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鄉環境衛生治理自查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你辦的《關于開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自查工作的函》文件要求,現將全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自查報告如下:
一、工作推進落實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推動工作落實。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州、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調整充實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州縣鄉村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壓實工作責任。二是明確工作重點。州政府制定方案,明確提出“九亂”整治重點,各縣(市)相應制定出工作方案、監督檢查方案、責任區域網格化管理分配圖等,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切實做到職責、分工明確。
(二)強化宣傳引導,推進整治工作。各縣(市)按照“人民群眾是主體、宣傳發動是推力”的工作思路,加強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藏族自治州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條例>的補充規定》的公益宣傳和輿論引導,以“七進”活動為載體,重點開展環境衛生治理突擊行動、“小手拉大手”等宣傳工作,不斷增強城鄉居民支持、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州通過媒體開設治理工作專題、專欄114個、在公共場所設置治理工作宣傳欄、標牌1391個、組織群眾性主題宣傳活動1481次、發放資料20萬余份、編發治理工作簡報1680期,切實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宣傳動員,將全州干部群眾的思想行動統一州委州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積極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三)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成效。各縣(市)組建了以縣(市)委常委、常務副縣(市)長為隊長,副縣(市)長公安局長、人大副主任、政協副主席為副隊長,抽調轄區內各執法部門及鄉鎮干部為成員組成的縣(市)、鄉鎮環境綜合整治聯合執法隊,將聯合執法隊分為多個片區小組,加強巡查,輪流執法,扎實推進工作。僅2019年,全州清理衛生死角垃圾21.34萬噸、清理和規范流動商販及越門占道經營11.33萬起、拆除清理違章設置的戶外廣告8477塊、規范店招店牌9833塊、清除“牛皮癬”11.41萬處、治理機動車違章停放7.53萬起、治理施工現場揚塵污染4270處、查處拋灑建筑垃圾車輛5883輛、治理污水亂排1799處、治理經幡亂掛12913處、治理土地亂象6125處、整治拆違治亂35118處,面積約1674131.92平方米。
(四)強化監督檢查,確保任務落實。1、加強督促檢查指導。一是建立全州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微信群。州政府分管領導、分管秘書長、各縣(市)分管縣(市)長、住建局局長、工作人員以及州級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都已加入微信群,共享信息,相互借鑒學習,形成各縣(市)比學趕超的好風氣。二是加強監督指導。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州級職能部門協同開展指導和檢查工作達78次,覆蓋全州18個縣(市)及海管、亞管局。同時,州級各成員單位也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積極開展相應督導工作。三是為認真貫徹落實住建部和省住建廳安排部署的“市容環境大掃除,干干凈凈迎國慶”活動,鞏固全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成效,出臺《“市容環境大掃除,干干凈凈迎國慶”活動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活動負責人、工作重點和范圍、工作任務及目標,全面消除死角垃圾,達到視線所及無垃圾的目標。四是各縣(市)堅持把“九亂”治理和人民群眾感受最直接的城鄉環境面貌作為整治“臟亂差”的突破口,做到以點帶面,以重點帶全局。2、認真做好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根據全省統一安排,我州結合實際,認真對城鄉垃圾亂堆亂放形成的各類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及河流(湖泊)和水利樞紐內一定規模的漂浮垃圾進行排查,排查范圍覆蓋全州所有縣(市),重點排查區域是城鄉結合部、環境敏感區、主要交通干道沿線,以及河流(湖泊)和水利樞紐管理范圍。同時,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鎮(鄉)運輸、縣處理”處理模式,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及垃圾分類工作,強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3、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交叉檢查工作。州治理辦創新督查模式,組織各縣分組交叉檢查指導,督促文件落實,實現最短時間全覆蓋。全州分組六組開展相互檢查工作,重點檢查各縣(市)機制建設、隊伍建設、設施建設、農村生活垃圾設施設備項目建設、“九亂治理”成效等方面。通過交叉檢查,各縣(市)認真學習兄弟縣(市)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特色和成效,分享兄弟縣(市)治理工作中的經驗和亮點,對如何解決治理工作中的共性問題進行了探討,幫助和啟發兄弟縣(市)打開思路,更好的解決存在的問題。4、認真落實州政府有關領導重要批示精神。一是營造優美節日環境。為“六大戰略”現場推進會和山地旅游節活動順利開展創建良好外部環境,制定下發《關于切實抓好“六大戰略”現場推進會及山地旅游節活動期間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縣(市)加強環境治理;二是加強河道的環境整治。及時下發《關于加強河湖水庫環境衛生專項治理的緊急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縣(市)對河道亂扔垃圾、污水直排、河湖水庫垃圾堆積、漂浮物散布等污染水體問題進行整改,建立長效機制。三是認真貫徹落實領導批示精神。州治理辦下發《關于認真貫徹落實州政府領導批示精神的通知》,要求各縣(市)按照州政府主要領導“關鍵是要落實,要行動,要常態化推進”及“旅游旺季來臨,要求要進一步抓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特別是公路沿線和景區景點的環境整治工作”的批示,各縣積極開展工作。四是加大亂搭亂建整治力度。州治理辦下發《關于加快公路沿線違章搭建拆除工作的通知》及《關于切實抓好旅游沿線違章搭建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市)要切實將各項會議要求和文件精神落到實處。采取切實措施,落實責任,摸清情況,加強協同,聯合執法,凡未經批準建設的購物點、亂搭亂建的違章建筑、群眾私設的收費廁所必須一律拆除。其次根據州旅游綜合服務區和旅游廁所建設專題會議要求,為切實抓好旅游沿線違章搭建整治工作,州治理辦對全州4條景觀大道、6條精品旅游線路沿線各類違章搭建清理整治工作再部署再安排。5、城鄉環境衛生水平大幅提升。截止到2020年6月全州建制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增為33.16%,建制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由2015年2.09%增為24.5%,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行政村比例增為82.64%。
二、典型經驗和做法
堅持問題導向,攻克管理盲點。為加大亂搭亂建整治工作力度,市政府市長親臨一線、坐鎮指揮,市人大主任親力親為、全程監督、積極協調各方力量,攻堅克難作表率。在拆違工作中注重法治思維,堅持依法行政,借鑒新都橋土地整治工作先進經驗,規范拆違流程。通過全市上下近兩個月的全力攻堅和不懈努力,圓滿完成拆違工作的既定目標,有效遏制規劃區內違法違規建設行為。縣重拳出擊違建,遏制亂象行為。針對違法建筑涉及面廣,拆除難度大等問題,縣制定“以城區為中心、鄉鎮為片區,實行包戶到底”責任制,分類實施,各拆違工作組本著“盯死”一戶拆除一戶的原則,加力加碼入戶開展宣傳教育,對新違建迅速反應、堅決制止、拆除,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拆違治亂提質,共建美麗家園。領導到位。成立領導小組,主要領導牽頭抓,分管領導親自抓,牽頭單位具體抓,確保拆違工作落地落實。二是政策宣傳到位。整合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力量,通過廣播電視、微信平臺、手機報宣傳車等載體廣泛宣傳拆違的重要意義,形成良好輿論氛圍。三是工作督查到位。各牽頭責任單位各司其責,主動作為,攻堅克難,拆違工作向縱深推進,橫向延伸。同時,組織督察組對各地各部門工作推進情況進行專項督查,確保工作成效。突出工作重點,狠抓環境治理。現場會會議結束后,根據會議精神,縣委先后召開縣四大家聯席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在前期綜合整治基礎上,以八美鎮為攻堅重點,按照“八美、縣城兩軸帶動,國道350線、248線兩線延伸,其它片區穩步推進”的整治格局,縱深推進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確保整治工作“一竿子插到底、一尺子量到底、一拳頭打到底”,年底實現八美鎮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圓滿收官。縣整治國道環境,共建美麗。深入貫徹州委、州政府關于全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各項重要部署,以建設“美麗”為主體,將“九亂”擴展為“十一亂”,以整治國道318線各類亂象為重點,強力推進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城鄉人居環境,讓鄉村街容街貌及路容路貌呈現“凈、綠、美、亮”。創新方法措施,提升整治成效。以深入開展“掃干凈”活動為抓手,成立“百日攻”堅辦公室。扎實推動“十二亂”治理工作。合理設置城市垃圾收集點、組建女子文明勸導隊、聘請退休干部組建環境衛生巡查組。強化鄉村環衛保潔公益類崗位開發。結合脫貧攻堅深入推進“六洗一掃一整潔”城鄉環境和城鄉居民文化素養得到提升。
三、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推進不平衡。有的縣環境整治力度大,效果相當明顯,個別縣治理效果只能說是差強人意,需要加大指導、督查力度。
(二)治理工作不充分。一是違建拆除進展較慢,一方面是因為推動難度大,準備不充分,另一方面原因是進入冬季,考慮到房屋防雪、防漏、防凍問題。二是污水亂排現象普遍存在。其客觀因素是沒有污水處理設施或者污水管網不健全,有污水設施的也尚未運轉。三是河湖水庫堤岸水面垃圾沒有得到有效治理。河道治理戰線長,點多面廣,群眾習慣性的往河道拋灑垃圾,直排糞便,防不勝防。四是城鄉結合部、新老城區結合部、城鎮郊區環衛責任到位不力或相互推諉推責。五是公路沿線仍有違規偷倒垃圾、過路車輛隨意亂扔亂丟垃圾現象,公路保潔難度大。六是群眾素質還需提高。大街小巷隨地便溺現象仍未杜絕。
四、工作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發動群眾參與。充分利用電視、報紙、手機報、宣傳標語、官方微信等平臺,廣泛宣傳開展“整臟治亂”、“民族團結”等工作的重要性,要強化思想引領,鮮明群眾“既是受益者更是參與者”的價值導向,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全方位、多層次宣傳引導,形成全民參與、全社會共同支持配合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嚴格落實責任,明確任務分工。各級各部門進一步將環境整治工作做深、做細、做實,明確部門職責,細化工作方案,優化城區、鄉鎮、村三級責任區劃分,嚴格實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責任區制度,強化網格化管理,以責任區具體范圍和工作要求為重點,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設立公示欄、意見箱、聯系電話等,收集公眾意見、建議和投訴,不定期組織相關部門依法檢查責任人履行義務情況。
(三)強化整改落實,解決突出問題。持續深入開展“九亂”治理,精準發力,久久為功,鞏固成果。工作重點是加大拆違治亂力度,持續整治“九子一線”問題,打造樣板,督促后進,扭轉治理工作不充分不平衡的局面。針對城鄉環境的通病、頑疾、盲點、死角,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持續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營造整潔、優美、有序的城鄉環境。
(四)建立長效機制,確保工作成效。一是按照“屬地為主、責任到人、分級管控”原則,明晰綜合治理責任區域劃分,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鄉鎮政府及村委會等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實行分片包干、分段負責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有條件的地區可采取目標扣分、罰款等方式來約束;二是縣級職能部門要加強對所轄區內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開展檢查,及時整改突出問題,杜絕“一陣風”現象;三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實現治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長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