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什么是期刊影響因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影響因子(ImpactFactor,IF)是湯森路透(Thomson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
期刊影響因子計算方法
其實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很簡單,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前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打個比方,某期刊2005年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如下:
本刊2004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數:48;
本刊2004年的發文量:187
本刊2003年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數:128;
本刊2003年的發文量:154
本刊2003-2004的文章在2005年的被引次數總計:176
本刊2003-2004年的發文量總計:341
本刊2005年的影響因子:0.5161=176÷341
期刊影響因子的意義
影響因子并非一個最客觀的評價期刊影響力的標準。一般來說影響因子高,期刊的影響力就越大。對于一些綜合類,或者大項的研究領域來說,因為研究的領域廣所以引用率也比較高。比如,生物,和化學類的期刊,這類期刊一般情況下就比較容易有較高的影響力。影響因子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學術質量的優劣,但影響因子與學術質量間并非呈線性正比關系,比如不能說影響因子為5.0的期刊一定優于影響因子為2.0的期刊,影響因子不具有這種對學術質量進行精確定量評價的功能。國內部分科研機構,在進行科研績效考評時常以累計影響因子或單篇影響因子達到多少作為量化標準,有的研究人員可能因影響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晉升職稱或評定獎金等,這種做法絕對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