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群眾信息與服務平臺建設情況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鄉以讓群眾滿意為目標,以便民利民為內容,進一步完善群眾信息與服務平臺建設,真正做到服務群眾、便民群眾。
一、整合資源,建設標準化。一是完善硬件建設。按照相關要求,推進便民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代辦點建設標準化,不斷完善便民服務軟硬件設施,確保辦事有場地、服務有人員、工作有保障。二是強化代辦員隊伍建設。選派素質高、業務精的人員作為進駐便民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并制定完善相關運行管理制度。三是窗口組建到位。將相關涉農、惠農多的民政、計生、財政、國土、規劃、勞保、新農合、新農保、林業、農業等十余個部門在服務大廳設立了服務窗口,實行統一集中辦公,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二、健全制度,管理規范化。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各類便民服務措施,健全崗位責任、服務承偌、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制度,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周期,提高辦事效率。二是要強化一次性告知制度,在接受辦事人員咨詢服務時,窗口工作人員必須一次性完全、清楚地告知應當做到和注意的事項。三是全面實行窗口工作人員“掛牌上崗、考勤考核,文明禮貌、依法行政、廉潔服務、投訴督察”等日常管理和監督制度,確保各項服務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
三、拓展職能,服務常態化。一是事項公開,制作專門的辦事流程示意圖,對便民服務的內容、程序流程和標準等統一上墻,嚴格做到服務內容、辦事程序、收費標準、政策依據、服務電話、工作人員情況“六公開”,方便群眾辦事時“找對門,認準人”。二是鄉機關效能督察組加強對便民服務中心辦事和日常行為的監督管理,同時合理優化輪班、坐班制,避免出現“干部下鄉大廳空蕩”的現象,保證群眾來訪來電有人接待處理。三是要求便民服務工作人員做到熱情接待,耐心解釋,規范服務,堅持以群眾辦事“方便不方便,公正不工正,滿意不滿意”為工作標準,全面落實“辦理加”服務模式。四是利用各村便民服務站點服務功能,不斷向下延伸服務觸角,盡最大可能為基層群眾提供跨級、便利的便民服務。五是充分利用96333服務平臺,專門安排“三送”干部受理群眾投訴,及時記錄、反饋、答復群眾來電來訪,力爭處理好群眾的每一條來電來信,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切實提高群眾訴求回復率和辦結率,真心為民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