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三項工程工作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鎮黨委繼續把推進“三項工程”作為農村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和主要內容,以固本強基、素質提升、創業帶富“三項工程”為載體,著眼于創新機制強基礎,著眼于強化素質增本領,著眼于發揮作用當先鋒,著眼于凝心聚力促發展,著眼于構建和諧保穩定,突出抓好村級黨組織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突出村級干部的素質和本領的提升,突出抓好農村黨員創業帶富的模范作用,不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生機與活力,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扎實推進,狠抓落實。現將近幾年來“三項工程”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鎮基本情況
鎮位于縣城北部20公里,全鎮幅員面積586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36個自然屯,總戶數為5349戶,總人口為17578人,其中農業戶為2446戶,農業人口為10431人,有農村勞動力4069人,耕地面積22230畝,轄區內有三岔子林業局所屬林場2個,苗圃1個。全鎮共有25個基層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18個,有黨員總數542名,其中農民黨員480名。在近幾年的鄉鎮評比中,鎮黨委連續多年被縣委評為“一類班子”;先后多次被市、縣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多年獲得農村工作前三名、招商引資一、二、三等獎等榮譽稱號。
(二)“三項工程開展情況
一、在落實推進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按照“固本強基”的目標要求,圍繞“四個體系建設”今年著力狠抓了村部建設,優化黨組織設置,加大投入保障等工作。一是加強了村部建設,著力組織實施了村、新勝村、沙河子村、崇禮村、雙溝村、亮甸子、上營子、五里河、天合興,九個村部新建(面積在160-200平米不等)和西南岔、大糧戶、陽岔河等三個村部的擴建工作。續建了雙陽、興隆、西南岔、光明,四個村部廣場硬覆蓋及相應的器材配套設施。二是繼續抓好優化黨組織建立即在產業鏈上設置黨組織,將西南岔村、村升格為黨總支,在雙陽、興隆、五里河探索建立由黨員參與的跨村聯合專業合作社,全鎮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8個,并成立專業合作黨組織15個。參加合作社人數270人,其中黨員人數98人。三是著力抓好投入保障體系建設,2009年以來各項專項經費撥付使用到位率達100%,今年,在全面落實上級投放的黨員創業資金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爭取上級幫扶部門和協調貸款的投入力度,全年共投入“三項工程”建設保障資金和黨員創業資金216萬元。同時,2014年在省財政增加轉移支付資金的基礎上,縣財政匹配資金到位率100%,村干部報酬轉移支付和未列入轉移支付的村黨組織委員報酬按標準全部發放到位。四是建立并完善了鎮村黨組織服務民生工作網絡,各村均建立服務民生工作站,繼續推行首問負責制、兩次辦結制、服務制、服務承諾制等民生制度。五是深化農村黨員干部監督機制,全面落實群眾評議黨員、黨員評議支部、村黨組織評議鎮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等有效監督機制。
2、圍繞“素質提升”工程目標要求,繼續推進村級干部培訓計劃。一是扎實推進“項目支書計劃”。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退糧進特”戰略,全鎮18個村黨組織書記分別新上了灰蘇子、甜玉米、返魂草等規模產業項目,年收入均在5萬元以上,并分別帶動2名以上黨員和3戶以上農戶創辦致富項目。二是認真組織開展崗位能力培訓,全年鎮級領導干部參加崗位能力培訓6人,培訓面達100%。三是加強對村級干部的培訓,全年組織村級干部到省內省外學習考察人數3人,同時加強自我培訓,全年共舉辦村級干部政策、理論、法制、科技等方向的培訓班3期,參訓人數328人次。
3、圍繞“創業帶富”工程目標要求,扎實推進黨員創業帶富活動。一是為黨員提供創業扶持,今年共投入黨員創業扶持資金60萬元,市縣下撥的農村黨員創業資金到位率達100%。二是建立黨員創業基地,全鎮共培育黨員創業示范區3個,黨員創業示范戶54個,帶動農戶500余戶。成立黨員創業服務團隊18個并保證工作經費全部到位。三是由農村黨員領辦創辦新型經濟合作組織36個,占合作組織總數的100%。四是認真組織開展了黨內幫扶工作,采取農村由勞動能力的黨員“一帶一”和“一帶X”的形式,共幫帶貧困黨員55戶,幫帶貧困戶108戶,同時全部建立了農村黨員和農戶致富檔案。
二、在措施方法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繼續把“三項工程”納入黨委抓黨建工作目標責任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全面抓,副書記親手抓,班子成員包保支部分別抓、機關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常年抓的工作機制和責任機制。
二是堅持把“三項工程”與星級支部創建、創先爭優活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產業調整、新農村建設、民生造福工程等農村重點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賦予“三項工程”以更多內容和豐富載體。
三是在自我加壓、自主創新的同時,積極加強與省、市、縣幫扶部門和涉農單位的協調力度,爭取在政策、資金、項目、科技、物資、信息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借力促快求發展。如爭取扶貧項目資金300萬元實施村小流域治理工程;協調移民部門投入資金5萬元解決五里河村水毀道路。
四是抓好工作創新,為“三項工程”開展和推進增添活力和動力。著力探索實踐在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和“一檔兩制三扶”模式,即在深化在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的基礎上,把“三項工程”與“星級支部”創建、建制村“劃檔分類、升級晉位”、“四位一體”與載體有機結合起來,特別是針對偏弱村、薄弱村全面落實了升級晉位措施,即采取縣鎮村三級幫扶的措施,縣包保部門、鎮黨委政府、經濟發展強村三級結對實施幫扶,在政策、資金、項目、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幫扶,如大糧戶村發展養牛,并建立養牛專業合作社;陽岔河村利用村獨特的地理條件,由鎮政府牽頭,協調縣、鎮相關部門為村民提供技術及資金方面的支持,給村民的林蛙養殖提供相應的條件,極大的提高了村民的個人收入。
三、在取得成效方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推進“三項工程”,一是村級組織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尤其是實施村部建設工程,有效鞏固和提高了村級組織陣地建設,使村級組織工作、學習和開展活動達到制度化、經常化、規范化;通過加強村級干部“素質提升”,村級干部的責任意識、政策、法律、科技文化素質明顯增強,組織協調能力得到提高。二是農村黨員的“雙帶”作用得以發揮,通過開展黨員帶富創業活動,大多數黨員都能帶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致富項目,并帶動群眾共同致富,如新勝村黨員王麗君、任傳文帶頭發展苗木和灰蘇子種植,并引導扶持全村農民實施退糧進特,使全村灰蘇子種植項目今年突破500畝,參與農戶達120戶。三是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今年全鎮種植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達18820畝,食用菌種植規模達到1300萬袋,肉雞養殖規模100萬只,養牛近1萬頭。四是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通過黨組織引領黨員開展民生服務,破解了一些吃水、行路等老大難問題,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建設,使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安居樂業,人心思進,促進了全鎮政治安定、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