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平安創建經驗交流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省政府決定用三年時間,在全省范圍內完成“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整治與規范工作,這是鞏固和深化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是一項加快行業轉型、改善民生條件、促進社會和諧的系統工程,充分體現了省政府聽民聲、順民心、解民困、重民生,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三年來,我市在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高度重視“十小”整規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整規工作會議精神,以“保增長、抓轉型、重民生、促穩定”為工作主線,始終堅持“食”為先、“安”為重、“規”為主、“扶”為上、“促”為本的工作要求,從戰略高度推進“十小”整規,圓滿完成了三年整規任務,順利實現整規目標。我市的具體做法和經驗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截止目前,全市40546家“十小”單位,整規覆蓋面達到100%,累計完成整規40537家,規范率99.98%,實現了全市總體規范率98%以上的目標要求;全市119個鄉鎮(街道)的“十小”行業規范率全部達到98%以上的工作目標要求,鄉鎮(街道)整規任務完成率為100%;已順利完成省政府確定的“兩個100%,兩個98%以上”的目標工作任務。經過整規,全市“十小”行業的規范率已達到98%以上,其中“食品小作坊”、“小食雜店”、“小藥店”、“小音像/網吧”、“小農資”、“小菜場”、“小客運”、“小美容美發”、“小液化氣供應點”等9個行業規范率達到100%;“小餐飲”行業為99.9%。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統籌協調,強化組織領導,健全責任體系
一是統籌組織領導。2014年全省部署開展整規后,我市成立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分管副秘書長任副組長,26個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市“十小”行業整規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10個專業整治組及宣傳信息組;各縣(市、區)政府、責任部門和綜合試點鄉鎮也相繼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整規工作的領導,同時健全責任體系,全面落實“全面規范、長效鞏固、轉型發展”和“百鎮百街”示范創先整規目標。
二是統籌工作機制。首先,落實責任機制。市政府及時出臺文件,將“十小”工作內容列入各縣(市、區)政府工作年度考核目標,將目標任務逐項逐級分解,落實到基層,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實現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其次,加強制度建設。制定并落實“十小”整規的會議制度、信息報送制度、新聞制度、投訴舉報制度、聯合執法制度、督查檢查制度、考核考查制度等七項工作制度,以制度保障整規任務順利進行。再次完善整規網絡。建立市級-縣級-鄉鎮-村居的整規組織網絡和聯系制度,真正把整規責任扎根落實到各村居和各“十小”經營單位。
三是統籌組織部署。做好動員部署。我市每年召開全市“十小”整規工作動員大會,學習傳達省“十小”整規工作會議精神,總結通報上一年度整規工作情況,部署當年度的整規工作任務和要求。做好計劃部署。每年都有“十小”整規工作計劃,嚴格按照計劃要求開展整規工作。抓好層層落實。每年與各鄉鎮街道、部門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責任內容,明確責任目標,把整規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二)重點推進,持之以恒,深化整規工作
一是結合重點工作抓整規。質監部門立足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監管,實行兩個“小”一起抓(小作坊、小企業),推廣五種模式(專業合作模式,龍頭帶動模式,協會推動模式,股份聯合模式,區域集中模式),有力規范小作坊生產經營。工商部門通過“三個一批”抓示范:即打造一批示范街、擴面一批示范店、評定一批星級店,推進小食雜店整規;制定《農村放心店配送企業規范準則》,規范配送環節;建設“三網一制度”,開展市場名稱登記和市場經營戶主體資格登記“二項登記”,推行小菜場“商品準入、快速檢測、信用記錄和衛生保潔”四項制度,提高了整規工作的實效。衛生部門在全市小餐飲行業實施量化分級、分類管理,構建小餐飲誠信體系建設,從證照、人員、軟、硬件設施等9個方面,對小餐飲店進行定期、全面的綜合評價,作出衛生狀況良好、一般或較差的評價結論,向消費者公示。農業部門大力推動“統一標識、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經營、統一服務”的“五統一”小農資連鎖經營模式,努力構建以“農資進貨和銷貨發票、農資商品質量信譽卡”為主要內容的“二票一卡”農資質量可追溯機制,形成全社會生產、銷售、使用放心農資的良好環境和氛圍。藥監部門免費為小藥店安裝系統軟件,實現藥品購、銷管理的全程監控,開展“八小時外”巡查和不定期的暗查暗訪,打擊違法藥械店堂廣告。商貿部門努力探索“連鎖經營”路子,推行小美容美發整規標準化;積極創新整規方式,開展龍頭企業幫扶放心示范美容美發店連鎖下鄉活動,擴大整規效應。文廣部門加強“文化執法”,開展“掃黃打非”集中整治行動,凈化社會環境。公安、交通部門不斷完善鎮、村、企三級交通安全管理網絡,加大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農村客運車輛更新,改善客運的硬件設施,改善候車環境,提高乘車條件,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建設部門突出“三抓三規范”,一抓經營許可規范源頭,把好燃氣市場準入關;二抓站點布局規范建設,大力實施“城區重新建,村鎮重整合提升、所有站點重安全規范”的整規工作思路;三抓內部管理規范運行,制定《供應站建設標準規范》和“八個一”管理標準;高起點、高標準推進小液化行業整規。
二是利用重點平臺抓整規。我市充分利用每年平安創建、文明創建等活動契機,著力推進整規,核心區域多次組織“十小”牽頭部門開展“十小”行業聯合檢查、專題督查,并以“百鎮百街”示范創建培育對象為核心,發出近500份倡議書,努力營造安全、和諧、文明的城市環境。與此同時,還進行文化市場整治、“交通安全村”創建等相關活動,突出對“十小”整規相關內容的考核,以此提升行業形象,展示“十小”行業整規成果,提高“十小”整規的社會影響力。
三是落實重點措施抓整規。一抓底數信息,動態建擋。建立起條塊一致、完善清晰的“十小”生產經營單位監管檔案,基本情況錄入信息平臺,實現了整規工作的信息化、網絡化管理,對整規進度實行動態監控。二抓督查暗訪,強化整改。我市每年定期開展全市性條塊結合的督查,不定期開展明查暗訪、巡查抽查、聯合執法,三年來,市政府共組織開展督查暗訪11次,督查鄉鎮154個/次,督查十小生產經營單位770余家。還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記者45人/次參與檢查,發現并整改落實問題600余個。三抓“回頭看”,鞏固成效。開展以“五查”(查行業標準規范執行、整規覆蓋面、群眾反映、長效機制建立運行、監管責任落實)為主要內容的“回頭看”工作,重點強化對三年整規成效鞏固、“百鎮百街”示范創先工作情況的檢查,及時查糾整規后的“反彈”、“回潮”現象,促進業主邊查邊改,進一步鞏固整規成效。
(三)整規創新,強化機制,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我市堅持整規創新,強化工作機制,制定政策幫扶措施,做到監管和服務相結合,鼓勵、引導、支持“十小”業主自覺整規,著力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在整規創新中,小作坊創新發展了“四輪驅動、八制配套”的業主主體責任落實工作和“分片管線促企業”的“三基四化”(即:基本網、基礎庫、基層所,網格化、動態化、一體化、精細化)區域監管機制;小食雜店推行“經營有證照、管理有制度、銷售有臺帳、服務有承諾、日常有管理”的“五有”管理模式;小餐飲利用基層衛生監督協管網絡,形成“重點對象、重點區域、重點問題”三個重點進行分類整治的工作機制。小農資形成了“一套設備、兩個數據庫、三個平臺”的農資監管與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信息數據化、購銷實名化、監管實時化、服務網絡化”的四化整規機制。小藥店嚴格落實了“執業有許可、從業有資質、購進有記錄、場所有區分、儲存有條件、管理有制度、無假劣藥品、無違規經營、無違法廣告”的“六有三無”工作制度。小美容美發形成“部門聯動、區域互動”的工作機制,提高了規范化。小網吧/音像店通過整規提高了服務管理、技術和安全防范、處置水平。
(四)示范創先,樹立典型,擴大整規社會影響
一是搞試點帶動。制定“十小”試點標準,分地區、分行業在試點鄉鎮確定“十小”示范點127個,以點帶面加快全市整規工作。二是搞先進評比。每個鄉鎮(街道)建立一條示范街(路)和示范區(村/社區),先后確定20個示范鄉鎮(街道)、30個示范街(區)和201個示范點,給予授牌和通報表彰。三是搞示范創先。全市完成縣級34個示范鄉鎮(街道)、44個示范村(社區);市級21個示范鄉鎮(街道)、23個示范村(社區)、商業街的考評工作,并完成了6個省級示范鄉鎮(街道)、6個示范村(社區)、商業街的推薦工作。
(五)營造氛圍,強化宣傳培訓,提升公眾質量意識
一是宣傳整規成效。市政府每年召開十小整規新聞會,向社會通報“十小”工作整規情況,當前工作目標任務和具體安排;各級各部門大力開展“十小”整規宣傳,使“十小”整規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營造工作氛圍。各地、各部門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編發簡報、印發資料進行廣泛宣傳,濃厚整規氛圍。三是宣傳標準規范。我市堅持整規與宣傳培訓同步實施,重點圍繞“十小”行業質量安全形勢要求和《食品安全法》實施開展培訓,三年整規期間,全市各地累計舉辦各類培訓活動1000余期,培訓人數達91000余人,發放宣傳資料10萬余份。
三、取得成效
通過“十小”行業整規,我市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十小”行業整規長效機制基本形成,有層級化責任機制、網格化監管機制、常態化推進機制、引導性政策機制。二是“十小”行業轉型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其中55.3%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已經取得QS證,其他“放心店”工程等,也都成效良好。三是“十小”行業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十小”行業無證無照現象大幅減少,硬件設施逐步改善,從業人員素質普遍提高,業主規范生產經營意識普遍增強;“十小”行業質量安全形勢基本穩定,未發生較大影響的質量安全事件和新的區域性產品質量問題。2010年,全市共監督抽查272種6287批次產品質量,合格6067批次,批次合格率為96.5%,列全省各市首位,同比2009年上升1.3個百分點,高出全省平均水平(92.7%)3.8個百分點。省級食品抽查合格率98%,同比上升1.57個百分點;市級食品抽查合格率96%,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尤其是重點食品黃酒質量持續保持高水平。四是“十小”行業社會形象進一步好轉,**縣已成功創建國家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市、**市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市級食品安全示范鄉鎮達到76個,群眾對“十小”整規工作滿意率達到92.9%。
我市在“十小”行業整規工作上取得了良好成績,獲得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與群眾的普遍滿意,但我市清醒地認識到,成績只說明過去,并不代表將來,要繼續加強學習,提高“十小”行業整規工作的認識,化大力氣,下苦功夫,把“十小”行業整規工作搞得更好,促進平安創建發展,為建設和諧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