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班主任教育嚴中有愛的必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班主任在進行嚴格的管理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嚴之有理。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要做到有理有據,不能對學生進行盲目的管理和處罰,要了解其中的真實情況,不能冤枉一個好學生,但是也不能放過一個做壞事的學生。第二,嚴之有度。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質的限度,若超過這個限度,那么這個事物就會發生質的變化。在教育的管理中,也是如此,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任務、目標以及要求的制定,不能超過學生承受的范圍。第三,嚴之有方。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若使用了正確的方法,那么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在進行嚴格的管理時,要注意使用的管理方法,如班級規章制度的制定時,不能由老師全權制定,要聽取學生的意見,在班主任和學生共同討論之后,由學生進行班規的制定,因班規的制定全班都進行了參與,所以班規需全班同學一起遵守。第四,嚴之有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班規面前,每個同學也都是平等的,對于違規的學生,老師就應該進行處罰,要一視同仁,不能因為學生成績好就從輕處罰,不能因為學生成績較差就加重處罰。
在學生的教育中,要想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就離不開班主任給予的愛。很多班主任有這樣的想法,若你非常關心愛護一個學生,給他足夠的耐心和教導,在他做錯事時,你對他采取任何的處罰措施它都能欣然接受,他認為這不是一種處罰,是為了糾正他錯誤而采取的一種教導。這就是“親其師,新其道”。反過來講,班主任付出的愛要學生自愿的接受,若對班主任的愛置之不理,不接受給予的愛,那么教育也不能達最初的效果。所以,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班主任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愛,但是“愛要有度”,不能給予過多的愛,避免溺愛的現象的出現。有的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出現了溺愛的現象,基本沒有對學生提出任何的要求和規范,這樣就降低了班主任的威信,學生干任何事情都不把班主任放在眼里,當學生犯錯誤時,老師不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檢討和教育,而是一味的縱容,班主任認為這是一種愛,但是在實際中,這是一種害,助長學生的犯錯氣焰,影響學生的學習。
老師在給予愛的前提下,也要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管理。在愛的付出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愛要全面。在對學生制造的問題進行處理時,要平等的對待班級中的每一個人,根據事情的嚴重性進行處罰。第二,愛要給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給予適當的關心與愛,讓學生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第三,愛要理解。因為生長的環境不同,所以學生的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班主任就要給學生多一些理解、寬容。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要將“嚴”與“愛”相結合,若沒有“嚴”,班級的學生就失去了束縛力,班級就像一盤散沙,學生出現的問題也會逐漸的增加,問題的嚴重性也會隨之增加。若沒有“愛”,班級的學生會對班主任產生反感情緒,并公然與班主任對抗,造成師生關系的破裂。只有“嚴”“愛”結合,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班主任的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滲嚴”、“寬嚴適度,嚴愛統一”。在學生的教育中,不僅僅依靠班主任,家長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覷的,所以要求家長和老師相結合來教育學生。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教育是一項心心相印的活動,只有真心的付出,才能打動人心最深處”在教育中,班主任要熱愛學生,學生要愛戴班主任,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班主任在管理時,一定要嚴中有愛,愛中滲嚴,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教育。(本文作者:韓炳良單位:通化礦業集團職工培訓中心)