘下,我鄉的大棚蔬菜生產和養殖業的發展初具規模化、產業化和一體化。宣傳工作對推動我鄉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起到了積極的導向作用。目前,全鄉設施栽培面積已達5500多畝,露地蔬菜近3000畝,其中35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獲得省級無公害產地認定;上半年新建設施栽培基地2個,發展大棚蔬菜面積500畝;全鄉優質品種種植面積占總種植面積的90%以上。養殖業發展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目前全鄉標準化飼養小區已達26個,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肉、奶牛飼養基地存欄量已達4000多頭,出欄商品豬6.1萬;眾興水庫和管灣水庫的庫區漁業經濟日顯規模。全鄉的產業結構調整良性開展,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第二,作為市、肥東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維護民族團結和穩定,實現民族和諧發展是我鄉宣傳工作的又一重點。上半年,我鄉一如既往地繼續加強民族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力度,繼續加大對6個少數民族村的資金投入,繼續堅持優先加強發展少數民族村經濟、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宣傳,積極、妥善處理和解決好少數民族群眾的矛盾與糾紛,高舉民族和諧大旗,大力倡導民族和諧新風,切實使民族宗教政策宣傳深入人心,回滿漢和睦相處,親如一家。
第三,面對金融危機,面對返鄉回家的民工潮,我鄉一刻也不放松地加強形勢和政策宣傳,引導民眾正確地看待和應對金融危機。一是對民眾詳細宣傳國家調控金融危機,刺激經濟復蘇和增長的政策和措施,鼓勵返鄉民工利用自身的技術、資金和政府的幫扶、優惠,創業興業;二是舉辦與返鄉民工面對面交流活動,邀請部分返鄉民工座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盡己所能地幫助他們共克難關。
第四,弘揚民間文化,做好民族特色的宣傳。重點是做好蹴球的推介和保護。作為全省最早出現這項活動的鄉,我們繼續加大對蹴球的品牌宣傳,使之影響更廣,進一步提高牌坊作為少數民族鄉的知名度和關注度。
四、不斷加強文化宣傳,以文化為媒介,做好文化工作
一是積極配合縣文化局、文管辦開展的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向村民宣傳文物知識,有效挖掘牌坊民間文物古跡,保護牌坊民間文化。
二是積極配合縣文化局開展的“農家書屋”活動,在草廟村等村建立“農家書屋”點,配置大量農村科普圖書、書架,規則擺放,有序瀏覽和借閱,充實了群眾業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群眾科技知識面,有效幫助和指導了群眾科學生產。
三是積極配合縣文化局開展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統一配備了播放器、音箱等電影播放設備,推廣農村電影播放,倡導文明健康娛樂,將會大大豐富群眾的業余娛樂生活和有效預防、減少不文明不健康的娛樂。
五、不斷加強文明創建,以文明創建為紐帶,做好文明建設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我鄉牌坊村和春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建設初見成效,通過統一修平門前路面、統一刷新墻面、統一修砌花壇、統一栽植綠樹、統一安裝路燈,和春可謂是“舊裝換新顏”,整體面貌煥然一新,文明創建水平有了質的提升,受到市級表彰。另外,我鄉新建了垃圾填埋廠,有效解決了牌坊居民生產、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循環利用。
二是積極開展村莊環境衛生整治。通過長效化開展“清潔家園綠化鄉村”、“改水改廁”、“秸稈禁燒”等愛國衛生運動和村莊環境整治,廣泛宣傳城鄉環境清潔衛生知識,積極推動集鎮、村莊環境美化、亮化,提高群眾人居質量,改善群眾生活面貌,保護好牌坊的藍天、碧水和清新空氣。
年上半年,我鄉不斷開拓創新,積極進取,各部門通力合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預定的宣傳任務,但是宣傳工作還存在諸如對內對外宣傳力度需要進一步擴大、宣傳思想工作方法、形勢和步驟需要進一步探索、宣傳思想工作的滲透力、戰斗力需要進一步提高等薄弱之處。下半年,我鄉的宣傳思想工作將繼續堅持正確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勵和正面的宣傳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宣傳理念,為構建和諧牌坊、安康牌坊、為更好地推進牌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具體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加大宣傳工作經費投入,從資金、人員、設備、載體等方面做充分保障;要加強村廣播室建設,完善村廣播室的硬軟件基礎設施,將村廣播室打造成宣傳的“喉舌”,打造成宣傳的強大平臺和載體。
二要加強對通訊報道員的培訓,提高通訊員的理論和業務水平,使之更好地適應和開展宣傳報道。
三要結合“建國、置縣60周年和建鄉15周年”,開展好各項慶祝活動:一是邀請市縣電視臺、電臺等新聞媒體來我鄉做采訪、做專題節目,將我鄉這個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建鄉15周年來的發展歷程、發展成果、重點產業、未來的發展藍圖等制作成專輯,并在市縣電視臺、電臺重要新聞欄目檔播放;同時組織全鄉干部集中收看專輯,加強對我鄉的榮譽感、自豪感、凝聚感、責任感。二是組織全體鄉干開展“我愛祖國愛家鄉”紅歌大賽,謳歌祖國建國60周年、我縣置縣60周年和我鄉建鄉15周年。三是組織牌坊、高塘、草廟三所中學的學生開展“祖國在我心中”的詩歌朗誦大賽,邀請縣電視臺進行攝影和報道,增強學生對國家、民族和家鄉的認知感、自豪感、責任感和奉獻感。四是組織全體中層干部走上街頭、走下村去開展志愿活動,力所能及地幫助群眾生產、生活,用親身實踐來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對建國置縣建鄉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