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和《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省檔案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全面推進我縣檔案事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更好地發揮檔案工作為黨和國家大局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功能,現制定縣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一、基本情況
縣檔案館系縣級國家檔案館,現有人員11名,配備有正館長1名、副館長1名、股長3名、后勤保安人員5名;具有本科學歷3人,大專5人。檔案館設在縣太平鎮永安大道文化中心,共有3600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為2000平方米。截止2014年底,館藏全宗118個,檔案54175卷(文書檔案20613卷+專門檔案33562卷),館藏資料12099冊。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1、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省委、市委、縣委全會精神,進一步落實中辦、國辦《意見》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意見》,以服務“四個全面”為中心,以推進“三個體系”建設為重點,大力夯實檔案基礎業務,扎實推進檔案館舍、檔案信息化和干部隊伍建設,確保檔案工作始終為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確保檔案事業始終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
2、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全縣檔案工作爭取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具體目標:加強依法治檔工作,進一步提高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履職能力,促進檔案事業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強檔案館舍建設,建設成為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檔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閱中心、電子文件中心“五位一體”的國家公共檔案館;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檔案數字化進程;加強“三個體系”建設,增強檔案館整體服務功能;加強檔案人才隊伍建設,實現人才強檔,確保檔案干部隊伍在質量上和數量上與檔案事業發展相適應。
三、主要任務
(一)檔案信息化建設。
按照兩個《意見》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列入信息化建設整體規劃,統籌安排,切實推進檔案存儲數字化和利用網絡化和服務大眾化。縣檔案館要按照存量數字化和增量電子化的要求開展數字檔案資源建設,按時完成全省檔案檔案信息化建設目標和任務。縣檔案局(館)檔案信息化項目總投資500萬元,由省財政預算安排解決。
1、加快館藏檔案數字化步伐,推進檔案信息數據庫的建設工作。到“十三五”末,建成目錄中心,完成館藏重點檔案的數字化工作。建立專題性檔案目錄數據庫、紙質檔案全文數據庫和多媒體數據庫,做好館藏重點單位紙質檔案的數字化處理工作、檔案數據異地異質備份前期準備工作,完成館藏照片、錄音、錄像檔案的數字化工作。縣檔案館在2019年前完成館藏紙質檔案數字化比例達到80%以上的任務,并保證檔案信息數據庫的安全、完整。同時探索提供網絡全文檢索查詢服務方式。
2、加強檔案信息保密安全管理工作,推進檔案數據備份中心建設。檔案館要建立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安全保密防護體系,推進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和分級保護工作。加強安全技術研究與防范工作,加緊建立檔案信息容災系統和災難恢復機制。要按照《電子檔案移交與接收辦法》的要求和收的進、管得住、用得上、交得出的原則,加強電子檔案管理,確保電子文件和檔案的長期安全。各級檔案部門要加強檔案安全保密教育,建立健全保密檢查常態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檔案館(室)的安全保密檢查。各檔案館(室)要嚴格執行安全保密規章制度,經常開展自查,做好檔案移交與接收進館、數字化外包、檔案托管和檔案開放利用中的安全保密審查,依法依規開展涉密檔案管理,嚴防檔案失泄密事故發生。檔案館要全面開展檔案安全備份工作,對同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重要檔案實行異地備份保管,對重要電子檔案實行異地異質備份保管,確保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絕對安全。
(二)檔案資源建設。
1、加強檔案資源的收集、征集。完善檔案收集機制,促進檔案資源總量增加、質量提高、結構優化。縣檔案館要加強對建檔歸檔工作的監督指導,特別是對重點工作、重大活動、重大建設項目、重大科研項目、重大生態保護項目以及新領域、新專業、新機構、新社會組織的建檔指導,做到應建盡建,應歸盡歸,應收盡收,全面覆蓋。要做好本級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及其領導同志接受的公務禮品檔案接收工作;加大對散存于民間和境外的珍貴檔案、特色檔案征集力度。
2、做好民生檔案工作。檔案館要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制定民生檔案歸檔范圍、管理辦法,監督指導民生檔案的收集歸檔。各單位檔案機構要把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就業、住房、醫療、社保、教育、食品安全、土地確權、異地務工人員積分入戶等各類文件材料收集歸檔,并按省有關規定管理、提供利用和移交。檔案館要將民生檔案納入國家檔案資源體系,積極做好民生檔案收集工作。
3、科學整合檔案館(室)資源。建立以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為主導、各行業主管部門密切配合、檔案館(室)集中統一管理的檔案資源管理架構。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統籌規劃,支持和鼓勵打破部門和條塊分割,整合同一單位內不同部門、同一地區各檔案館(室)的檔案資源,推動檔案資源科學配置和高效利用。積極整合地方珍貴檔案資源,實行集中保管和統一利用。
4、開發利用好檔案資源。按照兩個《意見》的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提供檔案信息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一部分,統籌安排檔案服務、政府公開信息服務和其他公共服務,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務,推進檔案利用公共服務多樣化、均等化。檔案館要依法加強鑒定開放工作,探索開放新機制,及時主動開放各類檔案和提供政府公開信息服務;做好檔案查閱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主動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檔案資源開發利用,積極探索檔案資源開發新模式,逐步實現檔案編研工作轉型;充分發揮檔案學會等社會組織的作用,積極創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和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檔案科普知識宣傳。要加強對館藏民國檔案等珍貴檔案的編研開發力度,可聯合社會力量編研、出版館藏檔案的研究成果。
5、加強聲像檔案工作。加快聲像檔案拍攝機制建設,實現聲像檔案規范化、制度化管理,逐步達到數字化管理的要求。要建立和完善聲像檔案工作,使其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發揮前臺服務作用。要積極創造開展聲像檔案攝錄工作的條件,建立健全聲像檔案工作制度,加大收集、采集工作力度,重點做好黨政主要領導的重大政務活動、上級領導視察指導工作和突發性事件的攝錄工作。
6、保護和搶救檔案實體。各檔案館(室)要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檔案安全防范體系。切實改善檔案保管保密條件,進一步提高安全防災能力;建立健全檔案安全應急管理機制,制定應急預案;加強內部管理,實行檔案安全責任制,確保安全措施落實實處。
7、加強對檔案業務外包服務的監督管理。積極探索和建立檔案寄存、檔案鑒定、檔案整理、檔案裝具和檔案數字化等檔案業務外包服務機制。同時,要按照國家關于檔案數字化外包工作的有關要求,嚴防檔案安全的關卡,杜絕在檔案業務外包時出現檔案安全漏洞的問題。
(三)檔案法治建設。
1、提高依法治檔意識。根據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整體部署和要求,認真組織學習國家和省頒布的各項檔案行政法規和管理規章,對照檢查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修訂、完善各項檔案管理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檔案法律法規的相關配套制度,加強督促檢查,抓好工作落實。抓好檔案普法宣傳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2、建立健全檔案行政執法責任制。明確內部機構和崗位人員,堅持檔案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對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每年組織一次相關法律知識和檔案業務知識的學習或培訓,提高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素質和文明執法水平。加強檔案行政管理工作,做好檔案執法檢查工作。
3、依法查處檔案違法案件。要加強對檔案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嚴重違反檔案法規的案件進行嚴肅處理。要開展檔案安全專項督查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要及時清查、處理,對因安全事故導致檔案實體和檔案信息丟失、泄密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四)檔案干部隊伍建設。
1、加強檔案部門領導班子建設。檔案部門領導班子要牢記“打鐵還須自身硬”的道理,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帶頭踐行“五個堅持”,帶頭做到“五個表率”、“三個看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理想信念和黨紀政紀法紀教育,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保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加強學習實踐,增強推進科學發展的能力;加強作風建設,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2、提高檔案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要加強檔案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隊伍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梯次結構、注意提拔使用德才兼備、苦干實干、業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積極營造用心想事、潛心謀事、專心干事的良好氛圍。要大力挖掘、宣傳檔案系統的先進人物和先進集體,把他們的事跡作為鮮活的價值觀和有形的正能量,引導大家見賢思齊、向上向善。要加強檔案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要進一步改進機關作風,堅持從嚴管理干部,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解決問題的成效推動機關作風轉變,努力鍛造一支忠于職守、遵守紀律,作風過硬、業務精通的檔案干部隊伍。
四、實施項目
1、縣檔案館館藏檔案數字化項目
建設內容:按照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省檔案工作的意見》的要求,以完成縣檔案館館藏紙質檔案數字化翻兩番的任務為目標,啟動縣檔案館館藏檔案數字化項目。重點掃描民國檔案、重點全宗檔案等館藏珍貴檔案。同時,做好檔案數字化后數據的備份保管工作,確保數字化數據真實、完整、安全。
投資方式:省財政列入預算,分期投資。
投資預算:500萬元。
實施時間:2016年—2020年。
2、電子文件數據采集管理系統
建設內容:按照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電子文件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依托現有的“縣OA辦公系統”,啟動“電子文件數據采集管理系統”項目建設,重點解決現有的縣電子政務OA系統產生的電子文件無法進行在線移交、歸檔的問題。實現我縣電子政務OA系統產生的文件實時移交、在線歸檔功能。增加電子文件和電子檔案管理、利用的權限控制機制,建立完善的備份機制和數據保障機制,增加客戶端數據移交單位數量,方便系統擴展,實現大數據量的高效檢索和安全存儲等需求。此項系統應包含:1、電子文件數據采集系統;2、電子文件歸檔管理系統;3、政府信息公開查閱服務系統。
投資預算:60萬元。
投資方式:將“電子文件數據采集管理系統”項目納入縣政府電子政務建設總體規劃,縣財政列入預算,分期投資。
實施時間:2016年—2020年。
3、國家重點檔案搶救與保護項目
建設內容:“十三五”期間,縣檔案局(館)全力做好國家重點檔案搶救和保護工作。
投資預算:50萬元。
投資方式:縣財政投資,爭取上級財政補助。
實施時間:2016年—2020年。
4、縣名人檔案和珍貴檔案征集項目
建設內容:“十三五”期間,縣檔案局(館)將征集散失在國外、境外和其他地區的有關歷史記錄內容的珍貴檔案和散存在民間的珍貴歷史檔案、特色檔案與名人檔案,在縣檔案館內設置名人檔案庫房。同時,對縣級領導個人保存的珍貴文件資料等進行收集、歸檔。
投資預算:60萬元。
投資方式:縣財政投資。
實施時間:2016年—2020年。
五、保障措施
1、加大對檔案事業的投入。按照兩個《意見》的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檔案工作,切實把檔案工作納入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工作考核檢查的內容,及時研究并協調解決檔案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提供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保障,不斷推動檔案事業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
2、創新檔案事業發展思路。檔案部門要認真履行檔案行政管理和檔案保管利用雙重職能,主動適應社會利用檔案的新需求,增強檔案的開放性;主動適應政務信息化的新趨勢,增強檔案的數字化程度;主動適應政府職能轉變的新使命,增強檔案工作的創新性;主動適應干部隊伍建設的新要求,增強檔案系統干部的使命感。
3、加強依法治檔工作。各級檔案部門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完善執法程序,嚴格執法責任,嚴肅查處各類檔案違法案件。同時,加強對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的監督和指導,引導、幫助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做好檔案工作。
4、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各級檔案部門要將檔案信息化建設納入政府電子政務建設規劃,同步建設,同步發展,使檔案信息利用和政府信息查閱成為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5、加強檔案宣傳工作。各級檔案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各類媒體開展走基層活動,宣傳全縣檔案事業發展的經驗做法,傳播檔案文化。主動推出一批有現實和歷史價值、有文化內涵、有檔案特色、有社會影響、為人民喜聞樂見的檔案宣傳精品力作。積極創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和中小學檔案教育社會實踐基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檔案科普知識宣傳。健全檔案普法宣傳教育機制,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檔案意識。開發利用館藏檔案資源,做好檔案編研工作,在講質量、出精品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資政服務水平。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開闊全縣檔案工作的視野,擴大檔案工作的宣傳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
6、加強調查研究和檔案理論研究。各級檔案部門深入開展調研活動,及時總結和推廣新經驗、新做法,不斷提高檔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發揮檔案學會的橋梁紐帶作用以及專家的智囊庫作用,廣泛開展多層次的檔案學術研究活動,加強對外交流和協作,開闊視野,增廣見識,增進友誼,提高檔案學術研究水平。
7、加強檔案人才資源建設。各級檔案部門要建立人才庫,加強對人才的儲備和培養。要多渠道、多方式地開展檔案教育培訓工作,鼓勵在職人員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高檔案人員的素質和技能。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優化人才結構,為檔案事業發展蓄足后勁。大力營造有利于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不斷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